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學影像在法醫學中的套用,毛髮的法醫鑑定等。本教材的編寫人員有院校的教授,也有在從事法醫鑑定《法醫人類學(第2版)》是法醫學專業第四輪修訂教材之一。法醫人類學是以體質人類學為理論基礎的套用學科,在法庭科學實踐中有廣泛的套用。本教材系統地介紹了法醫人類學的基礎知識及在法庭科學中的套用。主要內容包括骨骼的種屬鑑定、種族鑑定,骨骼的年齡、性別及身高推斷,顱骨復原容貌及顱相重合技術,法醫齒科學及醫多年有豐富經驗的鑑定專家,他們的努力使得本教材既有理論基礎,又有實用技術,通俗易懂,易學便用。
內容簡介
本教材在1998年
人民衛生出版社主持編寫教材的基礎上進行編寫,介紹法醫
人類學基礎知識的同時,也介紹了本學科的近年來的研究進展,基本反映了法醫人類學的學科全貌。
法醫人類學是隨著考古學及體質人類學的進步而發展起來的。約100多年前,法庭審判人員對骨骼殘渣鑑定時,開始求助於人類學家。隨著社會發展,需要進行骨骼鑑定的案件增多,單純靠醫學或人類學的知識,不能滿足法庭科學的需求。因此,人類學家開始骨骼鑑定的專門研究,產生了新的分支學科——法醫人類學。
法醫人類學是運用體質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研究解決法庭科學審判所涉及的骨骼鑑定問題。法醫人類學的工作內容包括:骨骼的種屬、種族鑑定;個體的性別、年齡、身高推斷;面貌特徵的重建及鑑定等。中國的法醫人類學套用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口流動增加,碎屍案、白骨案增多,法醫迫切需要掌握法醫人類學知識。國內學者便將國外的有關資料編輯成書,並開始在辦案中套用。同時,公安部在全國範圍內組織大規模的研究工作,收集了一批珍貴的骨骼標本,為中國的法醫人類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隨著法醫人類學知識的普及,醫科院校、法庭科學研究鑑定單位開展了有關國人骨骼個體識別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同時,醫科院校的法醫學專業也開設了法醫人類學課程,並在1998年出版了全國統編的教材。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概述
一、法醫人類學的概念
二、法醫人類學研究方法
第二節 法醫人類學的相關學科
一、人類骨骼生長發育的研究
二、骨骼發掘、收集、修複方法的研究
三、基礎醫學的研究
第三節 法醫人類學的鑑定工作程式
一、骨骼的現場檢驗
二、骨骼的實驗室檢驗
第二章 骨骼的測量儀器及方法
第一節 骨骼測量儀器
第二節 顱骨測量方法
一、顱骨的主要測點
二、顱骨的測量
三、下頜骨的測量
第三節 體骨的測量方法
一、胸骨的測量方法
二、鎖骨的測量方法
三、肩胛骨的測量方法
四、肱骨的測量方法
五、橈骨的測量方法
六、尺骨的測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