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本系佛教音樂,傳最早的一個法鼓團體是“大覺庵金音法鼓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鼓會
- 屬性:本系佛教音樂
- 鼓團體:大覺庵金音法鼓會
- 樂器:鼓、鈸、鐃、鉻子、鐺子組成
法鼓本系佛教音樂,傳最早的一個法鼓團體是“大覺庵金音法鼓會”。
法鼓,是天津特有的鼓樂表演形式,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值清代鼎盛時期,有法鼓會130餘道。法鼓表演氣勢恢弘,儀仗執事雍容華麗,精美絕倫,“半副鑾駕”乃明崇禎后妃娘娘所賜半副鑾駕(即儀仗)予掛甲寺,掛甲寺人於清雍正年間憑此鑾駕...
法鼓是天津民間流傳很久的一種娛樂活動。法鼓是天津民間流傳很久的一種娛樂活動。原是一種佛教法器的名稱。信息 楊家莊永音法鼓會省級 Ⅱ-2 簡介 法鼓是天津民間流傳很久的一種娛樂活動。原是一種佛教法器的名稱。傳說首倡人是清朝...
法鼓大轎會是賈家沽道傳統民間盛會,其全稱是:賈家沽道善音法鼓大轎會。法鼓會始建於康熙年間,由大覺寺和尚所創建,賈家沽道法鼓大轎會是由大直沽梅氏兄弟所傳授。會員手中使用器具主要是鼓、鈸、鐃、鐺、鑔歌等打擊樂器和兩...
津門法鼓(掛甲寺慶音法鼓),天津市河西區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法鼓是天津民間花會的重要項目,本系佛教音樂,據傳,最早的一個法鼓團體即是大覺庵金音法鼓會。法鼓會樂器由鼓、鈸、鐃、鉻子、鐺子等...
法鼓原是佛教法器,鼓面蒙江豚皮,形體較大。相傳楊家莊永音法鼓的首創者是清代康熙年間天津大覺庵的一位和尚,他剔除佛教音樂的宗教因素,創造出一些鼓牌子,傳給附近的村莊,建立起法鼓會,在年節喜慶日演出。 文化特徵 楊家莊永...
劉園祥音法鼓,天津市北辰區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劉園祥音法鼓出現於清代道光年間,它原在寺院娘娘出巡時以隨駕法鼓會的形式表演,主要流行於天津市北辰區內。文化特徵 劉園祥音法鼓出會時,前面是前彩和...
曹桂華,男,漢族,津門法鼓(香塔音樂法鼓)傳承人。 2018年5月,確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人物經歷 曹桂華是津門法鼓(西青香塔音樂法鼓會)第十一代傳承人,從藝30年以上,現為該法鼓會會長。
每逢此時,民間的法鼓會、大樂會、鶴齡會、重閣會、中幡會、高蹺會等,沿街表演各種技藝,呈現一番盛況。古文化街修復以後,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又恢復了“皇會”。在這一天,以龍燈、高蹺、旱船、秧歌、法鼓、中幡、獅子舞和武術...
每逢此時,民間的法鼓會、大樂會、鶴齡會、重閣會、中幡會、高蹺會等,沿街表演各種技藝,呈現一番盛況。到了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乘船下江南路過天津,一時高興,提出要看“娘娘會”。當時,乾隆皇帝的船停泊在三岔口。各會從船前經過...
津門法鼓·楊家莊永音法鼓會 津門法鼓·楊家莊永音法鼓會,起源於清代乾隆年間,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主要流傳於天津市河西區掛甲寺街及其周邊地區。法鼓原是佛教法器,鼓面蒙江豚皮,形體較大。相傳清代康熙年間天津大覺庵的一位...
楊奎舉,男,漢族,津門法鼓(楊家莊永音法鼓)傳承人,是楊家莊永音法鼓會第七代傳承人,2008年被認定為省市級代表性傳承人。1996年被天津市廣場藝術民間聯誼會授予“民間藝術家”稱號。2010年被民間保護天津皇會獎勵基金會授予“...
每逢此時,民間的法鼓會、大樂會、鶴齡會、重閣會、中幡會、高蹺會等,沿街表演各種技藝。皇會的歷史 到了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乘船下江南路過天津,一時高興,提出要看“娘娘會”。當時,乾隆皇帝的船停泊在三岔口。各會從船前經過,...
田文起,男,漢族,津門法鼓(劉園祥音法鼓)傳承人。2018年5月,確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人物經歷 田文起是天津北辰劉園祥音法鼓會第四代傳承人,從藝60年,能夠全面掌握法鼓藝術五件樂器的演奏...
“大覺庵金音法鼓老會”成立於明代,其曲牌由大覺庵廟裡的僧人所傳授。據說,該會的興盛時期人數達四百人,是當年天津皇會不可缺少的會道之一。法鼓這門藝術,在民建流傳甚廣,由於法鼓會的祖始是“金音法鼓”,所以其他法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