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成,變遷,其他信息,
形成
羅布泊形成於晚更新世或全新世初期,是在新構造運動影響下由斷裂而形成的一個構造拗陷區。因為它處於地質構造上經過上升的塔里木盆地的東端的拗陷中心,盆地由西向東傾斜,西面海拔達一千三百米,而東部的羅布泊地區則降低到七百六十米。分布在塔里木盆地沙漠邊緣的河水塔里木河、孔雀河以及車爾臣河等都向這個窪地匯集,形成範圍廣闊的湖泊。
塔里木盆地屬於內陸水系的河流,由周圍山區挾帶下來的沉積物質不能向外輸出,沉積於河道本身,因而河床淺平,極不穩定。橫貫於塔克拉瑪乾沙漠北緣的我國最大的內陸河塔里木河,東流到尉犁縣境內,孔雀河自博斯騰湖溢出(其上游為發源於天山南麓的開都河,即《山海經》所稱的“敦薨之水”)來匯,再東南流注入羅布泊。歷史時期,塔里木河在輪台縣以南經常發生周期性的改道,河身游離於羅布泊及台特馬湖之間。塔里木河和它流向羅布泊的支流孔雀河也時分時合,羅布泊的漲縮正是和塔里木河和孔雀河的不穩定的河流特性相聯繫的。當孔雀河水源豐盛向東注入羅布泊時,羅布泊的水體便立即擴大起來,並向南北充盈。反之,當孔雀河和它的幹流塔里木河改道向南注入台特馬湖後,羅布泊即因失去了主要的水源,而後退萎縮,並因它只能從西南部接受喀喇苦順鹽沼地的餘瀝而使水體縮小和向西南方向轉移。在整個歷史時期,羅布泊即因入湖水道的南北改流而處於不斷變遷之中,它時而湖水盈盈,時而湖底朝天,時而造成一個範圍廣闊的水體,時而又被分割成若干個淺水的湖沼,兩千多年來,有史可考的變遷,可分為三個階段。
變遷
先秦至漢、晉時期
羅布泊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早期塔里木河一直經由孔雀河下注羅布泊,因此,羅布泊水域廣闊。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因見羅布泊“廣袤三百里,其水停居,冬夏不增減”。於是“皆以為潛行地下,南出於積石,為中國河雲”。
由此而產生了黃河重源的臆說。《水經注》也有泑澤“其水澄渟,冬夏不減”②的記述,說明當時河、湖含沙量還較少,比較清澄和穩定。《史記?大宛傳》:“自陽關西至鹽水,往往有亭”,而“臨鹽澤”的樓蘭,正“當空(孔)道”。從位於羅布泊西北角的古樓蘭遺址所出土的西漢至魏晉時期的文書,證實樓蘭作為通西域的屯戍所在,農業很有發展,這顯然與塔里木河經由孔雀河下注羅布泊有關。
近年,從衛星照片上見到,發源於祁連山流徑安西及敦煌境內的疏勒河,與羅布泊之間有明顯的河道遺蹟相連,證明歷史早期疏勒河是由河西走廊西注羅布泊的。這為樓蘭成為前往西域的主要通道,在自然條件上的優越性,提供了更充分的論據。
北魏酈道元為《水經》作注,引晉釋道安《釋氏西域記》記載,蔥嶺北河、南河均東流注於羅布泊。北河指塔里木河經屈茨(龜茲)、焉夷(焉耆)、禪善(鄯善)入牢蘭海;南河指阿耨達大水,也北流注牢蘭海。同書又指出:“阿耨達山西北有大水,北注牢蘭海者也;其水北流,經且末南山,又北經且末城西”,可見阿耨達大水當系指且末河的上游卡牆河。近年根據衛星照片反映,若羌河與米蘭河下游皆有故道相連,東流注喀喇苦順及羅布泊。可見阿耨達大水乃指卡牆河(且末水)合注賓河(若羌河和米蘭河),最後注於羅布泊①。足證其時羅布泊水源的豐盛。
隋唐時期羅布泊水體的南移
隋唐時期,羅布泊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隋裴矩《西域圖記》敘述鹽澤一帶:“並沙磧之地,絕水草難行,四而危,道路不可標記。”說明孔雀河入羅布泊的水道已經斷流,水草茂盛的湖北古道,已成為一片沙磧。著名的歷史古城樓蘭也隨之衰落下去。唐《沙州圖經》記載“蒲昌海在石城鎮東北三百三十二里,其海周廣四百里”。
賈耽《道里記》:“又西至蒲昌海南岸千里。自蒲昌海南岸西至七(古)屯城,漢伊循城也。又西八十里至石城鎮,漢樓蘭國也,亦名鄯善,在蒲昌海南三百里。”按漢伊循城即今米蘭城故址,唐石城鎮在今若羌縣,鄯善早已由樓蘭故址遷至今若羌縣境。根據以上蒲昌海與米蘭、若羌的里距記載推斷,說明隋唐時期塔里木河已經改道南入台特馬湖,羅布泊已因失去孔雀河的水源,位置南移甚遠。此時的羅布泊水源主要取給於西南部喀喇苦順鹽沼地所接受的台特馬湖余水,羅布泊的水體已局限於湖盆的南部,這從衛星照片見到台特馬湖東有故道通向羅布泊可以得到證實。
清乾隆年間羅布泊水體的再度北移
清乾隆二十四年(1760年),經過對新疆地區進行測繪而完成的乾隆《皇輿全圖》上,可以看出塔里木河已改道,其下游合開都河經孔雀河注入羅布泊。羅布泊水體又北移,位於“極四十度三十分至四十五分,西二十八度十分至二十九度十分(以北京為本初子午線)”①。同治二年(1863年),胡林翼主持刊行的《大清一統輿圖》,羅布泊的位置也定在北緯四十度四十分。
近代變遷
光緒初1875年
新疆巡撫劉錦棠等派員探查古道時,發現羅布泊的主體“黑泥海子”已南移至喀喇苦順中心,其面積“水漲時東、西長八、九十里,南、北寬二、三里及數十丈不等”。由於河水和東北風帶來的大量物質在湖泊四周的堆積,使塔里木河及其支流為沙丘所阻,改道向南注入台特馬湖。再加上氣候乾燥,湖面蒸發的加強,羅布泊的面積大大退縮了。同時,由於羅布泊北部雅丹塔格區地殼抬升,南部地塹下陷,湖盆逐漸向西南傾斜,也是造成湖水西南移的因素。
1921年至1951年
由於尉犁縣的豪紳在窮買里西塔里木河幹流上築堤堵水,使南流入台特馬湖的塔里木河被迫向東,衝垮尉犁東的小水磨渠,通過長達一百二十里的拉依河與孔雀河相匯。孔雀河又向東越過沙漠,沿著一條被當地居民稱做庫姆河(沙河)和庫魯克河(乾河)已乾涸的舊河床注入北緯40至41度間的羅布泊①,羅布泊又再次北移並擴大起來。
1952年新疆解放後
為解決農田水利的需要,在拉伊河口修築了塔里木大壩,使塔里木河歸入1921年改道前的故道,即重新注入台特馬湖,羅布泊的湖水又因失去水源而日漸退縮。
近年來,由於原先注入羅布泊的幾條主要河流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等流域新辟了大規模的農場,截去了這些河流的水源,羅布泊正趨向於全面乾涸,湖底顯現出一片白茫茫的結著鹽皮的鹼土。隨著人們全面利用塔里木河的水利資源,對這一變化不定的河流的征服,位於塔里木河三角洲的孔雀河下游的河道亦將消失,羅布泊將成為歷史上的遺蹟。
其他信息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瑞典人斯文赫定來到羅布淖爾地區進行考察,到達孔雀河的下游庫魯克河南面的鐵乾里克附近,見到阿布爾庫爾、喀喇庫爾、艾喀庫爾、阿爾喀庫爾等呈南北向的一連串的四個小湖,誤認為系羅布泊南徙後所遺留②。後來,1928年,斯文赫定再次來到羅布泊時,卻看到原來乾涸的羅布泊已一片汪洋,他不知道這是1921年尉犁築堤堵水使孔雀河重新注入羅布泊的結果,而以為是湖水北遷,便作出了羅布泊是“游移湖”的錯誤推斷③。1930—1931年,國人陳宗器到羅布泊考察,見到了當時羅布泊積水面積約有二千平方公里,呈南北向延伸,長一百七十里,寬四十至九十里。接著黃文弼也深入羅布泊考察。陳、黃二氏基本上贊同斯文赫定的說法①。直到解放初期所出版的一些地理著作,仍多因襲此說,稱羅布泊為“交替湖”,可見其在地理學界的影響之深。
1959年,中國科學院新疆綜合考察隊地貌組對羅布泊地區進行了實際調查。他們根據調查所得的資料,以及對衛星照片的分析,看到羅布泊窪地是受北西和北東向等數組斷裂構造的控制,形成了一系列地塹谷,羅布泊斷陷盆地即處於這樣的地塹谷中。因受斷裂的控制,湖泊西岸岸線較穩定,而在湖泊東岸則遺留有一圈圈古湖岸的痕跡。可以推斷在這片窪地里,歷史上曾散布許多湖泊和沼澤。當徑流豐富時,它們可連成較大的湖泊,乾旱時又重新分散或消失。只是由於地殼下沉,部分地抵償了湖底淤積抬高的厚度,才使羅布泊免遭完全淤平的厄運。從衛星照片上看,整個羅布泊湖盆地象一個巨大的耳輪,從它上面所分布的古湖岸堤出露的順序,可以推斷出不同歷史時期的湖泊範圍,表明羅布泊從第四紀以來,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始終只在湖盆內進行著漲縮的變化,湖水從未越出湖盆範圍以外,從而證實了羅布泊是游移湖說法的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