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亞洲主義(英語:Pan-Asianism)是項日本及其他亞洲諸國團結來反抗西方霸權的理想或運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泛亞洲主義
- 宣傳時間:20世紀30至40年代
泛亞洲主義(英語:Pan-Asianism)是項日本及其他亞洲諸國團結來反抗西方霸權的理想或運動。
泛亞洲主義(英語:Pan-Asianism)是項日本及其他亞洲諸國團結來反抗西方霸權的理想或運動。在20世紀30至40年代被日本政府當作政治宣傳,藉此對付歐洲(及美國)帝國主義來助長自己的“大東亞共榮圈”政策。...
亞細亞主義 亞細亞主義是項日本及其他亞洲諸國團結來反抗西方霸權的理想或運動。亞細亞主義或稱為泛亞洲主義(英語:Pan-Asianism)在19世紀30至40年代被日本政府當作政治宣傳,藉此對付歐洲(及美國)帝國主義來助長自己的“大東亞共榮圈”政策。
泛亞西亞主義 泛亞細亞主義是政治學術語,是一種意識形態,亞洲國家和人民有著相似的價值觀和相似的歷史,並應聯合國在政治上或文化。泛亞細亞主義是一種意識形態,亞洲國家和人民有著相似的價值觀和相似的歷史,並應聯合國在政治上或文化。
亞洲家庭和其它有色人種因此流離失所,夫婦母子天人永隔的不知凡幾。羅得西亞(現辛巴威)直至到1979年,和南非直至到1990年代,均完全公開地維繫著白人優越主義政體。1919年巴黎和會(Paris Peace Conference)上,日本代表團由牧野伸顕帶領,針對當時如日中天的“白人至上主義”,日本代表團堅持在籌備中的“國聯(...
白人優越主義是一種種族份子的形態意識。主義解析 白人優越主義,用以作為偏見和歧視的合理理由去排斥亞洲人,非洲人,阿拉伯人,祖先從墨西哥﹑中美洲或南美洲來的有深色膚色的人,和原地民族,如美洲原住民和土著居民(Aborigines)。白人優越主義者常主張以某類歐洲人視為優等人種,以其“白晢”膚色者為主。一些...
一戰結束後,協約國陣營中的日本也轉而支持泛突厥主義對新疆的滲透。據土耳其安卡拉大學史地文學院日本學教研室的敦達爾博士的土耳其文新作,《從泛伊斯蘭主義到大亞洲主義一一奧斯曼帝國、日本和中亞》記載,1923年,現代土耳其的“國父”凱末爾領導的政府廢除帝制,建立土耳其共和國,把奧斯曼帝國末代皇帝阿卜杜勒·哈米德...
19世紀民族國家起源之標準理論頗受爭議。其中之一在於南美洲人的獨立奮鬥,以及美國獨立戰爭先於歐洲的民族主義運動。有些國家,如荷蘭與英國,似於19世紀之前即有清楚之民族認同。而義大利之統一,為基於人種/語言之民族主義運動範例。20世紀的民族主義 19世紀末,民族主義的觀念擴及亞洲。在印度,民族主義鼓動著終結...
《羅德里奇亞洲地區主義手冊》是2021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必勝,李察。內容簡介 本書對亞洲地區主義的發展作了翔實的介紹與深入的分析,內容涵蓋東北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本書全面探索了亞洲這一世界上富活力、重要的地區,研究分析了有關亞洲地區主義的多重表現與廣泛議題,並從地區概念、經濟...
告別“哈里發運動”,如前所述,建大哈里發國是古典泛伊斯蘭主義的基本主張。在拋棄哈里發制的基礎上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國後,泛伊斯蘭主義告別了“哈里發運動”。二戰前,獨立或半獨立的伊斯蘭國家只有土耳其、沙特、伊拉克、阿富汗、伊朗、埃及六個國家,而二戰後亞洲、非洲一大批伊斯蘭國家獲得了獨立、解放。1970年伊斯蘭...
大亞細亞主義,又稱安納托利亞,是一個思想與文化的問題,其意義廣泛而深奧。一般說來,“大亞細亞主義”名詞的“定型化”,意義的“明確化”,似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來源出處 日本東京發刊之四月號《中央公論》,辟卷即揭一論文,題曰:《何謂大亞細亞主義》。文中析論西洋文明之精神,對內則恃集中的...
尼克森主義是美國總統尼克森提出的調整對外政策的戰略重點的主張。60年代後期,美國的實力在侵略越南戰爭中遭到很大的削弱,在國內陷入空前的經濟、金融和政治危機。尼克森就任總統後,針對上述情況決定在對外政策方面做重大調整。1969年7月25日,尼克森在關島提出美國收縮戰線、越南戰爭越南化、用亞洲人打亞洲人的“新亞洲...
正如現代日本學者竹內好在《日本的亞細亞主義》(1963)一文中所指出的:福澤諭吉所信奉的文明“並不是當時所流行的歐化,當然也不是鹿鳴館中舉辦的化裝舞會。對他而言,文明就是冷酷無情地擴張自己,如果否定這一點那就在國際競爭中生存不下去”。換言之,福澤諭吉的“文明”就是以進化論和社會生物主義為思想基礎...
亞洲文化是9世紀下半期由北方的瓦里亞基人、南方的拜占庭開創的文化。9世紀下半期基輔羅斯國家建立以來,俄羅斯文化歷程已逾千年。由於處在文明和文化交匯結合之地的獨特條件,俄羅斯曾先後受到來自北方的瓦里亞基人、南方的拜占庭、東方的遊牧民族和西方先進國家的不同影響,俄羅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是在與外來文化不斷的...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一、電影羅曼史:茶館、影院、觀眾;二、性的想像:舞女、影星、娼妓;三、身份的建構:民族主義、都市主義、泛亞洲主義,從不同角度討論了民國時期中國電影的豐富面向,以及上海的電影文化和城市文化特質,從中既可以看到民國時期上海的摩登消費方式和獨特市井現象,也可以一窺這個國際化大都市紛繁...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一、電影羅曼史:茶館、影院、觀眾;二、性的想像:舞女、影星、娼妓;三、身份的建構:民族主義、都市主義、泛亞洲主義,從不同角度討論了民國時期中國電影的豐富面向,以及上海的電影文化和城市文化特質,從中既可以看到民國時期上海的摩登消費方式和獨特市井現象,也可以一窺這個國際化大都市紛繁...
泛亞洲主義:世界主義之樂 梁啓超與美國的民主 獨裁與革命的誘惑 第四章:一九一九年,“改變世界史”美國與其自決承諾 自由主義的國際主義或自由主義的帝國主義?使世界有害於民主制度 西方的沒落?第五章:泰戈爾,亡國之民,在東亞 第六章:亞洲再造 出人意表的結局:泛亞洲主義與軍事去殖民化 知識去殖民化:...
1、確立標誌: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最終形成 2、時間:19世紀末20世紀初 3、概況:亞洲各國(除日本)都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非洲幾乎被瓜分完畢;拉美成為實際上的殖民地 4、形成原因:資本主義的開放性和擴張性 5、評價使世界成為一個政體,有利於世界經濟的增長和生產力的發展 但這是與列強對其它國家地區的宰割...
志賀重昂國粹主義思想與初期《日本人》梁啓超的日本觀 超越“日本化”——論孫中山對日本近代化的認識及中國近代化道路的構想 浮田和民的中國認識——以批判“二十一條”要求為中心 “漢民族是和平論者”——服部宇之吉中國觀簡介 一個外交研究者和亞細亞主義——試論鹿島守之助的泛亞洲論 戰前及戰後的松村謙三...
8.“西藏獨立”由何而來?為什麼說帝國主義者和殖民主義者是炮製所謂“西藏獨立”陰謀的根源?9.有人認為,辛亥革命後西藏已獲得了事實上的“獨立”,是否如此?10.20世紀初的“西姆拉會議”和《西姆拉條約》是否具有合法性?什麼是“麥克馬洪線”?11.1947年的泛亞洲會議是怎么回事?西藏是否作為“獨立”國家參加了泛...
(4)“東南亞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研究”,印尼《千島日報》2004年6月8日,菲律賓《世界日報》2004年7月17日 (5)“地緣經濟學與中國經濟安全”,2004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會議(人民大學,2004年5月)宣讀論文,收錄於《2004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政治學分論壇論文集》 (6)“東南亞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亞洲論壇...
1897年(明治30年)組織日本俱樂部,提出“東亞保全論”和“亞洲一體論”,為大亞細亞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近衛篤麿認為中日兩國命運密不可分。他的“東亞保全論”主張建立日清同盟,以非軍事領域合作來“經營支那大陸”,以亞洲主義反對歐美、俄國等列強主導中國,維繫日本在東亞的利益。1898年(明治31年)1月,...
以魯迅研究著稱的日本著名思想家竹內好在戰前對石橋一無所知,戰後讀了《石橋湛山全集》後非常吃驚,感慨道:“多年來一直在尋找既是自由主義者,又是亞洲主義者的人,差不多快要絕望了”,而這樣的人終於找到了。戰後,石橋始終如一地扮演著中日關係正常化先驅者的角色,從1950年代末起,數次訪華。其基本立場是...
子安宣邦運用後現代知識批判方法,立足於中日兩國的歷史連帶性,對“亞洲主義”、“東亞協同體”論和“中國的衝擊”等重大思想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從而清晰勾勒了近代以來日本之“中國論”的發展變化過程。以中日戰爭為分水嶺,戰前基於論者親身體驗的 “中國論”和戰後陷入理論想像的 “中國論”形成鮮明對照,從中不僅...
與福澤諭吉的經典“脫亞論”相比,“海洋史觀”被稱為新版“脫亞論”,其亞洲論述為理解“脫亞和入亞”提供了參考,而“文化”和“海洋國家”更是“海洋史觀”的核心概念。通過對“海洋史觀”的解析,我們能夠理解冷戰後日本外交出現這三個新變化的深刻根源。當然,“海洋史觀”涉及的問題並非僅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