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以法治國”思想研究

法家“以法治國”思想研究

《法家“以法治國”思想研究》是201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時顯群

基本介紹

  • 書名:法家“以法治國”思想研究
  • 作者時顯群
  • ISBN:9787010089416
  • 頁數:352
  • 定價:26 元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5-1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法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華民族的發展道路有著深刻的影響。先秦法家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以法治國”的思想。先秦法家“以法治國”的哲學基礎是因道全法的道法論、社會進化的歷史論、好利惡害的人性論和務實功利的價值論
除了“法治”外,法家的術治、勢治也是法家“以法治國”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家“以法治國”方略主張法、勢、術相結合。法、勢、術相結合的治國方略以順應時勢、合乎人心的法為基礎。秦朝的速亡不應該歸咎於法家。秦朝統治者只注意到秦國實行商鞅的重刑路線,而沒有考慮到推行重刑與當時秦國的地理、民風相關,與秦國當時社會生活背景相適應。秦朝統治者沒有考慮秦統一中國後在經濟、社會和文化等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法家“以法治國”方略生搬硬套,違背法家一貫強凋的法律應當在維持相對穩定性的同時“隨時而變,因俗而動”,以及“法與時轉,治與時宜”的基本精神,因而對法家“以法治國”的治國方略的理解和適用只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而沒有真正把握和貫徹法家“以法治國”的基本精神。因而在法治、勢治、術治方面均出現重大失誤。

圖書目錄

緒論
一、法家思想研究綜述
二、本書的研究旨趣和基本研究方法
三、本書的視角
四、本書的寫作線索和問題結構
第一章 法家概論
一、法家產生的歷史背景
二、法家的界定
三、法家代表人物及相關文獻考證
(一)法家的前期代表人物管子、子產、鄧析、李悝、吳起
(二)法家的中期代表人物商鞅、申不害、慎到
(三)法家的後期代表人物韓非和李斯
第二章 法家與儒道墨家的關係
一、法家與儒家的關係
(一)法家與儒家的比較
(二)法家受儒家的影響
(三)法家對儒家的影響
二、法家與道家的關係
(一)法家與道家的比較
(二)法家受道家的影響
(三)法家對道家的影響
三、法家與墨家的關係
(一)法家與墨家的比較
(二)法家受墨家的影響
第三章 法家“以法治國”的“治之道”
一、社會進化的歷史論
二、好利惡害的人性論
三、務實功利的價值論
第四章 法家“以法治國”的“法治”
一、“以法治國”的含義解析
二、賞功罰罪的治理臣民之法
三、“以法治國”的立法原則
(一)法律的制定權集中在君主手中
(二)立法應該考慮其功利性
(三)法要因時制宜,同時法令必須統一,並保持相對的穩定性
(四)立法應考慮到它的通俗性和可行性
(五)制定法律時,必須貫徹厚賞重罰的原則
四、“以法治國”的執法措施
(一)加強法制教育,彰明法令
(二)君主也要守法,君權也要受到法的制約
(三)公正無私,信賞必罰,以維護法制的嚴肅性
(四)執法必須嚴格謹慎
(五)多用刑罰而少用賞賜,即所謂“刑勝”、“少賞”
(六)用道德的力量輔佐法制的實施,即“譽輔其賞,毀隨其罰”
第五章 法家的“以法治國”與術治、勢治
一、單純“法治”的不足
二、法家的術治
(一)形名術
(二)用人術
(三)聽言術
(四)無為術
(五)治奸術
三、法家的勢治
(一)權勢是勝眾之資
(二)權勢來自眾人的支持
(三)爭取民心但不從其欲
(四)如何掌權用勢
(五)權勢為何會喪失
四、法家的法、術、勢結合治
(一)勢治、術治都需要法治的補足
(二)法治、術治、勢治的循環互補
第六章 法家的“以法治國”與秦朝二世而亡的關係
一、對“法家亡秦說”的商榷
二、秦朝統治者在實施法家“以法治國”方略上的失誤
(一)在“法治”方面的失誤
(二)在“勢治”方面的失誤
(三)在“術治”方面的失誤
第七章 法家法治思想在近代中國的復興
一、法家法治思想在近代復興的歷史過程
(一)清末的復興
(二)民國時期的復興
二、法家法治思想在近代復興的原因
(一)時代背景
(二)學術理路
(三)文化認同
三、“新法家思想”的特點
(一)創造性轉化
(二)救時和富國強兵
(三)返本開新
餘論:對“法家‘以法治國’是人治而不是法治”的商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