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口絲弦,是流傳於溧陽泓口村一帶的傳統古樂,屬於《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朝光緒年間(公元1875年),泓口村裡有一年輕監生,叫王炳榮,因為他喜愛音樂,就收集當地民間藝人世代口傳心授的一種古老音樂,編成10個曲牌,又配絲弦響器,在村上教授,男性一二十人操器習曲成一樂班,每逢廟會節慶喜日,樂班化妝扎彩亮燈,或坐茶肆祠堂,或走村串巷演奏,觀者雲集追隨,熱鬧非凡,時人名之曰:泓口絲弦。至今已有130多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泓口絲弦
- 屬性:傳統古樂
- 地位: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 起源時間:公元1875年
歷史由來,泓口村,
歷史由來
後來,村中長者覺得鼓勵年輕人演習絲弦,是規避惡習、淨化村風的好事情,就定下族規,由公祠出錢購買樂器,謄抄宮尺譜,發至每家每戶,“春誦夏弦”。宮尺譜不記錄節奏,要老藝人口傳心授。夏夜乘涼,年輕人三五成群拉著二胡京胡,吹著竹笛笙簫。農閒時,滿村但聽絲弦和鳴,笛聲悠揚。村裡的孩童背著牛草籃去割草,嘴裡也在念著“柳宮柳,采宮采……”練得好的孩子才能進樂班。當然,開始只是掮旗打傘當配角,敲敲打打打下手。但孩子進了樂班,父母就覺得很光彩。
漁樵耕讀之餘,村里長幼,你演我練,歲歲年年,斷斷續續,“泓口絲弦”延續了130多年。1945年日本投降,“泓口絲弦”樂班受邀進城巡演3天,溧陽城裡,萬人空巷看錶演;碼頭街上,“泓口絲弦”出盡了風頭……文革期間中斷了20年,1985年恢復表演。爾後“泓口絲弦”編入《中國民間器樂集成.江蘇卷》,併入選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泓口絲弦”樂班的組成,30至60人不等,配器包括弦樂、管樂、彈撥樂、打擊樂四類。看一群長袍馬褂、頭戴禮帽的長者演奏“泓口絲弦”,讓人不由自主的想到納西古樂音樂會。有專家考證,“泓口絲弦”這種宮尺譜音樂,是唐朝宮廷流傳到民間的古老樂曲。王炳榮始創用絲弦笙鼓樂器演奏,又有了江南水鄉樂聲清雅的音樂形態。絲弦管樂,間以打擊樂器,清淡、素雅、空靈、優美,又熱鬧歡快。
泓口村
泓口是個富庶祥和的水鄉古村。因瀨水河與竹溧河、丹金溧漕河在此交匯,形成一片寬闊的水面,得名“泓口”。早年,泓口村有兩百多戶王姓聚居。宗祠“三槐堂”既是族人傳道揚德的公堂,也是播文感化的地方。村中一口古井,好幾百年了。俗話說“打鐵磨豆腐,生活最艱苦”,可泓口人肯吃苦,祖祖輩輩磨豆腐。溧陽城裡的豆腐生意,至今仍是泓口人操持。泓口又是交通要道。瓦屋山下幾個鎮子的人進城,必經泓口村,三槐堂前歇歇腳,喝口古井甜水,然後神清氣爽進城。
如今,三槐堂已不復見,但古井猶在,井水依然清澈甘甜。文化部門正在整理曲牌、配伍樂器、吸納人才、整合樂班,整理文本資料圖譜,“泓口絲弦”代代相傳的文化傳承機制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