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天象地(《西遊記》中的法術名稱)

法天象地(《西遊記》中的法術名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法天象地是古代思想家在著作中的一句常見語,道家思想認為,古之聖王所以王於天下,無不做到法天象地的境界.,“道”是法天象地的根本。

法天象地在《西遊記》中只有孫悟空,二郎神使用過,牛魔王原身與其相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天象地
  • 外文名:Law phenomenon
  • 修習者:孫悟空、二郎神
  • 出處:《西遊記》
定義,西遊記,

定義

法天象地是古代思想家在著作中的一句常見語.古人認為天地宇宙運行演化之中有一種無形的“道”在支配著萬物四時的行進,而從天地之無為中,體會到天地無為而能主宰萬物的現象中,創造出了道家思想.所以,法天象地是在哲學思想上的一句深刻總結.古之聖王所以王於天下,無不做到法天象地的境界.天地之行,冥冥中的一個“道”,就是法天象地的根本,所以法天象地者,行其道也。
同時,法天象地也是《西遊記》中的法術名稱,屬於變化之術中的一種。全書中會法天象地的共有孫悟空二郎神、六耳獼猴【本事與孫大聖無二】這三人。孫悟空在全書中一共只使用過三次。
法天象地不同於七十二般變化,是西遊中會使用者稀少的法術,七十二變只可以變為身高千丈,而法天象地可以化為身高萬丈。
真君與大聖斗經三百餘合,不知勝負。那真君抖擻神威,搖身一變,變得身高萬丈,兩隻手,舉著三尖兩刃神鋒,好便似華山頂上之峰,青臉獠牙,朱紅頭髮,惡狠狠,望大聖著頭就砍,這大聖也使神通,變得與二郎身軀一樣,嘴臉一般,舉一條如意金箍棒,卻就如崑崙頂上的擎天之柱,抵住二郎神。
由此可見變化為法天象地都會化為【青臉獠牙,朱紅頭髮】而不是單純的變大而已。牛王嘻嘻的笑了一笑,現出原身,【一隻大白牛,頭如峻岭,眼若閃光】,【兩隻角似兩座鐵塔,牙排利刃。連頭至尾,有千餘丈長短,】自蹄至背,有八百丈高下,可見牛魔王並不會法天象地,而是現出原身。
法天象地法天象地

西遊記

第一次:揚威花果山
他弄到歡喜處,跳上橋,走出洞外,將寶貝擅在手中,使一個法天象地的神通,把腰一躬,叫聲:“長!”他就長的高萬丈,頭如泰山,腰如峻岭,眼如閃電,口似血盆,牙如劍戟。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層地獄,把些虎豹狼蟲,滿山群怪,七十二洞妖王,都唬得磕頭禮拜,戰兢兢魄散魂飛,霎時收了法象,將寶貝還變做個繡花針兒,藏在耳內,復歸洞府,慌得那各洞妖王,都來參賀。
孫悟空與二郎神比試法天象地孫悟空與二郎神比試法天象地
第二次:大戰二郎神
真君與大聖斗經三百餘合,不知勝負。那真君抖擻神威,搖身一變,變得身高萬丈,兩隻手,舉著三尖兩刃神鋒,好便似華山頂上之峰,青臉獠牙,朱紅頭髮,惡狠狠,望大聖著頭就砍,這大聖也使神通,變得與二郎身軀一樣,嘴臉一般,舉一條如意金箍棒,卻就如崑崙頂上的擎天之柱,抵住二郎神。
孫悟空與二郎神比試法天象地孫悟空與二郎神比試法天象地
第三次:大戰牛魔王
牛王嘻嘻的笑了一笑,現出原身,一隻大白牛,頭如峻岭,眼若閃光,兩隻角似兩座鐵塔,牙排利刃。連頭至尾,有千餘丈長短,自蹄至背,有八百丈高下,對行者高叫道:“潑猢猻!你如今將奈我何?”行者也就現了原身,抽出金箍棒來,把腰一躬,喝聲叫:“長!”長得身高萬丈,頭如泰山,眼如日月,口似血池,牙似門扇,手執一條鐵棒,著頭就打。
孫悟空與二郎神比試法天象地孫悟空與二郎神比試法天象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