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主要從歷史法學視角,在史實的回顧與展望中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論述的。該著作採用卷、編、章的結構形式架構全書內容,共分為上中下三卷,九編,十三章。上卷論述和諧是古今社會的最終目標,包括原始人類與原生態的和諧、古代文明中的和諧以及和諧的哲學想想基礎三編三章;中卷論述和諧的實現途徑,包括文化途徑、政治途徑和司法途徑三編五章;下卷論述法治是國家治理的最終模式,包括古代社會法治的源起、近現代社會法治論以及當代中國特色法治探索三編五章。這三卷的內在聯繫是:法治作為國家的一種治理模式,在當下的中國採取的是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的一體化建設的模式,而這種模式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國家與社會的和諧,因為和諧是人類社會的理想。
作者簡介
肖德芳,1963年生,歷史學碩士,北京大學民商法訪問學者,宜賓學院法學教授。曾出版專著一部,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主持各類科研項目20餘項,主要研究方向:中國法律思想史。
何利,女,1967年12月出生,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監察室副主任,高級法官、在職博士生,四川省首屆中青年優秀法學專家提名獎獲得者。參與撰寫法學專著三有,在核心期刊和國家級報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多篇論文在全國、全省學術討論會中獲獎。
圖書目錄
自序.... 7
上卷:和諧是古今社會的終極目標.... 15
第一編 原始人類與原生態的和諧.... 15
第一章 原始社會的天然安定與和諧.... 15
一、原始群時代的自然和諧... 16
(一)從猿到人的演變與早期文化的產生... 16
(二)“原始群”時代自然和諧... 19
二、血緣家族時期的生存和諧... 19
(一)完全形成人的定居生活與血緣群婚... 20
(二)族外群婚制度下的生存和諧... 20
三、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質樸和諧... 22
(二)氏族議事會及其生存特點... 23
第二編 古代文明中的和諧.... 24
第二章 從分散到統一的整體和諧的打破與重構.... 24
一、部落聯盟間的征戰打破了整體和諧... 25
(一)氏族——胞族——部落體系的形成... 25
(二)三皇五帝時期的部落征戰與和諧的打破... 25
二、從分散到統一的整體和諧的重構... 28
(一)夏朝的建立及社會和諧的重構... 28
(二)商代文明與社會和諧... 33
(三)周公的德治思想與禮樂化的社會和諧... 38
第三編 和諧的哲學思想基礎.... 44
第三章 中國和諧的哲學思想基礎.... 44
一、中國和諧的哲學本位思想:整體思維觀... 45
(一)古代中國思想領域的兩次大變革對整體思維觀的影響... 45
(二)老子所處的時代及其經歷對其整體思維觀的影響... 51
(三)中國古典哲學整體思維觀的引證... 53
(四)“整體思維觀”在國家治理中的套用及其退隱... 61
二、中國古典哲學的核心範疇:道法、名實、陰陽... 68
(一)道法——以自然原則作為政治經濟活動的基礎... 69
(二)名實——強調社會組織秩序與社會和諧之間關係... 70
(三)陰陽——追求社會整體的動態平衡... 73
三、中國治國方略的政治理論基礎:“人情論”... 76
(一)“性善論”是傳統儒家治國方略的理論基礎... 77
(二)“人情論”是傳統法家治國方略的理論基礎... 81
中卷 和諧的實現途徑.... 83
第四編 實現和諧的文化途徑.... 83
第四章 中國傳統文化及其對社會和諧的影響.... 83
一、中國原始文化及其對社會和諧的影響... 84
(一)人類文化的接觸與社會和諧... 84
1、人類文化接觸的方式... 84
(二)中國古代戰爭與文化精神的形成... 86
(三)遠古神靈崇拜文化及其和諧寓意... 89
(四)“華夏”由來及其和諧寓意... 100
二、西周倫理宗教與禮樂文化... 102
(一)封邦建國的西周封建社會性質... 103
(二)周代倫理宗教的確立與禮樂化的社會和諧... 105
(三)維護西周封建等級的特色制度文化... 108
三、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和諧要論... 116
(一)“百家爭鳴”之總論... 116
(二)道、法、儒等各家思想對和諧社會的影響... 122
四、中華道法文明的發展路徑及儒家思想獨尊地位的確立... 150
(一)中華道法文明的發展路徑... 150
(二)中華儒化文明的發展路徑... 153
(三)儒學獨尊及治國效果... 160
第五章 文化西化的反思.... 165
一、中華傳統文明在西方中心論影響下被全盤拋棄... 165
(一)西方中心論的源起... 165
(二)西方中心論對中國思想界的影響... 166
(三)西方法律文化的輸入及傳統法觀念的更新... 183
二、中國現當代兩次對傳統文化的斷裂式拋棄... 187
(一)中國第一次與傳統文化的決裂... 188
(二)中國第二次與傳統文化的決裂... 190
三、失去文化傳統的尷尬... 192
(一)中西文化的差異性決定了不能盲目照搬西方制度... 193
(二)拋棄法治文化傳統的後果及法治文化重建的困境... 198
(三)突破法治文化建設瓶頸的方法... 206
第五編 實現和諧的政治途徑.... 209
第六章 中華道法文明時期實現和諧的政治途徑.... 209
——提倡自然主義世界觀以追求整體和諧.... 209
一、以“道生法,法生德”為實現和諧的政治理論基礎... 209
(一)道生法的解讀... 209
(二)法生德的解讀... 213
二、社會功勳制和全民監督制是傳統中國和諧政治的理論支柱... 216
(一)秦漢時期論功行賞的社會功勳制... 216
(二)強化連帶責任的全民監督體系... 224
(三)中國古典政治理論支柱坍塌的反思... 231
三、崇尚和諧——中國古典政治理論的終極目標... 239
(一)匡扶正義的外交準則... 239
(二)普世主義的行政政策... 243
第七章 中華儒化文明時期實現和諧的政治途徑.... 249
——實行政治、法律的倫理化.... 249
一、中國傳統政治、法律倫理化的概念及含義... 249
二、中國傳統政治、法律倫理化的具體表現... 252
(一)儒家倫理“尊尊”“親親”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日益加強... 252
(二)在家庭、家族與社會領域集中體現為“孝”... 253
(三)傳統政治法律遵循禮的要求在經濟財產方面抑利求義... 254
(四)傳統政治法律對封建等級特權制度的竭力維護... 255
(五)司法獄政方面推行嚴懲與寬恕相結合的措施... 255
三、中國傳統政治、法律倫理化的成因分析... 255
(一)血緣紐帶長期得以維繫是其根本原因... 256
(二)社會大文化背景的扶助是其加速劑... 258
第六編 實現和諧的司法途徑.... 262
第八章 傳統中國通過司法“無訟”追求和諧.... 262
一、中華法系以“無訟”為社會價值取向... 262
(一)中華法系的概念和特徵... 262
(二)“無訟”價值取向是效法自然的結果... 271
二、“尚和諧”思想與“無訟”價值的關係... 277
(一)農耕生活產生“尚和諧”思想及精神... 277
(二)和諧與涵容精神在司法上的“無訟”表現... 278
三、“無訟”司法模式的踐行... 284
(一)傳統中國追求無訟的基本制度模式... 285
(二)國家法律活動的目的是尋求無訟治世的最佳途徑... 288
(三)秩序、穩定與發展之間的平衡... 290
下卷 法治是國家治理的終極模式.... 293
第七編 古代社會法治的源起.... 293
第九章 中國古代“國家本位”法的形成.... 293
一、從史前部族征戰以及早期國家中產生中國古代法... 294
(一)刑起於兵... 294
(二)法出於禮... 297
(三)禮與法的關係... 299
二、中國古代國家本位法治思想的形成... 302
(一)中國古代法治思想的原始胚胎——西周宗法思想... 302
(二)春秋戰國諸子百家是國家本位法治思想的奠基者... 305
三、中國古代法治思想的顯性期與隱性期... 326
(一)中國古代法的顯性期——在秦朝的完備性... 326
(二)西漢至清代“德主刑輔”的不足... 346
(三)法家以法治對儒家人治的抨擊... 372
四、中華法治文明的復興之路... 384
(一)三國時期的法家治國的典型... 384
(二)五胡亂華與北魏孝文帝的法勢術結合的改革... 388
(三)秉承道法文明的隋文帝統一中國... 395
(四)少數民族血統帝王的法家治國盛世... 398
(五)中國道法文明的法家思想對歐洲的影響... 401
第八編 近現代社會法治論.... 404
第十章 近代中國全盤西化的法治建設歷程.... 405
一、近代中國社會的法治需求... 405
(一)清末“自救”的修律動因及指導思想... 405
(二)清末修律的主要內容和司法制度改革的成就... 409
(三)正視清末修律... 415
二、近代中國法治歷程... 418
(一)南京臨時政府法治經歷... 418
(二)北洋政府近代法治概況... 420
(三)革命根據地法治經歷... 423
三、近代中國法治的不足... 425
(一)重憲法的頒布而疏於執行... 426
(二)司法運行機制與法律文本的脫節... 426
(三)注重法律移植而忽略了法律的本土化... 427
第十一章 當代中國法治狀況.... 429
一、對當代“法治”的解讀... 429
二、改革開放35年來中國法治建設的總結... 431
(一)改革開放36年法治建設的歷史回放... 431
(二)改革開放36年來法治建設的成就... 433
(三)改革開放36年法治建設的不足... 436
(四)對改革開放36年法治建設之不足的彌補... 439
第九編 當代中國特色法治探索.... 444
第十二章 新儒家代表唐君毅中西結合的法治模式評述.... 444
一、唐君毅人文法治模式的思想基礎... 445
(一)整體把握唐君毅思想文化哲學觀... 445
(二)唐君毅超越東西方的人文思想... 453
二、唐君毅式的國家治理模式的主要內容... 463
(一)法律意識向“禮的意識”的升進... 463
(二)理想的民主政治意識的具備... 471
三、唐君毅式的國家治理模式的不足... 481
(一)視“禮”為最高之“法”所暗含的“禮讓為國”思想.... 482
(二)簡單的“中西融會”也是不足取的... 483
(三)對人文主義的理解未擺脫儒家一家獨大的立場... 484
第十三章 當代中國特色法治模式之構建.... 488
一、整體思維視角下中國特色法治建設的最高目標... 488
(一)法治的含義... 489
(二)當代中國特色法治的最高目標... 492
二、中國特色法治國家、政府及社會一體化建設的應然模式... 494
(一)“賞信罰必”的法治國家模式... 495
(二)控權的法治政府模式... 498
(三)充分保障人權的法治社會模式... 501
三、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的具體措施... 503
(一)法治國家建設的措施... 503
(二)法治政府建設的措施... 524
(三)法治社會建設的措施... 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