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本體論哲學的演進

法國本體論哲學的演進

《法國本體論哲學的演進》是現代陳宣良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法國本體論哲學的演進
  • 作者:陳宣良
  • 創作年代:現代
  • 類別:哲學
  •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7年12月
內容簡介,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六個部分。第一部分導言闡述了作者對本體論、本體論的基本問題、本體論和認識論、倫理學的關係的看法、觀點。接著依次討論了17世紀到現代法國哲學界出現過的四大派本體論:笛卡爾派的理性主義形上學(包括馬勒伯朗士和斯賓諾莎的體系);十八世紀法國唯物主義的自然體系(以霍爾巴赫機械論為代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柏格森生命哲學;以及現代存在主義中薩特的現象學本體論。在結論部分作者概述了本體論的演進和價值觀的演進。書後附有參考文獻目錄。作者認為本體論即是對本體存在的探索,是對無限的一種追溯,本體論是一種以認識為基礎,而以倫理為目的的學說。本體論反映出一個時代人們對世界的認識方式,另一方面,它是那個時代倫理價值觀念的理論基礎。作者還對西方哲學史上的本體論的演進作了概述,認為古希臘哲學家對本體的追溯,是沿著時間(具體說是因果性)和空間(具體說是規定性)兩個方向進行的。從笛卡爾開始,對本體的追溯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笛卡爾追溯本體方法的核心,是將時間內化,從而使在古代和中世紀哲學家那裡不自覺地沿時間和空間方向的追溯,產生了自覺結合的萌芽。而霍爾巴赭的。自然”,是一個有秩序的空間。康德深化了笛卡爾的思想,並宣告以空間參照係為基礎建立統一本體的思維方式從根本上失敗了。而柏格森的直覺則是一種純粹以時間為參照系的認識,與空間式的、概念式的、理性的認識相對立。他力圖將空間時間化。而薩特則以自在與自為的結合這一新的方式來重新將時間與空間結合在一起。作者對法國本體論哲學的演進進行的精闢的分析,既有助於加深對哲學史的理解,也有助於澄清國內哲學界對於哲學本體論的糊塗認識。該書是一部觀點新穎、獨到,頗具創造力的優秀哲學著作。

出版信息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12月出版,16萬字,責任編輯:·姚莎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