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波氏木藍
- 拉丁學名:Indigofera szechuensis Craib
- 門:被子植物門
- 科:豆科
- 屬:木藍屬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
形態特徵
灌木,高達2.5米。莖黑褐色,圓柱形,疏生淡黃色皮孔,幼枝有棱,被白色並間生棕褐色平貼丁字毛,後變無毛。羽狀複葉長達10厘米,通常為4-6厘米;葉柄長5-15毫米;葉軸上面扁平,被白色丁字毛;托葉披針形,長達2.5毫米;小葉3-5(-6)對,對生,紙質,橢圓形至倒卵形,長5-12毫米,寬4-8毫米,先端圓鈍或截形,微凹,基部圓形或楔形,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被白色丁字毛,下面的毛較上面的粗,中脈上面平,側脈兩面不明顯;小葉柄長約1毫米;小托葉微小。總狀花序長達10厘米;總花梗長8-27毫米,有毛;苞片卵形,長約1.5毫米;花梗長1.5-2毫米,有粗丁字毛;花萼杯狀,長3-3.5毫米,外面有棕褐色並間生白色絹絲狀丁字毛,萼筒長約1.5毫米,萼齒披針形,最下萼齒與萼筒等長;花冠紅色或紫紅色,旗瓣倒卵狀橢圓形,長9-9.5毫米,寬約6.5毫米,外面有丁字毛,翼瓣長9-9.5毫米,寬約2.5毫米,邊緣有毛,基部具瓣柄,龍骨瓣與翼瓣近等長,先端及邊緣有毛,有瓣柄,距長約1毫米;花葯卵球形,兩端無毛;子房無毛,有胚珠8-10粒。莢果栗褐色,圓柱形,長達4厘米,疏生短丁字毛,成熟後近無毛,內果皮有紫色斑點,有種子8-9粒;果梗長約3毫米,直立或平展;種子栗色,長2.5-3毫米,寬約2毫米。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產地生境
產四川(馬爾康、大金、小金、稻城、茂縣)、雲南(德欽、中甸、會澤)及西藏。生於山坡、路旁、溝邊及灌叢中,海拔2500-3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