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正文
女牆倒影下寒空,
樹杪飛橋渡遠虹。
秋來俱在雁聲中。
注釋
③杪——樹梢。
作者介紹
申涵光(1618年~1677年)明末清初文學家,
河朔詩派領袖人物。字孚孟,一字和孟,號鳧盟,鳧明、聰山等,明太僕寺丞
申佳胤長子。直隸永年(今河北永年縣)人,一作河北廣平人。少年時即以詩名聞河朔間,與
殷岳、張蓋合稱
畿南三才子。清順治中恩貢生,絕意仁進,累薦不就。其詩以杜甫為宗,兼采眾家之長。著有《聰山集》、《荊園小語》等書。
作品鑑賞
深秋時節,詩人泛舟遊覽
濟南大明湖。城頭女牆的倒影映在水中,在水底藍天的襯托下,
歷歷可數;楊柳依依的岸邊,石拱橋高出樹頂,宛如飛過天邊的一道長虹。最使人動情的,是那南征的秋雁,它們結隊成行從北方飛來,一聲聲呼喚著,應答著,飛過大
明湖的上空。啊,
濟南城裡,居民十萬多戶,入秋以來全都處在雁叫聲中了!
大
明湖上,風光多么優美,
濟南城中的雁聲又多么富有詩情啊!但是,親愛的讀者,如果你從詩中所領略到的只是這樣的詩情畫意,那就大大辜負詩人的苦心了!原因呢,就在對“雁聲”這個詞兒的理解上面。《詩經·鴻雁》中說:“鴻雁
于飛,哀嗚嗷嗷。”是流浪難民用來自比的。“
哀鴻遍野”這個成語便從此而來。“
歷下人家十萬戶,秋來都在雁聲中”,也是含蓄抒寫天災人禍所造成的千家貧困萬哀號的慘象的。詩人用大
明湖的美麗景色來反襯
濟南百姓的苦難,從而抒寫了對天下不幸人民的深厚同情。
這樣,回頭重讀第一句,那個“寒”字,也就不限於湖上天空和它的水中倒影,而是寒到詩人心底去了。
濟南是中國的名城,大
明湖是
濟南的名勝,“
明湖泛舟”為
濟南八景之首,寫它的詩文滿籮滿筐。清初詩人
申涵光(1619-1677)的《泛
明湖六首》,首首精彩,而此選則其精彩之尤者。
大
明湖之稱最早見於《水經注》:“其水(指
濼水即趵突泉)北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東北兩面則湖。”然此湖在今五龍潭以北偏東,已湮沒。今之大
明湖,《水經注》稱“陂”、“歷水”,北宋時稱西湖,曾鞏知齊州時作有《西湖二首》,其一云:“左符千里走東方,喜有西湖六月涼。”至金人
元好問《
濟南行記》始稱大明湖:“(
歷下)亭之下,湖曰大明,其大占城三之一。”山東畫報出版社《老照片》第11輯刊有攝於1912年夏季的大
明湖的彩色照片一組。從照片上看,那時的大
明湖多葦、多草、多樹,多蕪雜亦多野趣。清初的大
明湖也許比這更多原始質樸之美。
從標題可以得知,這首七絕是要寫詩人乘船遊覽大
明湖的見聞和感受。“
明湖”告訴我們遊覽的地點,“泛舟”告訴我們遊覽的方式,而遊覽的時間——秋天——這首詩的眼、大明湖的魂,直到詩的最後一句才抖出。
詩的第一句寫眼前的具體景象:湛藍的
秋空下,曲折的城牆倒映在湖水中。一個“下”字,不僅以動寫靜,把城牆投映在湖水中的靜景表現得有聲有勢;而且從上往下,把遼闊的藍天與碧綠的湖水銜接到一處,引導讀者想像天光水色相互輝映的情景。可謂健筆凌雲,開局恢弘。
與首句寫近景相對應,次句則是寫
遠景。飛,凌空之意;橋過樹杪,故曰“飛橋”。渡,由此岸到彼岸去;橋跨越湖水,故用“渡”字形容。橋與虹形似,故詩人每以虹喻橋,說橋是落到人間的彩虹。形容詞“飛”和動詞“渡”,不僅擬人化地寫出了橋身的靈動與雍容,而且與“遠”字配合,把讀者的視線拉向遠方。這就為下文跳開去寫雁聲作了鋪墊,使讀者不感到突兀。
三、四兩句,最令人振奮,最引人遐思,因為它們寫出了
濟南最大的特色以及這種特色的季節性特徵。乾隆皇帝《乾隆戊辰大
明湖題》詩云:“歷城周廓十二里,大明湖乃居其半。”這裡的“歷城”與詩中的“
歷下”皆指濟南。城區有如此浩渺的水域,遂使市井之中有山水之美,熱鬧之中有寧靜之致,人工之中有自然之趣。因為有適合鳥獸生活的環境,所以引來了大雁;當大雁在湖的上空飛翔、鳴叫時,整個
濟南城也就籠罩在雁聲中了。“秋來”二字,既點明了詩中景象的季節性特徵,又使第一句中的“寒空”有了著落,使詩歌首尾呼應。此外,三、四兩句還有兩個好處:首先是從人的角度寫出了“
歷下居民十萬戶”都享受到了大自然的饋贈——雁鳴,把詩人一己的審美愉悅推及全城的人們,使這首詩的格調比一般的寫景詩要高出許多;更重要的是,通過“歷下
人家十萬戶”“俱在雁聲中”,寫出了雁聲的嘹亮、高亢、悠揚,使讀者如臨其境,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詩歌的境界一下子高遠、闊大起來。
至此,我們已清楚看到這首詩在寫景上的一個顯著特色,那就是從近觀到遠望、從狹小到闊大、從具體到空靈。第一句特寫眼前女牆的倒影,第二句把鏡頭搖向遠處的樹木、飛橋,取景雖已很深廣,但仍是湖中景象;三、四兩句則一下子擴展到天空和整個城市,通過雁聲激發起讀者的想像力,與
劉禹錫《秋詞》“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
碧霄”有異曲同工之妙。一、二兩句的技巧和妙處可言,三、四兩句質素無華卻妙不可言,必須用心去體會。
一座老城,有山有水,全在溫暖的秋陽中靜臥,要等藍天裡一聲嘹亮的雁鳴才能把她從安適中喚起,這是人間多么令人神往的理想境界!“
濟南的秋天是詩境的”(《一些印象》),“只有在秋天,大
明湖才有些美呀。”(《大
明湖之春》)我們想起老舍先生的文字來。
申涵光作詩雖尊法杜甫,主張“詩之必唐,唐之必盛,盛必以杜為宗”(《青箱堂近詩序》),但他並不是機械地泥古、
擬古;相反,他認為“詩以道性情,性情之事,無所附會。盛唐諸家,各不相襲也。服古既深,
直行胸臆,無不與古合。”(《嶼舫詩序》)為什麼要倡導宗唐、法杜?因為“古之詩人大抵稟
清剛之德,有光明磊落之概”,這是“立人之本,萬事所從出,而詩其著焉”,所以優秀的詩人應當“不附近代,亦不規模古人,
直行胸臆”(《青箱堂詩序》)事實證明,他的詩與他的見解一樣
高卓。這一首《泛
明湖》,格調高遠、氣度恢廓,寓韶秀於雄蒼,確實
頗有盛唐的氣象。能寫出這樣的好詩,難怪他要慕老杜而
思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