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波蘭工人黨
- 外文名:Polska Partia Robotnicza
- 時間:1942年
- 國家:波蘭
波蘭工人階級政黨。1938年,波蘭共產黨被第三國際解散。1941年12月根據第三國際的建議,在蘇聯的部分波蘭共產黨人回國,同共產黨人領導的反法西斯組織一起,於1942年 ...
波蘭統一工人黨是波蘭的一個共產主義政黨,在波蘭人民共和國時代,該黨是波蘭的執政黨,該黨為波蘭工人黨和波蘭社會黨的左翼部份合併而成的,自1948年開始,該黨一直...
1947年普選後,工人黨領袖博萊斯瓦夫·貝魯特當選為總統。1952年7月通過了《波蘭人民共和國憲法》,取消總統一職。同年,亞·薩瓦茨基當選為國務委員會主席,貝魯特任...
1918年12月成立,原稱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1925年改稱波蘭共產黨。其政治綱領是推翻地主資產階級的反動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波蘭。 其最高機關為代表大會,...
波蘭於19世紀下半葉開始出現政黨。1948~1989年以波蘭統一工人黨為主要執政黨,統一農民黨和民主黨與統一工人黨合作,聯合執政。1989年6月,團結工會取代統一工人黨的...
自1976年以來,波蘭經濟形勢日趨惡化,1980年7月,政府決定用議價的辦法提高肉類及其他食品的價格,引起了工人的不滿,盧布林省的工人最先發起罷工,接著是華沙、...
波蘭第一個工人階級政黨。全名國際社會革命黨,又稱大無產階級黨或第一無產階級黨,創立於1882年 9月,創建人和領袖是L.T.瓦倫斯基,黨的機關刊物《無產階級》。....
波蘭共和國社會民主黨,其前身為波蘭統一工人黨。...... 波蘭共和國社會民主黨,其前身為波蘭統一工人黨。1990年1月波蘭統一工人黨舉行“十一大”,通過了停止本黨活...
波蘭前總統:科莫羅夫斯基 選舉原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第一書記雅魯澤爾斯基為總統。由於團結工會強烈要求提前改選總統,雅魯澤爾斯基被迫提前讓位。1990年9月21日,議會...
1942年,流亡政府在國內建立了國民軍,同年,蘇聯支持的波蘭共產黨人建立了波蘭工人黨和波蘭人民軍,在地下同納粹占領軍展開鬥爭。1943年,由於德國發現了卡廷森林事件中...
歐洲九國共產黨工人黨情報局,情報局在開展反對美國的侵略戰爭,提高各國共產黨和人民民眾對戰爭的認識,組織投入反對侵略戰爭,維護和平的鬥爭中起了積極的作用。但是...
1942年,流亡政府在國內建立了國民軍,同年,蘇聯支持的波蘭共產黨人建立了波蘭工人黨和人民軍。1943年,由於發生了蘇聯屠殺波蘭軍人的卡廷森林事件,流亡政府再次和蘇聯...
第四章 波蘭共產黨與國家獨立 第一節 左派政黨反對建立波蘭獨立國家 第二節 共產國際對待波蘭獨立的立場 第三節 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立場的變化 第四節 波蘭共產黨...
波蘭史,指的是波蘭的發展歷史,主要包括封建國家時期、貴族共和國、瓜分波蘭、...工人隊伍日益壯大。從80年代起,先後成立了 3個社會主義政黨:波蘭無產階級黨、...
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是1947年9月22~27日成立的情報組織。世界各國共產黨和共產主義者曾於1864—1943年組織過三次國際聯合組織,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有九個...
1998年5月22—24日,為慶祝《共產黨宣言》發表150周年和希臘共產黨建黨80周年,在希共的倡議下,來自50個國家的57個共產黨和工人黨在雅典召開了冷戰後的第一次...
《工人報》(《Gazeta Robotnicza》),波蘭王國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華沙委員會的秘密機關報。1906年5—10月先後在克拉科夫和蘇黎世出版,由亨·多姆斯基(卡緬斯基)主編,...
東歐劇變,又稱蘇東劇變,西方社會稱之為東歐1989年系列革命,是指1989年前後東歐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在短時間內紛紛喪失政權,社會制度隨之發生根本性變化...
(波茲南1956年抗議運動)、Poznań 1956 uprising (波茲南1956年起義))是波蘭人民共和國歷史上第一次針對波蘭統一工人黨政府的大規模罷工事件,因發生在波蘭中西部城市...
德國共產黨(馬列)德國共產黨(紅旗派)愛爾蘭共產黨愛爾蘭工人黨比利時共產黨荷蘭共產黨荷蘭新共產黨歐洲各國共產黨中歐 編輯 波蘭共產主義者聯盟...
1989年1月,波蘭統一工人黨召開十屆十中全會的第二階段會議。通過了關於工會多元化和政治多元化的決議,從而為“圓桌會議”的召開鋪平了道路。這次全會以後,華勒沙看到...
波萊斯瓦夫·貝魯特,1892年4月18日生於盧布林,波蘭工人黨創建者之一,前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第一書記,波蘭人民共和國第一任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