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念處是佛學術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念處
- 屬性:佛學術語
法念處是佛學術語。。
法念處是佛學術語。。佛學術語,法即意根所起之法,菩薩於貪嗔痴等諸不善法,如實了知過患,勤斷除已,即能於諸善法,心生愛樂,住正念處,而於彼法,求所成辦,自能行已,復教他人亦如是而修也。1...
十念處,《佛學常見辭彙》《佛學常見辭彙》菩薩所時常觀念的十種境界,即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境界念處、阿蘭若念處、都邑念處、名聞利養念處、如來學問念處、斷諸煩惱念處。佛學術語,名數,菩薩於十種法常自觀察,謂之十念處。一身念處,觀身不淨也。二受念處,對於六根六塵有所領納,謂...
不淨——身念處——觀身不淨——淨:執著身心是乾淨的。苦——受念處——觀受是苦——樂:執著世間有快樂。無常——心念處——觀心無常——常:執著內心的恆常不變。無我——法念處——觀法無我——我:執著萬物有自主自在的心性。四念處是在身、受、心、法這四個處所,以不淨、苦、無常、無我四法...
六念處 選自《大涅槃經》所謂六念處。何等為六?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佛學術語,名數,念佛等之六念也,其所念之境界,謂之處。如四念處。止觀六之二曰:‘或六法為藥,謂六念處。’
【菩薩修十種念處】 [出除蓋障菩薩所問經] 念即能念之智。身即所念之處。智即能觀之觀。處即所觀之境。菩薩於十種法常自觀察。是為十種念處也。一身念處身以積聚為義。謂積聚諸根而成身也。菩薩觀察所有身中從我所起諸不善法皆悉遠離。又當從頂至踵遍觀其身而悉無我。是身不淨。臭穢可惡。作是...
2.受念處:觀受是苦,即觀苦樂等感受悉皆是苦;3.心念處:觀心無常,即觀此識心念念生滅,更無常住;4.法念處:觀法無我,即觀諸法因緣生,無自主自在之性,是為諸法無我。主要對治執身為淨、執受為樂、執心為常、執法為我的“四顛倒見”。南傳觀念:1.身念處,觀身如身;2.受念處,觀受如受;...
“法”的巴利文意思是“正確、東西、事物的規則、意根的對象、佛教的教義、社會上的法律”等含義。巴利文本《大念處經》中,在提到法念處時所列舉的都是佛教的教義,當中共包括有五蓋、五蘊、十二處、十結、七覺支、四聖諦、八正道等。正念於五蓋——當五蓋生起時,知道它們生起;當五蓋沒有生起時,知道...
《大乘義章》卷十六(本)謂此十六勝行中,初四者稱為身念處,次四者稱為受念處,再次四者稱為心念處,末四者稱為法念處。若依四禪加以分別,則覺喜與令心喜皆居初、二禪;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四者遍於諸禪。其餘之息短在初禪;息長在二禪;遍身、覺樂、令心攝在三禪;除身、覺心、除心、...
1、身念處 2 、受念處 3 、心念處 4 、法念處 (4).七處觀察理論 1 、計心在身內 2 、計心在身外 3 、計心潛伏根里 4 、計心內外兩在 5 、計心在隨所合處 6 、計心在根塵中間 7 、計一切無著為心 (5).心理分析理論 1、精神分析理論 2、意象符號理論 3、理解層次理論 4、米爾頓催眠理論...
卷七所述,當時佛門中有三種說法,第一及第二是以十六觀分配‘四念處’,如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長短、知息遍身、除諸身行等五項屬身念處;受喜、受樂、受諸心行等三項屬受念處;心作喜、心作攝、心作解脫等三項屬心念處;觀無常、觀出散、觀離欲、觀滅、觀棄捨等五項屬法念處。
法念處。是法明門。智慧無翳故 四正勤。是法明門。斷一切惡成諸善故 四如意足。是法明門。身心輕故 信根。是法明門。不隨他語故 精進根。是法明門。善得諸智故 念根。是法明門。善作諸業故 定根。是法明門。心清淨故 慧根。是法明門。現見諸法故 信力。是法明門。過諸魔力故 精進力。是法明門。不...
三十三重天,佛教用語。據《正法念處經》卷二十五載,此三十三天之名為:“一者名曰住善法堂天。二者名住峰天。三者名住山頂天。四者名善見城天。五者名缽私地天。六者名住俱吒天俱吒者山名也。七者名雜殿天。八者名住歡喜園天。九者名光明天。十者名波利耶多樹園天。十一者。名險岸天。十二者。...
修特勝者。離三禪入四禪時。常修觀照。是故若發四禪不動定時。即自觀達。定中心識虛誑。念念生滅。故云觀無常也。若對念處。從此有五特勝。皆屬法念處觀 十三觀出散 修特勝者。從四禪入虛空處時。加修觀智。內外照了。是故若證空定之時。即知能離色界。緣空之識。自在逍散。而虛誑不實。心不愛著...
三行,佛學用語,亦名三種業,出自《大智度論》及《正法念處經》。術語解釋 一、福行,謂因修十善等獲福之行,報生欲界天上、人間及阿修羅界,享福受樂。故名福行。(十善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慾、不嗔恚、不邪見也。)二、罪行,謂因作五逆十惡等罪,報...
一般說來,發生在身心上的現象,最明顯的就是動,動是最容易被觀察到的。當我們坐下的時候,氣息在身上的脈動最容易被觀察到,也就是觀察 四念處就是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和法念處,內觀即以身受心法為觀的對象。一般說來,發生在身心上的現象,最明顯的就是動,動是最容易被觀察到的。當我們坐下的...
無有是處 文殊師利復白佛言。世尊。行者云何應觀四念處。佛告文殊師利。當來世有比丘如是說。觀內身處若觀不淨是身念處。觀樂皆苦是受念處。觀心生滅性是心念處。觀壞和合相但得法相是法念處。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今云何真觀四念處。佛言。止止文殊師利。不須問也。如來隨宜說法難可得解。文殊師...
四念處:治心亂 身念處:破除顛倒愚痴/受念處:破除對樂的貪戀/心念處:知道心無常/法念處:破除對一切存在的執著 密宗禪修:獲得圓滿身心的密法 大手印禪修:治療身體疾病/四臂觀音禪修:消災免難 生活禪:最簡單的養生術 行禪:對治坐禪時的昏沉/立禪:改善血液循環/臥禪:改善腸胃功能 ……
馮承鈞於佛學及語言學自謙為門外漢,所以關於印度學方面譯著不多,但所譯《佛學研究》《大孔雀經藥叉名錄輿地考》《正法念處經閻浮提洲地校勘錄》《法住記及所記阿羅漢考》,雖是印度學專家譯此,亦未能過。他所譯的關於吐火羅語論文,生前只發表了一部份,2004年也由他的學生整理,編成《吐火羅語考》出版了。...
觀受念處,眾生受苦而起悲心,眾生受樂而起慈心,不苦不樂而起舍心。觀心念處,觀於自身菩提之性不忘不失,正念不亂,如自性相,眾生亦爾。如自心空,眾生亦爾。如自心平等,眾生亦爾。觀法念處,不著常見,不著斷見,行中道見,以法眼觀,不著不失。三三昧者:經言:菩薩以空無我行相攝心一趣,名...
直接推動生命延續的力量。有善業、惡業、無記業之分;有定業、不定業之分;有共業、別業之分;根據受報差別,有引業、滿業之分。其中,善業、惡業分別由不同行為構成,比較容易理解。《正法念處經》卷七之偈曰:“非異人作惡,異人受苦報;自業自得果,眾生皆如是。”釋義 一種認為一個人的行為在道德上所...
佛學術語,一切善行、惡行,凡自身所造之業因,必由自身承受所造成的苦、樂之結果,此又稱自作自受。一般稱受到自身惡業所招感之苦果,為自業自得。《正法念處經》卷七之偈曰:“非異人作惡,異人受苦報;自業自得果,眾生皆如是。”成語 詞目 自業自得 發音 zì yè zì dé 釋義 業:造作;得:獲得,...
輪迴理論源於生命的世代輪轉傳承啟發,而三世因果中業力也是主導輪迴的因,故業力不單是現世的結果,還會生生不息地延伸至來世(《正法念處經》卷七之偈曰:“非異人作惡,異人受苦報;自業自得果,眾生皆如是”)。輪迴這一概念存在於佛教、道教、印度教、婆羅門教中。其他宗教(日本的神道教,歐美的基督教等...
觀受念處,眾生受苦而起悲心,眾生受樂而起慈心,不苦不樂而起舍心。觀心念處,觀於自身菩提之性不忘不失,正念不亂,如自性相,眾生亦爾。如自心空,眾生亦爾。如自心平等,眾生亦爾。觀法念處,不著常見,不著斷見,行中道見,以法眼觀,不著不失。三三昧者︰經言︰菩薩以空無我行相攝心一趣,名...
lokiyadhamma)、法處(dhammàyatana)、法所緣(dhammàrammaõa)、法念處(dhammasatipaññhàna);有時專指佛陀的教法,例如正法(saddhamma)、說法(dhammadesanà)、法施(dhammadàna)等。名稱來源 (巴利語dhamma)法:巴利語dhamma。源於詞根√dhar (保持)。凡保持各自的本質特性者,稱為法。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十四將虛妄分別分為根本分別、相分別、相顯現分別、相變異分別、相顯現變異分別、他引分別、不如理分別、如理分別、執著分別、散亂分別等十種,並廣為解說其相。[正法念處經卷五、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六、成唯識論卷七、卷八、辯中邊論卷上、梁譯攝大乘論釋卷五、辯中邊論述記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