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旁王朝復辟,拿破崙帝國崩潰後,1814年—1815年和1815年—1830年波旁王朝兩次恢復統治權時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波旁王朝復辟
- 外文名:Bourbon Restoration
波旁王朝復辟,拿破崙帝國崩潰後,1814年—1815年和1815年—1830年波旁王朝兩次恢復統治權時期。
波旁復辟王朝,法蘭西第一帝國垮台後波旁家族重建的王朝(1814—1815,1815—1830)。1814年3月31日,反法聯軍進入巴黎,4月6日,拿破崙一世退位。5月3日,波旁家族嫡長系普羅旺斯伯爵回國即位,稱“路易十八”。6月4日,頒布《一八一四年憲章...
波旁王朝在義大利的統治於1860年告終。波旁王朝在西班牙的統治於1931年被推翻,但於1975年第三次復辟,是西班牙的王室。歷史背景 起源 波旁王室,顧名思義便是起緣於法國中部的波旁地區。而這個采邑最早出現於13世紀初,是法王一位家臣即...
七月革命 (July Revolution)是指1830年7月法國推翻復辟波旁王朝,擁戴路易·菲利浦登上王位的革命。建立的新王朝也就是七月王朝。法國七月革命,是1830年歐洲的革命浪潮的序曲,因為波旁王室的專制統治令經歷過法國大革命的法國人民難以...
百日王朝(法語:Cent-Jours)是指拿破崙一世在被流放後重返法國,試圖重建法蘭西第一帝國的一連串事件。1815年3月20日,拿破崙從厄爾巴島逃到法國,集結軍隊,把剛復辟的波旁王朝推翻,再度稱帝;6月18日,因為滑鐵盧戰役的失敗,拿破崙再...
復辟帝制是指恢復帝王時期的典章制度。在中國復辟帝制的主要有袁世凱復辟、張勛復辟還有清末溥儀復辟;歐洲有法國大革命的波旁王朝復辟。中國 袁世凱復辟 1913年初,袁世凱頒布《整飭倫常令》,聲稱“中華立國,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為人道之大...
波旁王朝(復辟王朝,1814-1830)路易十八(1814-1824)查理十世(1824-1830)奧爾良王朝(1830-1848),法蘭西王國 路易·菲利普(“街壘國王”,原為大金融家)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848-1852)路易-拿破崙·波拿巴 法蘭...
路易十六(法語:Louis XVI;1754年8月23日-1793年1月21日),原名路易·奧古斯特,法蘭西波旁王朝第五位國王,路易十五之孫,王太子路易·斐迪南第三子,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的同母兄,法蘭西波旁王朝復辟前最後一任國王,他既是法國歷史...
奧爾良王朝和復辟的波旁王朝同是君主立憲政體且系出同源(奧爾良公爵先祖為路易十三之子),所不同的是波旁復辟王朝的國王有著較大的行動自由和更大的專制權力,他們常常隨心所欲,解散議會,任免首相和大臣,頒布敕令,而路易·菲力浦則不敢明目...
孝謙天皇(女)復辟(改稱稱德天皇)英國 蘭開斯特王朝的亨利六世復辟 約克王朝的愛德華四世復辟 斯圖亞特王朝復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奧斯曼帝國 穆拉德二世復辟 穆罕默德二世復辟 穆斯塔法一世復辟 法國 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復辟(第一次...
在滑鐵盧戰役過後,路易十八得以復位。而他和他的弟弟查理十世一直致力維護保王黨在國會的勢力。而一些在法國大革命期間的政策,亦因被認為傾向於自由主義而被兩人廢除。這些舉動令波旁王朝漸失民心,最終導致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的爆發。奧...
這時,保王黨人認為波旁王朝復辟的機會來了。他們在南部的馬賽、里昂等地區發動叛亂,在他們控制的地區實行白色恐怖。同時,集結在倫敦、科布倫茨、漢堡、羅馬等地的王黨亡命者再度活躍起來,擁立前法蘭西王國國王路易十六的弟弟普羅旺斯伯爵為...
同時波旁王朝復辟,路易十八登上王位。事件起因 俄法戰爭 1812年,為了迫使亞歷山大一世繼續依著大陸封鎖政策行事,及解除俄羅斯進攻波蘭的迫切威脅,拿破崙遠征俄羅斯。拿破崙65萬人的軍隊(包括27萬法國軍隊及其它地區的軍隊),在1812年6月23...
1815年,拿破崙滑鐵盧戰役兵敗,波旁王朝復辟,1816年,復辟王朝下令,把波拿巴家族流放國外,波拿巴王朝的成員被迫流亡他國。奧通斯也被迫流亡。住在佛羅倫斯的路易·波拿巴根據當時的訴訟法,要走了大兒子。奧通斯只好帶著小兒子路易-拿破崙·...
1814年,貢斯當隨著波旁王朝的復辟回到巴黎,成為一個很有影響的政治人物。他贊成復辟,並為爭取建立君主立憲制而努力。1815年拿破崙百日政變時,他先出逃,然後又應拿破崙的邀請擔任議員,為拿破崙草擬了一部憲法,並於1815年最終發表了《...
1814年波旁王朝復辟後僑居米蘭,同義大利愛國主義者有來往,後被驅逐出境,回到巴黎。他的主要作品大部分是在1831年後寫成的。1842年3月23日逝世於巴黎。人物經歷 1783年1月23日,司湯達生於法國格勒諾布爾城的一個資產階級家庭。他的...
拿破崙時期曾任駐羅馬使館秘書,波旁王朝復辟後成為貴族院議員,先後擔任駐瑞典和德國的外交官,及駐英國大使,並於1823年出任外交大臣。著有小說《阿達拉》《勒內》《基督教真諦》,長篇自傳《墓畔回憶錄》等,是法國早期浪漫主義的代表...
波旁王朝復辟後任外交大臣 ,代表法國簽訂《巴黎和約》。在維也納會議上,他提出“正統主義”原則,竭力維護法國利益。百日王朝結束後,短暫任部長會議主席。辭職後從事《回憶錄》的寫作。七月革命後被啟用為駐英大使,竭力維護英法關係,...
波旁王朝復辟(1814年-1830年)參見詞條:路易十八 拿破崙帝國破滅後,路易十八復位。而他和他的弟弟查理十世一直致力維護保王黨在國會的勢力。而一些在法國大革命期間的政策,亦因被認為傾向於自由主義而被兩人廢除。這些舉動令波旁王朝漸...
托馬·羅貝爾·比若,法國元帥。生於利摩日。1804年入伍。托馬·羅貝爾·比若,法國元帥。生於利摩日。1804年入伍。參加過半島戰爭。1814年為上校。次年波旁王朝復辟後被免職,參加自由反對派。1830年七月革命後恢復軍職。曾參加鎮壓1834年...
而在巴黎,路易十八回到法蘭西,重新成為法蘭西王國國王,波旁王朝復辟。拿破崙的妻子和兒子被奧地利帝國囚禁,還有傳聞說拿破崙將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一個小島,這一切令拿破崙別無選擇,最後在1815年2月26日逃出小島,率領1000人於3月1日回到...
波旁王朝復辟後,他歸附王朝,任第十九軍區司令,並成為法國貴族。1815年拒絕效忠拿破崙,4月10日被拿破崙從元帥名單上除名。1815年,由於在軍事法庭上投票認為米歇爾·內伊元帥無罪,被削去爵位並撤職。遂退役回到沙托城堡的莊園。並於1816...
烏迪諾是要求拿破崙退位的元帥之一,拿破崙退位後,波旁王朝復辟後授予他聖路易指揮官稱號和法國貴族。他隨後被路易十八任命為皇家擲彈兵軍長。當拿破崙逃離流放地,烏迪諾來到梅茨試圖衡量人民對雙方的支持度。當人民瘋狂地支持拿破崙時,他...
1.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失利後,路易十八在外國軍隊保護下復辟了波旁王朝,恢復了國王的部分權利,同意君主立憲製作為政體。之後由於查理十世大肆血洗革命者,1830年7月巴黎人民發動七月革命,經過3天戰鬥,攻下王宮,國王查理十世逃往英國,...
夏爾十世(法語:Charles X;1757年10月9日-1836年11月6日),名夏爾·菲利普,法蘭西波旁王朝實際上的末代國王和倒數第二位國王,波旁王朝復辟後的第二位國王(1824年9月16日-1830年8月2日在位),為喜愛者路易十五之孫,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