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熙年間,修築的柳條邊(新邊)最北頭的一個邊門,位於我縣法特鄉政府所在地,這個邊門叫法特哈邊門(又名巴延鄂佛羅邊門)。是清代柳條邊牆的一個門,它是邊牆終點的一個門,滿語叫“巴顏額佛羅邊門”。全鎮三個大廟,一是永寧寺,二是武聖宮,三是馬神廟,一道教、一佛寺,一神廟。鎮中心有一條河,水入鎮中,還建了一座大石橋,每一、三、五日在橋的附近以及橋上為集市,農民來賣雜物,把農民貨物集中在此。糧米市、魚市、菜市,應有盡有,非常熱鬧!這是一般北方的大鎮子的狀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特哈門
- 時間:清代康熙年間
- 特點:糧米市、魚市、菜市,應有盡有
- 位於:我縣法特鄉政府所在地
歷史由來,主要作用,法特哈門布置,
歷史由來
柳條邊是在清朝統一了廣大東北地區,清軍入關,在北京建立了以滿族貴族為首的,中央政權之後開始建築的。建築的方法是用土堆成寬、高各三尺的土堤;堤上每隔五尺插柳條三株,每株間再用繩連結橫條柳枝;土堤的外側,挖掘深八尺、底寬五尺、上口寬八尺的邊壕,以禁行人越渡。
主要作用
一、清統治者在入關前,爭奪全國統治權的根據地是遼東地區,在滿族統治者看來,遼河流域和吉林部分地區是他們“祖宗肇跡興王之所”,是“龍興重地”便 把這一地區劃分特殊地帶,嚴禁其他各族尤其是漢族入內,以防損害所謂“龍脈”。
二、遼河流域和吉林部分地區,都是滿族聚居的地方,清朝統治者為了保持滿族之戰鬥力,防止滿族漢化,從清太宗時起,就以金人被漢族同化為戒,而繼續採取封禁的措施。
三、遼河流域大部是農耕地區,也是旗人(滿、蒙、漢軍旗人)集居的地方,清統治者為了緩和滿族內部的階級矛盾,保持經常徵用的八旗武裝力量,曾制定了優待旗人的政策,所以從清初開始,就反遼河流域的大部肥沃土地,分給八旗官兵其家丁,這些旗田者劃在柳條邊之內,嚴禁八旗以外的漢人或其他民族的成員,遷入柳條邊內墾耕、種植和放牧。
法特哈門布置
柳條邊有“老邊”,“新邊”,早建的叫“老邊”,後建的叫“新邊”。老邊是遼河流域的柳條邊,始建於崇德三年(公元一六三八年),建成於順治年間,全長一千九百餘里,沿柳條邊的走向,邊上共設邊門十六個。“新邊”是吉林部分的柳條邊,南自開原之威遠堡,北到今吉林市北法特東殼子山止,全長六百九十多里,始建於康熙九年(公元一六七0年),建成於康熙二十年(公元一六八一年),在這段柳條邊上共設四個邊門:
1、布爾圖庫邊門(位於今四平市東南)-----南至威遠堡邊門一百多里;
2、克爾素邊六(位於今懷德縣南稍西)-----南至布爾圖庫邊門一百多里,此門設於狹隘之山間,僅可通過一輛大車之寬,為通往吉林、伊通縣必由之路;
3、伊通邊門(位於今長春市南四十里伊通河西岸)-----南至克爾素邊門一百多里;
4、法特哈邊門(位於舒蘭縣城西北)-----南至伊通河邊門三百餘里,是伯都訥(今扶餘)、黑龍江往來孔道,當時還是北通卜奎(今齊齊哈爾)、南通奉天(今瀋陽)的唯一大道。
我縣法特鄉之名即來源於此柳條邊門之名。“法特哈”是滿語,即蹄的意思,是山名,山在法特江西,形狀如蹄,故此邊門以山得名。法特哈原是驛站名,設門後改為邊門名。後來,按邊門外黃山嘴子,又改名為巴延鄂佛羅門,“巴延鄂佛羅”是滿語,“巴延”是富的意思,“鄂佛羅”是山嘴,是說山嘴林木茂盛,也是以山得名,但未被後人習用。自康熙初期、此處逐漸形成屯落,相傳至今,人們逐漸簡稱為“法特”,現屬法特鄉政府所在地。
那時,各邊門都設有門樓,門樓上中央懸掛本邊門名稱的匾額,門樓中間是過道門洞,兩邊有耳房,一邊是囚室,另一邊住巡差,門樓內是邊門防禦衙門,掌管邊門的啟閉,檢查行人出入。過往行人都得從洞走,否則就犯“爬邊越口”的罪,要受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