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隨念(Dhammanussati):希望修習法隨念的人,亦宜獨居靜處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隨念
- 外文名:Dhammanussati
- 對象:修習法隨念的人
- 屬性:佛學術語
法隨念(Dhammanussati):希望修習法隨念的人,亦宜獨居靜處禪思 50:“法是世尊(一)
善說,(二)自見,(三)無時的,(四)來見的,(五)引導
的,(六)智者各自證知的”,這樣的教法或九種出世間法51 的
功德應當隨念。
(一)“善說”這一句是收攝教法(及出世間法)的,其它(五
句)僅攝於出世間法。
先就教法說:(1)國中後善之故,(2 )說明有義有文完全
圓滿遍淨的梵行之故為“善說”。
(1)(國中後善)世尊雖僅說一偈,也是全部善美的法,所
以那偈的第一句為初善,第二第三句為中善,末句為後善。如果
只有一個連結的經,則以因緣(序分)為初善,結語(流通分)
為後善,其餘的(正宗分)為中善。若有許多連結的經,則以第
一連結為初善,最後的連結為後善,其餘的為中善。亦以因緣生
起的事由為初善,為順適諸弟子而說不顛倒之義及因與喻相應的
為中善,令諸聽眾聞而生信的及結語為後善。全部教法自己的要
義的戒為初善,止、觀、道、果為中善,涅槃為後善。或者以戒
善說,(二)自見,(三)無時的,(四)來見的,(五)引導
的,(六)智者各自證知的”,這樣的教法或九種出世間法51 的
功德應當隨念。
(一)“善說”這一句是收攝教法(及出世間法)的,其它(五
句)僅攝於出世間法。
先就教法說:(1)國中後善之故,(2 )說明有義有文完全
圓滿遍淨的梵行之故為“善說”。
(1)(國中後善)世尊雖僅說一偈,也是全部善美的法,所
以那偈的第一句為初善,第二第三句為中善,末句為後善。如果
只有一個連結的經,則以因緣(序分)為初善,結語(流通分)
為後善,其餘的(正宗分)為中善。若有許多連結的經,則以第
一連結為初善,最後的連結為後善,其餘的為中善。亦以因緣生
起的事由為初善,為順適諸弟子而說不顛倒之義及因與喻相應的
為中善,令諸聽眾聞而生信的及結語為後善。全部教法自己的要
義的戒為初善,止、觀、道、果為中善,涅槃為後善。或者以戒
與定為初善,止觀與道為中善,果與涅槃為後善。(又於三寶中 )
佛的善覺性為初善,法的善法性為中善,僧的善行道性為後善。
又聞佛法,如法行道,得證等正菩提為初善,證辟支菩提為中善,
證聲聞菩提為後善。又聞此法而得鎮伏五蓋,故亦以聞而得善為
初善,行道之時取得止觀之樂,故亦以行道得善為中善,如法行
道及完成行道之果時,取得那一如的狀態,故亦以取得行道之果
的善為後善,這是依教法的國中後善,故為“善說”。
佛的善覺性為初善,法的善法性為中善,僧的善行道性為後善。
又聞佛法,如法行道,得證等正菩提為初善,證辟支菩提為中善,
證聲聞菩提為後善。又聞此法而得鎮伏五蓋,故亦以聞而得善為
初善,行道之時取得止觀之樂,故亦以行道得善為中善,如法行
道及完成行道之果時,取得那一如的狀態,故亦以取得行道之果
的善為後善,這是依教法的國中後善,故為“善說”。
(2)(有義有文等)世尊說的法是說明教梵行與道梵行 52用種
種的方法說其教法,適合於義成就故“有義”,文成就故“有文”。
略說、釋明、開顯、分別、闡示、敘述,是義與句的結合,故“有
義”,教法的字、句、文、文相、詞(語原)解釋的成就,故“有
文”。教法的甚深之義及甚深的通達為“有義”,甚深的教法及
甚深的演說為“有文”。得達義無礙解與辯說無礙解故為“有義”,
得達法無礙解及詞無礙解故為“有文”。是智者所知,為考察者
所欣喜故“有義”,可信故,為世間的人所欣喜故“有文”。教
法有甚深的意義,故“有義”,有顯明之句故“有文”。一切圓
滿無可復加,故“完全圓滿”,已無過失 53無可復除,故“遍淨”。
亦可由行道而得證明,故“有義”。由教法而得明白聖教,
故“有文”。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五法蘊相應故
“完全圓滿”。沒有(見慢等)隨煩惱故,度脫輪迴之苦故,無世
間的欲望故“遍淨”。
略說、釋明、開顯、分別、闡示、敘述,是義與句的結合,故“有
義”,教法的字、句、文、文相、詞(語原)解釋的成就,故“有
文”。教法的甚深之義及甚深的通達為“有義”,甚深的教法及
甚深的演說為“有文”。得達義無礙解與辯說無礙解故為“有義”,
得達法無礙解及詞無礙解故為“有文”。是智者所知,為考察者
所欣喜故“有義”,可信故,為世間的人所欣喜故“有文”。教
法有甚深的意義,故“有義”,有顯明之句故“有文”。一切圓
滿無可復加,故“完全圓滿”,已無過失 53無可復除,故“遍淨”。
亦可由行道而得證明,故“有義”。由教法而得明白聖教,
故“有文”。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五法蘊相應故
“完全圓滿”。沒有(見慢等)隨煩惱故,度脫輪迴之苦故,無世
間的欲望故“遍淨”。
如是先就教法為善說。
次就“出世間法”而說適合於涅槃的行道,及適合於行道的
涅槃,故為善說。即所謂54 :“世尊對諸聲聞善示通達涅槃的行
道,其涅槃與行道是符合的。譬如恆河的水和耶牟那河 55的水相
次就“出世間法”而說適合於涅槃的行道,及適合於行道的
涅槃,故為善說。即所謂54 :“世尊對諸聲聞善示通達涅槃的行
道,其涅槃與行道是符合的。譬如恆河的水和耶牟那河 55的水相
會合流一樣,世尊對諸聲聞善示通達涅槃的行道,其涅槃和行道
也是這樣合流的”。
此中 (1)聖道是不採取二極端而從中道的,說此中道故為善
說。 (2)諸沙門果是止息煩惱,說此煩惱的止息故為善說。 (3)
涅槃的自性是常恆、不死、安全所、皈依處等,說常恆等的自性
故為善說。如是依出世間法亦為善說。
(二)“自見”56 這裡先於聖道自己的相續而令無貪,故由聖
者自見為“自見”。即所謂 57“婆羅門,為貪染戰勝而奪去其心
的,則思惱害自己,亦思惱害他人,及思惱害兩者,同時心亦苦
受憂受。若舍貪時,則不思惱害自己,亦不思惱害他人,並不思
惱害兩者,心亦不會有苦受憂受,婆羅門,這便是自見之法。”
其次依證得(四向四果及涅槃)九種出世間法的人,他們不
是依照別人的信而行,而是各各依其觀察智自見的,故為“自見”。
也是這樣合流的”。
此中 (1)聖道是不採取二極端而從中道的,說此中道故為善
說。 (2)諸沙門果是止息煩惱,說此煩惱的止息故為善說。 (3)
涅槃的自性是常恆、不死、安全所、皈依處等,說常恆等的自性
故為善說。如是依出世間法亦為善說。
(二)“自見”56 這裡先於聖道自己的相續而令無貪,故由聖
者自見為“自見”。即所謂 57“婆羅門,為貪染戰勝而奪去其心
的,則思惱害自己,亦思惱害他人,及思惱害兩者,同時心亦苦
受憂受。若舍貪時,則不思惱害自己,亦不思惱害他人,並不思
惱害兩者,心亦不會有苦受憂受,婆羅門,這便是自見之法。”
其次依證得(四向四果及涅槃)九種出世間法的人,他們不
是依照別人的信而行,而是各各依其觀察智自見的,故為“自見”。
或以值得讚嘆的見為見;依見而征服煩惱,故為“見”。此
中(1)於聖道依相應正見而征服煩惱,(2 )於聖果依原因正見,
及 (3 )於涅槃依所緣正見而征服一切煩惱。故譬如以車戰勝敵
人的為車兵,如是因見九種出世間法而征服煩惱,故為“見”。
或者即以見為見義,因值得見故為“見”,即依修習現觀及
作證現觀 58而見出世間法,擊退輪迴的怖畏。譬如衣服值得著故
著,如是(出世間法)值得見故“見”。
(三)關於(學人)給與自己的果位之時為無時,無時即為“無
時的”59 。
中(1)於聖道依相應正見而征服煩惱,(2 )於聖果依原因正見,
及 (3 )於涅槃依所緣正見而征服一切煩惱。故譬如以車戰勝敵
人的為車兵,如是因見九種出世間法而征服煩惱,故為“見”。
或者即以見為見義,因值得見故為“見”,即依修習現觀及
作證現觀 58而見出世間法,擊退輪迴的怖畏。譬如衣服值得著故
著,如是(出世間法)值得見故“見”。
(三)關於(學人)給與自己的果位之時為無時,無時即為“無
時的”59 。
不是要經過五天七天的時間,(聖道)才給聖果的,就是說
在自己發生之後便得與果之意。或者要經過長時期方能給與自己
的果,故為有時的。那是什麼?即世間的善法。(出世善法)即
在聖道之後而給與自己的果,故沒有時間的為“無時的”。所以
(這無時的話)是專指聖道(給與聖果)說的。
(四)“這是來見之法”,因為值得這樣說來看的話,故為“來
見”。為什麼(出世法)值得這樣說法呢?的確存在故,遍淨故。
譬如空拳之內,雖說有金錢或黃金,但叫人來看是不可能的。
何以故?的確不存在故。雖有存在之物,如屎尿等,而說這是很
可愛的,但欲為令人心喜悅,叫他來看是不可能的。並且當以草
或葉來遮蔽(屎尿)。何以故?不淨故。這九種出世間法是本來
存在的,猶如空中出了雲翳的圓滿的月輪,亦如放在黃布 60上的
寶石一樣的清淨;所以說存在故,遍淨故,值得說來看的話的為“來見”。
在自己發生之後便得與果之意。或者要經過長時期方能給與自己
的果,故為有時的。那是什麼?即世間的善法。(出世善法)即
在聖道之後而給與自己的果,故沒有時間的為“無時的”。所以
(這無時的話)是專指聖道(給與聖果)說的。
(四)“這是來見之法”,因為值得這樣說來看的話,故為“來
見”。為什麼(出世法)值得這樣說法呢?的確存在故,遍淨故。
譬如空拳之內,雖說有金錢或黃金,但叫人來看是不可能的。
何以故?的確不存在故。雖有存在之物,如屎尿等,而說這是很
可愛的,但欲為令人心喜悅,叫他來看是不可能的。並且當以草
或葉來遮蔽(屎尿)。何以故?不淨故。這九種出世間法是本來
存在的,猶如空中出了雲翳的圓滿的月輪,亦如放在黃布 60上的
寶石一樣的清淨;所以說存在故,遍淨故,值得說來看的話的為“來見”。
(五)當引進故為“引導的”61。其義的抉擇如次:
引進為引導。即火燒自己的衣或頭亦可置之不理,而值得以
修定引導出世法於自心中,為引導的。這是說從事於有為的出世
間法(四向與四果)。若是無為的涅槃則值得以自心引進為引導
的──即值得取證之義。或者以聖道為引導者,因為導至涅槃故。
以果與涅槃為引導者,因引其取證故。引導者即引導的。
(六)“智者各自證知”62即一切敏智(提頭即悟)等的智者,
當各各自知:“我修道,我證果,我證滅。”因為弟子是不能依
引進為引導。即火燒自己的衣或頭亦可置之不理,而值得以
修定引導出世法於自心中,為引導的。這是說從事於有為的出世
間法(四向與四果)。若是無為的涅槃則值得以自心引進為引導
的──即值得取證之義。或者以聖道為引導者,因為導至涅槃故。
以果與涅槃為引導者,因引其取證故。引導者即引導的。
(六)“智者各自證知”62即一切敏智(提頭即悟)等的智者,
當各各自知:“我修道,我證果,我證滅。”因為弟子是不能依
賴和尚所修之道而斷除他的煩惱的,不能享受他的和尚的果定之
樂,不能作證和尚所證的涅槃。所以出世法是不應如看別人的頭
飾一樣,當於自己的心中見。這是指智者的實證而說;不是愚者
的境界。
樂,不能作證和尚所證的涅槃。所以出世法是不應如看別人的頭
飾一樣,當於自己的心中見。這是指智者的實證而說;不是愚者
的境界。
(法隨念的修習法與功德等)此法為善說。何以故?自見故;
又因無時之故為自見;可說來見之故為無時,以及引導之故為來
見。瑜伽者如是隨念善說等類的達摩之德,那時則無被貪所纏之
心,不被瞋所纏,亦不被痴所纏;而他的心是只緣達摩而正直的。
並如前(佛隨念)所述的同樣方法而鎮伏了五蓋,及於同一剎那
中生起了五禪支。因為達摩之德甚深,或因傾向於種種德的隨念,
故不證安止定,只得近行之禪。此禪是依於隨念達摩的德而生起
的,故稱法隨念。
其次勤於法隨念的比丘想:“演說如是引導的法及具足此等
德支的師,除了世尊之外,我實在過去世未見,現在世亦未得見”,
因他如是見於達摩之德,便尊敬於師,順從於師,尊重恭敬於法,
得至於廣大的信等,並成多喜悅,征服怖畏恐懼而得安忍於苦痛,
又得與法同住之想,且因他的身中常存法德隨念,所以他的身體
亦如塔廟一樣的值得供養,又因他的心向證於無上之法,縱有關
於犯罪的對象現前,而他亦能隨念於法的善法性,生起慚愧。他
雖然不通達上位,但來世亦得善趣。
又因無時之故為自見;可說來見之故為無時,以及引導之故為來
見。瑜伽者如是隨念善說等類的達摩之德,那時則無被貪所纏之
心,不被瞋所纏,亦不被痴所纏;而他的心是只緣達摩而正直的。
並如前(佛隨念)所述的同樣方法而鎮伏了五蓋,及於同一剎那
中生起了五禪支。因為達摩之德甚深,或因傾向於種種德的隨念,
故不證安止定,只得近行之禪。此禪是依於隨念達摩的德而生起
的,故稱法隨念。
其次勤於法隨念的比丘想:“演說如是引導的法及具足此等
德支的師,除了世尊之外,我實在過去世未見,現在世亦未得見”,
因他如是見於達摩之德,便尊敬於師,順從於師,尊重恭敬於法,
得至於廣大的信等,並成多喜悅,征服怖畏恐懼而得安忍於苦痛,
又得與法同住之想,且因他的身中常存法德隨念,所以他的身體
亦如塔廟一樣的值得供養,又因他的心向證於無上之法,縱有關
於犯罪的對象現前,而他亦能隨念於法的善法性,生起慚愧。他
雖然不通達上位,但來世亦得善趣。
真實的善慧者,
應對於如是
有大威力的法隨念,
常作不放逸之行。
這是詳論法隨念一門。
應對於如是
有大威力的法隨念,
常作不放逸之行。
這是詳論法隨念一門。
50 D.II,93;III,5;A.I,207 ;III,285 等。《雜阿含》九三一經(大正二·二三八a)。
51 九種出世間法(navavidha lokuttaradhamma)即四向、四果與涅槃。
52 “教梵行”(sasanabrahmacariya) 指三學及一切經典之法,“道梵行”
(mag-gabrahmacariya)指聖道。
52 “教梵行”(sasanabrahmacariya) 指三學及一切經典之法,“道梵行”
(mag-gabrahmacariya)指聖道。
53 “已無過失”(niddosabhavena),底本niddesabhavena 誤。
54 D.II,223.
55 耶牟那河(Yamuna)即今之Jumna。
54 D.II,223.
55 耶牟那河(Yamuna)即今之Jumna。
56 “自見”(sanditthika),《解脫道論》“現證”。
57 A.I,156f.
58 “修習現觀”(bhavanabhisamaya)是見道法;“作證現觀”(sacchikiriyab-hisamaya)
是見涅槃法。
59 “無時的”(akalika),《解脫道論》“無時節”。
57 A.I,156f.
58 “修習現觀”(bhavanabhisamaya)是見道法;“作證現觀”(sacchikiriyab-hisamaya)
是見涅槃法。
59 “無時的”(akalika),《解脫道論》“無時節”。
60 “黃布”(pandukambala),亦可作黃毛毯;又是一種做帝釋寶座所用的美石。
61 “引導的”(opanayika) 《解脫道論》“乘相應”。
62 “智者各自證知”(paccattaj veditabba vibbuhi),《解脫道論》“智慧人現證可
知”。
61 “引導的”(opanayika) 《解脫道論》“乘相應”。
62 “智者各自證知”(paccattaj veditabba vibbuhi),《解脫道論》“智慧人現證可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