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希米亞弟兄會,15世紀捷克基督教中的一個派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波希米亞弟兄會
- 所屬派別:基督教
波希米亞弟兄會,15世紀捷克基督教中的一個派別。
波希米亞弟兄會,15世紀捷克基督教中的一個派別。胡斯戰爭失敗後,1457年由以凱來齊斯基(Kelesiski,?—1460)為首的胡斯派殘存人員組成於波希米亞。否定天主教會的權威,認為只有《聖經》是基督教的信仰準則。主張...
弟兄聯盟,波希米亞弟兄會(後期又稱莫拉維亞弟兄會)的聯合組織。1457年第一個弟兄會在波希米亞昆瓦爾特(Kunwald)成立後,很快又在波希米亞和莫拉維亞成立多個弟兄會,後成為統一的聯盟組織。“弟兄聯盟”一詞系拉丁文,當時指塔波爾派殘留...
捷克弟兄會又稱波希米亞弟兄會、摩拉維亞弟兄會、捷克兄弟社團。捷克新教派別。1457年由海爾奇茨基的追隨者在波希米亞建立,一部分塔波爾派成員亦加入。受胡斯學說影響,否定國家、否定各階層和財產的不平等,主張放棄暴力鬥爭。提倡簡化崇拜禮儀...
15世紀捷克反封建的胡斯戰爭失敗後(註:1415年,約翰·胡斯釘死於刑樁),其殘存的社會下層成員於1457年建立新宗教團體波希米亞弟兄會。該會特點是強調平等,共同生活,公共消費,對統治者採取不合作主義,因此於16世紀中期被驅逐出境。弟...
摩拉維亞弟兄會(Moravian Brethren )亦譯"莫拉維亞弟兄會"。中世紀基督教胡斯派後繼者形成的教派。其前身為"波希米亞弟兄會"。1547年改現名。現一般稱為"摩拉維亞教會"。每10年召開一次全世界性的摩拉維亞弟兄會大會。其特點是:1、以...
波希米亞信綱,捷克新教徒制訂的信仰綱要。1575年由聖杯派制定,並由捷克的路德派教徒和捷克弟兄會、加爾文派教徒共同簽署。以《奧格斯堡信綱》為基礎,在聖餐問題上支持馬丁·路德的觀點並採用加爾文的解釋;規定新教徒的某些內部獨立,有權...
胡斯運動的殘餘成員後來組成波希米亞弟兄會,成為一個長期活動的教派。歷史背景 1402年,胡斯任布拉格伯利恆教堂神父和布拉格大學文學院院長。他擁護和宣傳J.威克里夫的學說,抨擊天主教會,要求恢復教會的純潔性,提出平信徒在聖餐禮中也可領受...
15世紀早期捷克宗教改革運動,因其發動者胡斯得名。胡斯運動主要有兩大派,塔波爾派,以及聖杯派。胡斯運動的殘餘成員後來組成波希米亞弟兄會,成為一個長期活動的教派。15世紀初,捷克布拉格大學教授兼校長J.胡斯在威克里夫的影響下,號召...
塔波爾派失敗後,其殘部和從聖杯派中分離出來的成員聯合組成許多弟兄會,這些弟兄會以後發展為統一的“弟兄聯盟”,被稱為波希米亞弟兄會。他們否定天主教會權威,以聖經為唯一的信仰準則,主張廢除等級特權,建立信徒財物公有制度,提倡人人...
1573年波蘭通過《華沙協定》,允許天主教、路德派、加爾文派、波希米亞弟兄會並存。由於天主教反宗教改革的影響,新教未能在南歐主要天主教國家西班牙和義大利取得進展。影響 宗教改革運動通常被認為是現代世界的開始。伴隨文藝復興運動,科學...
15世紀,布拉格大學教授、波希米亞下層教士胡斯發起宗教改革及民族復興運動。胡斯戰爭失敗後,以凱萊齊斯基(Kelesiski,?—1460)為首的胡斯派殘存人員於1457年組成了波希米亞弟兄會,並構成其統一的“弟兄聯盟”。1548年,弟兄聯盟被逐出...
路德宗在德語區傳布,改革宗影響最為強烈,同時波蘭成為逃亡的波希米亞弟兄會和蘇西尼派的天堂。1573年華沙聯盟確保宗教寬容。1595年,羅西尼亞教會(Ruthenian Church)斷絕與君士坦丁堡的共融關係,歸於羅馬,不久波蘭的阿明尼烏派承認東儀...
15世紀早期捷克宗教改革運動,因其發動者胡斯得名。胡斯運動主要有兩大派,塔波爾派,以及聖杯派。胡斯運動的殘餘成員後來組成波希米亞弟兄會,成為一個長期活動的教派。胡斯派於1419年發動起義,反抗德意志皇帝和羅馬教皇,史稱胡斯戰爭。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