《波蘭獨立之路》是1998年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郭增麟。
基本介紹
- 作者:郭增麟
- ISBN:9787501314843
- 頁數:255
- 定價:15.00
- 出版社: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8-06
- 裝幀:平裝
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作者介紹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工作後
調入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工
作,曾在我國駐波蘭大使館
工作,擔任一等秘書。先後
發表過以波蘭問題為題材的
文章或譯作300 多篇,出版
了個人專著一本,與他人合
譯了3本有關波蘭問題的書
籍。
作品目錄
目錄
第一編 中世紀的波蘭
第一章 國家的建立和封建割據局面
第一節 波蘭統一國家的形成
第二節 中世紀的波蘭與周邊國家
第三節 從輝煌走向衰落
第四節 華沙成為波蘭的首都
第二章 俄普奧對波蘭的三次瓜分
第一節 沙皇俄國對波蘭的侵略
第二節 貴族紛爭與第一次瓜分
第三節 《五三憲法》與第二次瓜分
第四節 科希秋什科起義與第三次瓜分
第五節 為恢復獨立的鬥爭
第六節 馬克思 恩格斯與波蘭獨立
第二編 兩次世界大戰中的波蘭
第三章 重獲獨立和畢蘇茨基
第一節 國家的重新獨立
第三節 波蘇戰爭
第三節 畢蘇茨基與國家獨立
第四節 畢蘇茨基的五月政變
第五節 對畢蘇茨基的評說
第四章 波蘭共產黨與國家獨立
第一節 左派政黨反對建立波蘭獨立國家
第二節 共產國際對待波蘭獨立的立場
第三節 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立場的變化
第四節 波蘭共產黨在民族獨立問題上的分歧
第五節 波蘭共產黨的解散與史達林
附錄:
一 波蘭共產黨(共產國際支部)綱領草案(節錄)
二 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主席團關於解散波蘭共產黨的決議
三 關於波蘭共產主義組織問題的決議(草案)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波蘭
第一節 希特勒在英法美慫恿下發動二戰
第二節 對波蘭突然發動攻擊
第三節 波蘭的第四次被瓜分
第四節 波蘭人民的反法西斯鬥爭和流亡政府
第五節 結局悲慘的華沙起義
第六章 波蘇關係中的卡廷事件
第一節 揭開卡廷事件之謎的關鍵
第二節 蘇聯製造卡廷悲劇的根據
第三節 圍繞誰是兇手的激烈較量
第四節 真相大自
第七章 雅爾達會議上的波蘭問題
第一節 波蘭西部邊界問題
第二節 蘇美英三國對待波蘭臨時政府的立場
第三節 三方妥協而告終
第八章 波茨坦會晤與波蘭西部邊界
第一節 為劃分世界格局召開波茨坦會晤
第二節 棘手的波蘭問題
第三節 史達林的堅定立場
第四節 波茨坦會晤上的波蘭代表團
第五節 波蘭的疆界
第三編 二戰後的波蘭
第九章 哥穆爾卡與“波蘭道路”
第一節 哥穆爾卡對國家獨立的認識
第二節 哥穆爾卡與兩個工人政黨的合併
第三節 哥穆爾卡與“通向社會主義的波蘭道路
第四節 哥穆爾卡與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
第五節 哥穆爾卡受到的批判
第十章1956年的波蘭
第一節 蘇共二十大與波蘭的解凍
第二節 圍繞貝魯特之死出現的反蘇情緒
第三節 “秘密報告”震撼波蘭社會
第十一章 波茲南事件的起因和經過
第一節 波茲南是矛盾的集中點
第二節 從經濟要求發展到政治要求
第三節 衝突的升級和鎮壓
第四節 原因分析並不深刻的七中全會
第十二章 “波蘭十月”的轉折
第一節 哥穆爾卡恢復黨籍
第二節 八中全會與不速之客――蘇聯代表團
第三節 哥穆爾卡的突破
第四節 重新強調“通向社會主義的波蘭道路
第十三章 1968年“三月事件”與蘇聯
第一節 “三月事件”的導火線
第二節 《先人祭》與蘇聯干預
第三節 “三月事件 與反猶主義
第十四章 1970年“十二月事件”
第一節 事件在毫無思想準備中發生
第二節 事件的深層次根源
第十五章 團結工會與民族獨立
第一節 團結工會的興起與蘇共
第二節 雅魯澤爾斯基與波蘭軍管
第三節 團結工會被取締後
第四編 20世紀末期的波蘭
第十六章 波蘭制度劇變的蘇聯背景
第一節 蘇聯戰略的重大變化
第二節 在蘇聯默許下召開的“圓桌會議
第十七章 波蘭制度劇變的西方因素
第一節 “神聖同盟”的前奏
第二節 “神聖同盟”的訂立
第三節 “神聖同盟”的實施
第四節 “團結工會依然活著!
第十八章 波蘭的民族特性與國家獨立
第一節 “沒有民主習慣 只有無政府主義傾向
第二節 傳統的“反上”精神
第三節 愛國主義和對俄國的民族仇恨
第四節 波蘭人即天主教徒
第五節 扮演救世主角色
第十九章 波蘭獨立之路的幾點啟示
第一節 波蘭人民酷愛民族獨立
第二節 只有首先搞好周邊關係 才能保障民族獨立
第三節 只有內部團結,才能抵禦外敵
第四節 國家制度必須符合本國國情
第五節 注重生產力發展的制度才有生命力
第六節 波蘭人民將按照本國特點探索自己的發展道路
第一編 中世紀的波蘭
第一章 國家的建立和封建割據局面
第一節 波蘭統一國家的形成
第二節 中世紀的波蘭與周邊國家
第三節 從輝煌走向衰落
第四節 華沙成為波蘭的首都
第二章 俄普奧對波蘭的三次瓜分
第一節 沙皇俄國對波蘭的侵略
第二節 貴族紛爭與第一次瓜分
第三節 《五三憲法》與第二次瓜分
第四節 科希秋什科起義與第三次瓜分
第五節 為恢復獨立的鬥爭
第六節 馬克思 恩格斯與波蘭獨立
第二編 兩次世界大戰中的波蘭
第三章 重獲獨立和畢蘇茨基
第一節 國家的重新獨立
第三節 波蘇戰爭
第三節 畢蘇茨基與國家獨立
第四節 畢蘇茨基的五月政變
第五節 對畢蘇茨基的評說
第四章 波蘭共產黨與國家獨立
第一節 左派政黨反對建立波蘭獨立國家
第二節 共產國際對待波蘭獨立的立場
第三節 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立場的變化
第四節 波蘭共產黨在民族獨立問題上的分歧
第五節 波蘭共產黨的解散與史達林
附錄:
一 波蘭共產黨(共產國際支部)綱領草案(節錄)
二 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主席團關於解散波蘭共產黨的決議
三 關於波蘭共產主義組織問題的決議(草案)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波蘭
第一節 希特勒在英法美慫恿下發動二戰
第二節 對波蘭突然發動攻擊
第三節 波蘭的第四次被瓜分
第四節 波蘭人民的反法西斯鬥爭和流亡政府
第五節 結局悲慘的華沙起義
第六章 波蘇關係中的卡廷事件
第一節 揭開卡廷事件之謎的關鍵
第二節 蘇聯製造卡廷悲劇的根據
第三節 圍繞誰是兇手的激烈較量
第四節 真相大自
第七章 雅爾達會議上的波蘭問題
第一節 波蘭西部邊界問題
第二節 蘇美英三國對待波蘭臨時政府的立場
第三節 三方妥協而告終
第八章 波茨坦會晤與波蘭西部邊界
第一節 為劃分世界格局召開波茨坦會晤
第二節 棘手的波蘭問題
第三節 史達林的堅定立場
第四節 波茨坦會晤上的波蘭代表團
第五節 波蘭的疆界
第三編 二戰後的波蘭
第九章 哥穆爾卡與“波蘭道路”
第一節 哥穆爾卡對國家獨立的認識
第二節 哥穆爾卡與兩個工人政黨的合併
第三節 哥穆爾卡與“通向社會主義的波蘭道路
第四節 哥穆爾卡與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
第五節 哥穆爾卡受到的批判
第十章1956年的波蘭
第一節 蘇共二十大與波蘭的解凍
第二節 圍繞貝魯特之死出現的反蘇情緒
第三節 “秘密報告”震撼波蘭社會
第十一章 波茲南事件的起因和經過
第一節 波茲南是矛盾的集中點
第二節 從經濟要求發展到政治要求
第三節 衝突的升級和鎮壓
第四節 原因分析並不深刻的七中全會
第十二章 “波蘭十月”的轉折
第一節 哥穆爾卡恢復黨籍
第二節 八中全會與不速之客――蘇聯代表團
第三節 哥穆爾卡的突破
第四節 重新強調“通向社會主義的波蘭道路
第十三章 1968年“三月事件”與蘇聯
第一節 “三月事件”的導火線
第二節 《先人祭》與蘇聯干預
第三節 “三月事件 與反猶主義
第十四章 1970年“十二月事件”
第一節 事件在毫無思想準備中發生
第二節 事件的深層次根源
第十五章 團結工會與民族獨立
第一節 團結工會的興起與蘇共
第二節 雅魯澤爾斯基與波蘭軍管
第三節 團結工會被取締後
第四編 20世紀末期的波蘭
第十六章 波蘭制度劇變的蘇聯背景
第一節 蘇聯戰略的重大變化
第二節 在蘇聯默許下召開的“圓桌會議
第十七章 波蘭制度劇變的西方因素
第一節 “神聖同盟”的前奏
第二節 “神聖同盟”的訂立
第三節 “神聖同盟”的實施
第四節 “團結工會依然活著!
第十八章 波蘭的民族特性與國家獨立
第一節 “沒有民主習慣 只有無政府主義傾向
第二節 傳統的“反上”精神
第三節 愛國主義和對俄國的民族仇恨
第四節 波蘭人即天主教徒
第五節 扮演救世主角色
第十九章 波蘭獨立之路的幾點啟示
第一節 波蘭人民酷愛民族獨立
第二節 只有首先搞好周邊關係 才能保障民族獨立
第三節 只有內部團結,才能抵禦外敵
第四節 國家制度必須符合本國國情
第五節 注重生產力發展的制度才有生命力
第六節 波蘭人民將按照本國特點探索自己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