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3年12月16日發生的波士頓傾茶事件(Boston Tea Party) (最開始被約翰·亞當斯稱為“the Destruction of the Tea in Boston”,波士頓茶葉大摧毀),是一場由波士頓“自由之子(Sons of Liberty)”所領導的政治示威事件。示威者們喬裝成印第安人的模樣潛入商船,將英國東印度公司運來的一整船茶葉傾入波士頓灣,以此反抗英國國會於1773年頒布的《茶稅法》。
美洲人民(來自英國的美洲殖民者們,Colonists)專門針對《茶稅法》進行示威,是因為他們堅信這項法案侵犯了他們作為英國臣民“無代表不納稅”的權利。所謂的“無代表不納稅”,指的是美洲人民(來自英國的美洲殖民者們)堅信,在英國國會中沒有自己的直接代表,就等於剝奪了他們作為英國公民的權利,而這是不合法的。因此,那些要求對殖民地人民徵稅的法律(即可能直接影響到大眾生活的法律),以及針對殖民地的其他法律,全都是違背憲法的。
該事件發生後,英國國會於1774年起陸續頒布了五條法案,統稱為“強制法案”(Coercive Acts),殖民地人稱“不可容忍法令”(Intolerable Acts),作為對此事件的回應。
美洲十三個殖民地的殖民者們為了對抗《不可容忍法令(Intolerable Acts)》,召集了第一屆大陸會議,向英國王室請願,希望其能夠撤銷這些法令,並調解殖民地對該法令及英國政府的抵抗。然而,在1775年,殖民地與英國政府之間的矛盾還是爆發了,並最終成為了如今我們所說的美國革命。
基本介紹
背景介紹,過程,起因,經過,結果,事件影響,
背景介紹
英國在取得對法國的“七年戰爭”勝利後,為轉嫁戰爭軍費負擔,掠奪殖民地的各種資源,加強了對殖民地的控制與壓榨。
1767年1月,英國議會在財政大臣查爾斯·唐森德的建議下,通過了一個新的稅收法案《唐森德稅法》,北美殖民地因為該法案再次開展大規模抵制英貨,英國因此向美洲殖民地派遣了大量的軍隊,但由於軍紀不嚴,嚴重滋擾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英國士兵與城市居民的關係日益惡化。
1770年3月5日,駐紮在波士頓的英軍以保護執行關稅條例的英國官員為由,向進行抗議的一群當地民眾開槍,結果打死三人,傷六人,這就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波士頓慘案”。
過程
起因
1773年,英國政府為傾銷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積存茶葉,通過《救濟東印度公司條例》。該條例給予東印度公司到北美殖民地銷售積壓茶葉的專利權,免繳高額的進口關稅,只徵收輕微的茶稅。條例明令禁止殖民地販賣"私茶"。
東印度公司因此壟斷了美洲殖民地的茶葉運銷,其輸入的茶葉價格較"私茶"便宜百分之五十(人們飲用的走私茶占消費量的十分之九)。便宜的價格打壓了殖民地本土的茶葉銷售,而導致很多的走私和殖民地本地種植的茶葉商人無法生存,殖民地茶葉價格被操縱,北美生產出來的茶葉銷售受影響。
殖民地人認為東印度公司是英國扶植的,假如他們飲用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茶葉,就等於他們還繼續受英國的壓迫、剝削,被迫接受英國對殖民地徵稅和制定法律。所以該條例引起殖民地人民的極大憤怒,紐約、費城、查爾斯頓人民拒絕卸運茶葉。
經過
1773年11月28 日,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第一艘茶葉商船“達特茅斯號” (Dartmouth) 先停靠在波士頓附近由英軍駐守的威廉要塞,後來在格里芬碼頭卸下除茶葉以外的其他貨物。
結果
1773年12月16日,波士頓8000多人集會抗議。當天晚上,在塞繆爾·亞當斯 (Samuel Adams) 和約翰·漢考克 (John Hancock) 的領導下,60 名“自由之子”化裝成印第安人上了茶船,將英國東印度公司三條船上的342箱茶葉全部傾倒入海。
1773年12月23日的《麻薩諸塞時報》描述道,“漲潮時,水面上飄滿了破碎的箱子和茶葉。自城市的南部一直延綿到多徹斯特灣,還有一部分被衝上岸”。後來,美國在已經廢棄的茶葉碼頭上專門立了一塊碑,用來紀念這個重要的歷史事件。
事件影響
波士頓傾茶事件以後,英國政府認為這是對殖民當局正常統治的惡意挑釁,為壓制殖民地民眾的反抗,1774年3月英國議會通過了懲罰性的法令,即《波士頓港口法》、《麻薩諸塞政府法》、《司法法》和《駐營條例》。這四項法令通稱為"強制法令" (Coervive Acts) ,規定英軍可強行進駐殖民地民宅搜查,取消麻薩諸塞灣省的自治地位,封閉北美最大的港口波士頓港。這些法令明顯地剝奪了殖民地人民的政治和司法權利,激起了他們的聯合反抗,直接導致了第一屆大陸會議的召開,擬就呈交英皇的請願書和抵制英貨的法案。
1776年7月4日,美利堅合眾國宣告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