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成階地(波建台地)

波成階地

波建台地一般指本詞條

由風所引起的波浪運動會侵蝕海岸,產生一個受峭壁限制的典型的海蝕台地。在岸邊沉積物中就形成波成階地。

波成階地是一種前展堆積型陸坡,陸源物質供應充分,陸坡在強烈沉積作用下逐漸向洋推進,有的陸坡下部沉積層厚達10公里左右,美國大西洋一側陸坡多屬這種類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波成階地
  • 外文名:wave built terrace
  • 又稱:波建台地
  • 本質:海蝕台地壯年階段
  • 定義:由海蝕台地岸邊堆積物形成
  • 所屬學科:地理學
成因,海蝕台地,上升波成階地,

成因

D.詹森(Johnson,1919)認為,陸地下沉時,受海浪作用首先形成海蝕龕,海蝕龕逐步加深的同時,近岸斜坡崩坍就形成海蝕崖,海蝕崖下則形成與海面接近的海蝕台地,海浪侵蝕逐步向前推進,台地面積就相應地擴展,而在海浪侵蝕下搬運來的岩屑就堆積在那裡的外海中,這樣就發育了與海蝕台地相連續的水下波成階地(wave built terrace)地形。
然而,詹森認為,海蝕龕、海蝕台地等地形應該只表現為幼年期的地形,但就日本大量的海蝕台地剖面觀察,其外端多為陡傾斜,而且多數情況下降到了下面的海蝕台地,屬於壯年階段的水下波成階地的發育極為少見。如果認為強烈的波浪作用能夠通過海蝕台地而達到海蝕崖的根部,就不能排除這種波成階地的發育,但通常在空間位置上海蝕台地相當於激浪帶,產生最強烈侵蝕作用的激浪就是在海蝕台地的外緣進行的。

海蝕台地

海蝕台地是由於海水面升降變化而出露於水上或淹沒於水下的階狀平台。
出露於水上的台地,稱水上台地;淹沒於水下的台地,稱水下台地。它們都是在不同時期的海水作用下侵蝕形成的。海蝕台地形成的條件,主要是氣候變化和新構造運動,通常把前者稱水動型變化,而把後者稱地動型變化。
第四紀以來,由於冰期和間冰期氣候交替出現,新構造升降運動頻繁進行,導致世界沿海普遍出現不同級數和不同高度的波成階地。

上升波成階地

海蝕崖以及在它前面的海蝕階地上升到海平面之上後形成的階地。上升的原因可能是地殼運動,也可能是海平面降低或兩者兼而有之;不過,如果沿著海岸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階地的高程變化很大,那么其上升的原因必定是由地殼運動引起。在某些沿岸地帶還可以看到一組階地,像一個巨大的樓梯,每一級階地就好像一個台階。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帕洛斯·弗迪斯丘陵地區有一組階地,高出海面400米,共有十三層之多。形成這些階地的地殼上升運動的時間相當晚,因而台地上的海生貝殼類與生活在臨近的大海中的是一樣的。
在美國的俄勒岡州沿海以及智利、秘魯和紐西蘭沿海地帶,在直布羅陀以及太平洋島嶼上都有發育特別完好的上升波成階地。這些波成階地表明了從前的海平面的高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