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女性主義

法國女性主義,是法國一個“知識典範的轉移”的時期。而“知識典範的轉移”就是主流的思潮即以沙特為主的人文主義受到結構主義一個很大的衝擊。結構主義的範圍很廣,包含了語言學,精神分析,人類學…等。而結構主義一個很明顯的特徵是對於人的定義,將人的意識轉變到語言。而從女性主義的發展,則拿西蒙波娃和克麗絲緹娃來當例子。從“人文主義”的西蒙波娃到“結構主義”的克麗絲緹娃亦是一種“現代性”轉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國女性主義
  • 時間:60~70年代
  • 地點:法國
  • 相關:知識典範的轉移
二、時代背景,三、西蒙波娃,四、克麗絲緹娃,五、結論,

二、時代背景

“人丈主義”是以族群的角度來畫分或訴求,如:種族、階級來探討對立衝突。“結構主義”是以個人和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或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差異,即是以個人差異來做討論。這也可以看出西蒙波娃與西蒙波娃在處理男女關係一個很大的不同。“人文主義”強調族群、階級的對立衝突,而在這之中會有一種”主流”的概念。例如:尊卑概念。那對立的原因、條件、衝突到底是什麼?而其產生解決問題的方式是”絕決的否定”,有對立、衝突就推翻掉。例如:被剝削者推翻既得利益者。即為一種將壓迫者推翻掉之革命式的否定。是以行動性為主的,是要能夠立竿見影的。
“結構主義”討論到底什麼叫做“衝突”?是在“衝突”些什麼?對於所有的字要討論其“定義”。解決方式則為先拉回自己本身來思考,為不斷衝突辯論對立的過程。譬如說:對於看一件事情的角度有許多種,那到底那一種是最好的?藉由不斷的假設、辯證、推翻來思考何者為最好。也因此會將思考的時間拉長,在這之間即能產生一種動能(可解釋成中國人所說的一口氣)。

三、西蒙波娃

西蒙波娃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女人是處境造成的,而不是先天造成的。”可解釋成“我生下來就是女人,而成為‘可憐的女人’是‘處境’造成的。”這也是在“第二性”中不停闡述的重點。而男女關係就像是主\奴關係,今天女人這么可憐是因為主(男人)不停的壓迫奴(女人)。今天就要將所有加諸於女人身上所有不好的東西,全部拿掉、推翻,從這個處境跳出來。一旦從這個“處境”跳出來,就可以看清男\女關係,那就可以有選擇擺脫這樣的主\奴關係。但西蒙波娃卻忽略了外在社會價值的制約力,是可以讓女人願意服從在下。但同時,也讓人看清楚“女人”是身處在這樣的處境。而她的解決方式是不停的告訴女人,你是一個有意識的主體,一旦你有自己的意識,那你就可以選擇離開這樣的處境,從第二性變成第一性。但可惜的是,西蒙波娃並沒有花多一點的篇幅來解釋,為什麼今天會有這樣的一個“第二性”的機制出現;為什麼這樣的一個機制可以將女人內化成為一種普遍的意識,認定自己是一個第二性。而女人是如何被物化的呢?藉由精神分析家奧托、蘭克闡明了在神話與夢境及鏡子與鏡像的關係。女人易於將鏡中的映像,內化為頁我,進而物化自己。女人因為向內發展的,將外在所有的世界縮為鏡中的影像,因而產生自戀的狀況,產生物化的過程。

四、克麗絲緹娃

克麗絲緹娃先從“識”的定義來做討論。經由思考認為“意識”是由語言構成的。例如:父\母,主\奴,尊\卑,經過論述後,認為主跟卑並沒有一定的好壞,從“字”上完全改變它的定義。打破二元對立的關係,放進一個第三者的概念。何謂主體?透過母親將小孩送到父權機構,母親是一種推動的力量,而小孩也一定會受到社會的壓制,成為社會希望的樣子。而今天也因為有這樣的壓抑,也才能有主體的存在。例如:性為一個禁忌,若反抗此機制則成為一個主體。所以壓抑和主體是一體兩面。而在這樣的壓制的社會中,該怎么成為主體?克麗絲緹娃認為人沒有獨立於社會外在的意識與自由,人天生就是不自由的。要不斷的懷疑自己的意識,要不斷的懷疑自己所有既定的觀念,藉由這樣的一個過程成為主體。用第三者的角度來看自己,亦藉著禁忌來看自己,產生不斷的辯證的手段,來成就自己的主體性。是一種自我異化的過程。整個主體建立的過程就是不停的反省、異化、辯證。

五、結論

兩者的理論都有其完整的推理性,且有相輔相成的關係。碰到不一樣的狀況,用不同的方式來解決。例如:當碰到較大範圍的問題,可使用“第二性”的看法;當碰到較個人的,可採用克麗絲緹娃的方式。並不能因其解決方式的不同,而認為兩者是對立的,或是誰優誰劣的評比。這兩者是同時可並用來解決女性在父權機制中所碰到的問題。也都是可以讓女性來建立主體概念的思考模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