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遊樂園就建於濟河兩側,是泗水城區居民日常休息娛樂的最大場所。泗水民俗遊樂園位於泗水縣城東濟河畔,由農民企業家田均民於2001年投資興建,累計投資300餘萬元。園內設有民俗博物館、兒童遊樂園、奇石園、風景園、小型動物園(40多個品種),旅遊商品展銷。 是融訪古探源、學習遊玩為一體的綜合性娛樂場所,被命名為“縣級青少年教育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泗水民俗遊樂園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性大陸氣候
- 投資:300餘萬元
- 內部設施:民俗博物館、兒童遊樂園、奇石園
景區簡介,民俗民風,打排斧和拉糧船,“二人斗”,舞獅,仙鶴舞,路線推薦,
景區簡介
濟寧地區屬於暖溫帶季風性大陸氣候,四季分明,夏季雨熱同季,平均氣溫為26.1℃,最高26.9℃;冬季寒冷乾燥,最冷1月份平均氣溫為0.4 -1.9℃;春秋兩季較為乾旱。全年平均氣溫為13.3-14.1℃,氣候宜人,出遊以春、夏、秋三季為宜。
民俗民風
打排斧和拉糧船
是兩種直接從運河民俗生活中演化而來的藝術。前者是由造船習俗中而來,後者由漕運習俗中而來;前者成為一種敲打音樂,後者成為一種民間舞蹈。打排斧,俗稱捻船。是運河岸邊排船工匠由勞動實踐中創造出的一種敲打音樂。工匠經若干工序將船排好,木工活基本完成,便要進行捻船填縫了。捻船,就是為船下水後防漏水,要將船板與船板之間的縫隙用斧鑿把船膩子砸進去。捻船工作量不小,為鼓舞士氣,消除捻船時單調聲響給人的厭倦,捻船工匠們統一行動敲打成一種音樂———打排斧。 打排斧的樂器,實際上就是捻船用的工具,即斧、鑿。演員也即捻船的工匠,人數不限,根據船的大小,或十數人或數十人。演員圍船體而坐,一手持斧,一手握鑿;領號人則於船底中部釘一鐵釘,用錘敲打,以為號令。領號聲起,眾人諧合。打排斧曲牌多樣,因人而異。常見的有《鳳凰三展翅》、《老虎大齔牙》、《獅子大偎窩》等。“乒乒乒,乓乓乓,桌球桌球,乒桌球乓……”,由慢到快,由快到慢,把船膩子捻進去,剔出來,剔進去,又捻出來。斧鑿的鏗鏘聲,船體的共鳴聲,自然渾成節奏鮮明、清脆動聽的樂曲。一家捻船,周圍數百米都可以聽到打排斧的曲調聲。打排斧還常常引來數十乃至數百人助興尋樂的漁民,有的情不自禁也操起斧鑿加入行列,自尋快活。拉糧船,是流行在微山、魚台運河岸畔的一種民間舞蹈。表演時,飾縴夫的演員摹仿於運河中拉漕船的習慣動作,隨著打擊樂起舞。此舞,由起航、航行、闖閘、闖灘、搏擊、靠岸、歡慶等七個段落組成。所表現的拉糧船的生活情景,驚險生動,動作粗獷,很具觀賞性。拉糧船的表演者,舊時常與端鼓腔藝人聯袂出演於各漁村中。
“二人斗”
在濟寧市任城區長溝鎮回林村,活躍著一支民間藝術劇目“二人斗”,一人扮演,栩栩如生,引人入勝,她成了民間藝術花園裡一支獨特奇葩。
“二人斗”原名兩鬼摔骨碌,傳說在明末崇貞年間,天下大旱,連續幾個月不見一滴雨,地里的禾苗都曬死了,莊稼顆粒無收,人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再加上當時政府無能,吏治腐敗,政治黑暗,逼迫的民眾背井離鄉,到處乞討,糜兒賣女,民不聊生。面對熾熱的高空,人們渴望早日下雨,長溝鎮回林村的民眾也和全國各地的民眾一樣,心急如焚。村裡有幾個年長的老人聚在一起商量如何祈求蒼天降雨,經過討論,大家一致把心中崇拜的靈聖“龍”作為祈雨的吉祥物,決心舉辦一次“龍燈會”,拜求龍王降雨。於是,全村老少一齊動手,集思廣益,經過一個多月的忙活,扎制了一條長約20米多長的巨龍,活龍活現,栩栩如生,龍身上都按距離布置了臘燭,臘燭點燃舞動起來,在夜色的蒼穹中婉如一條真龍在飛騰。同時,為了烘托人們虔誠的祈求氣氛,人們還別出心裁,製作了兩個打鬥的小鬼,兩個小鬼打鬥情景意在表示“下雨”與否的爭鬥。經過虔誠的祈禱後,人們選擇良辰吉日舞龍求雨,也許是村民的真誠感動了上天,“龍燈會”剛進行了一個多時辰,只見東南角慢慢升起了一層層烏雲,不大一會兒,便是烏雲密布,電閃雷鳴,豆大的水滴落了下來,繼而是傾盆大雨,人們歡呼起來,雀躍著,紛紛雙膝下跪,向天空叩頭,感謝“龍王爺”,一場甘霖潤澤了人們乾涸許久的心田。從此,人們每年都在天旱季節舉辦一次“龍燈會”,為了避開農忙季節,人們就把“龍燈會”設在了每年的年末歲首的正月里舉行,久而久之,約定成俗,便形成了當地的民俗。 每年春節過後,回林村的民眾自發舉辦一次“龍燈會”,祈求“龍王爺”保佑人們平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當年舉辦“龍燈會”時,只有舞龍和二人斗,後來,逐浙增加了舞獅、花車、花船、大頭娃娃、踩高翹等劇目。在眾多劇目中,二人斗獨領風騷,倍受民眾喜愛,表演者是一個年輕人,把道具套在身上,這是個力氣活,很消耗體力,一般都是身強體壯的小伙子表演,道具是兩個容貌奇特、面目怪異的“小鬼”,摟抱在一起打鬥、摔跤的造型,他們或怒目圓睜,或怒髮衝冠,或咬牙恨齒,皆表現為“鬥氣”之表情。能否把二人斗演活,關鍵在於表演者高超的演技,“橫看成嶺側成峰”,表演者的騰、挪、跌、宕、側翻、後轉、仰俯、橫臥等動作,從不同角度展現出兩個小鬼打鬥的姿勢形態,逼真感人,栩栩如生。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的劇目萎縮了,而二人斗則倍受民眾喜愛。現在的民間藝術“二人斗”傳人李昭然從10多歲就跟老人學習此門技術,如今,象他這樣樂意研究“二人斗”的人已經不多了,他的師兄師弟們或投身商海,或改做其他的了,惟有他依然情有獨衷。為了使這項民間藝術一代一代傳下去,他積極培養後人,從村里挑選、培養了20多個熱愛這項民間藝術的年輕人,利用農閒季節傳授指導他們表演。在表演過程中,李師傅不斷推陳出新,使藝術精益求精。在第一屆孔子藝術文化節開幕式上,任城區選派的長溝“二人斗”藝術隊在李師傅的指導下,一舉成名,充分展示了長溝民間藝術形象,從此,長溝“二人斗”成了民間藝術花園裡一朵奇葩。
鬥雞是梁山流行的一種民眾性娛樂活動。早在宋代末年,梁山就有鬥雞活動的記載。兩雞相遇,或怒目對峙,或伸喙強攻,或騰空扑打,或閃轉騰挪,你一招我一式,互不相讓,拚死爭鬥,場面熱烈,情趣橫生。
舞獅
俗叫“弄獅”。是民間一種為老少所喜愛的舞蹈形式之一。它與舞龍齊名,故有“弄龍弄獅”的俗諺。
“弄獅”和“弄龍”一樣,只流行於集鎮。扮獅的由年青人擔任,執獅球的是指揮人,同時配合鑼鼓的節奏進行“弄獅”。
獅頭是用竹扎為骨,圍上白布,施加彩繪而成;獅身則用一張六、七尺長的藍布或黑布為披;外面垂著以各色麻結的纓絡為獅毛;還有那靈動的耳朵,綠色的眼睛,血紅的大口,維妙維肖。
仙鶴舞
屬於道具舞,古代流行於濟寧一帶。仙鶴舞其道具為象形的仙鶴,人在鶴中駕馭表演名曰“白鶴仙子”。表演時為丹頂母鶴一人領舞,八隻幼鶴隨舞,舞姿飄逸、 瀟灑,隊形變化多端,情趣高雅。60年代初前衛歌舞團整理後作為出國節目,受到國外藝術家的好評。
山頭花鼓戲,民間演唱藝術。歷史比較悠久,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間。在鄒城市流行演唱的花鼓戲以大束鎮山頭村最為有名,距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山頭花鼓戲。花鼓戲根據唱腔的不同,有南路花鼓和北路花鼓之分,山頭花鼓屬北路花鼓。花鼓戲先後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起初,由於藝人家境貧困,演唱花鼓戲被當作維持生計上門乞討的工具;後逐漸發展到規模較大的集市賣藝;再後,經幾代藝人的豐富發展,形式趨於穩定,唱腔更加豐富,樂器搭配也更加協調,逐漸走上了舞台。
山頭花鼓戲的音樂(唱腔)十分獨特,有"九腔十八調"之稱。曲牌雖少,但變化多端。最主要的曲牌有花鼓調、擰繩、小蓮子等,一個戲中一般只用兩個主要唱腔,分里角和外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鄒城市有關部門配合山東省戲曲研究室對山頭花鼓戲進行了發掘、整理,進一步豐富充實了花鼓戲的內容。現存劇目有《北圓》、《過江》、《大趕腳》、《王定保借當》等70餘個。
梁山斗羊由來已久,遠近聞名。梁山斗羊的品種,均為小尾寒羊之公羊,有白、黑、花等色。斗羊有兩種玩法:自由抵和拉開抵。由於斗羊訓練有素,你來我往,勢均力敵,有的斗幾十個回合仍難分勝負,圍觀者吶喊助威,場面非常熱鬧。
路線推薦
旅遊商品屋——民俗博物館——雪山草地——動物園——兒童樂園——奇石盆景展——園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