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楊氏)錫雕技藝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泉州(楊氏)錫雕技藝
  • 主題詞:錫雕,泉州,楊氏,傳統技藝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技藝
  • 國家:中國
  • 起源時間:唐代
  • 認證時間:2009年
  • 認證批次:第三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主要價值,材料,製作技術、方法或過程,花樣或圖案,工具,

簡介

泉州錫雕技藝主要分布於泉州、台灣等地。泉州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台灣海峽西岸。泉州古為閩越地,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被稱為“東方第一大港”,是全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錫雕具有悠久的歷史,始於唐宋,盛於明清。據《鯉城區志》卷五記:“……唐代,鯉城的手工業生產已達到較高的水平。宋代,進入鼎盛時期,……以‘泉緞’命名的絲織品、銅錫金屬工藝品和陶瓷、農具等手工產品遠銷國內外,……”泉州錫雕工藝隨著泉州港“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而逐漸發達。據《鯉城區志》卷五第二章記:“宋元時期,泉州製作各種銅、鐵、金、銀、錫器的技術已達相當水平。”“清以前,泉州有製作銅錫器工匠。清代,出現鐵作鋪、銅錫店、鑄鼎爐作坊……”。在泉州中山中路就有一條巷,從巷頭到巷尾,開設了好多打錫商鋪,“打錫巷”由此得名並一直沿用至今,它見證了泉州錫雕技藝的興衰。打錫巷中“連發錫鋪”的楊氏家族還存有明清年代的錫雕模具。

歷史淵源

泉州錫雕具有悠久的歷史,始於唐宋時期,盛於明清朝代。據《鯉城區志》記載:“新石器時代,鯉城區就有原始的手工業……唐代,鯉城的手工業生產已達到較高的水平。宋代,進入鼎盛時期,以‘泉緞’命名的絲織品、銅錫金屬工藝品和陶瓷、農具等手工產品,遠銷國內外。

基本內容

泉州錫雕技藝主要分布於泉州、台灣等地,其始於唐宋,盛於明清,有悠久的歷史。從明代起,泉州市區中心就有一條集中開設大量打錫商鋪的巷道,即“打錫巷”,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現名“打錫街”),它見證了泉州錫雕技藝的興衰。
錫雕藝術可分為花雕和素雕南北兩大派系。素雕以北方為主,花雕以江南為代表,主要用於製作祭祀宮燈等用品。其中,泉州楊氏錫雕技藝是江南花雕的代表。在其錫雕藝術中,“天宮”、“東西塔”、“拱斗蓮花燈”、“萬字鳳釵宮燈”、“北京故宮角摟”等最具閩南特色。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既有融入傳統的古建築造型風格的蓮禮雙拱斗燈、各式宮燈,也有依照殷周形制的祭祀用具龍灼、燈火台等,以及具有環保、實用性的茶具、糖果盒等日常用品和各種慶典活動的紀念品、藝術品等,造型優美工整、形神兼備,具有鮮明、獨特、濃郁的地方特色。

基本特徵

泉州(楊氏)錫雕技藝是江南花雕的代表,在其錫雕藝術中,“天宮”、泉州“東西塔”、“拱斗蓮花燈”、“萬字鳳釵宮燈”、“北京故宮角摟”等最具閩南特色,“東西塔”現存武漢長江大橋博物館裡。楊氏錫雕藝術風格華麗、古樸大方,集傳統雕刻(石雕、磚雕、泥雕、木雕、刻紙)、油漆、燈藝、鑄造藝術於一體,裝飾、雕刻、鑄造紋樣,有纏枝香蓮、花雕龍鳳等,此外,又有鏨花刻字,加上金銀秀色,色澤錚亮,典雅美觀,極為富麗堂皇,具有鮮明的閩南風格。錫雕製作技藝主要步驟有模具、鑄造、修整、焊接、磨光、整形、貼金、裝配、包裝,之後一座完整錫雕才算完成。

主要價值

泉州錫雕歷史悠久,與宮廟、民俗關係密切,對民俗研究有重要價值。作品富含殷周、古漢青銅器紋飾及閩南地區古建築所有裝飾紋樣、形式,對研究閩南傳統裝飾藝術具有參考借鑑作用和文化研究價值,推動錫雕藝術的繼承和發展具有寶貴的科學研究價值。

材料

錫器、出售錫製品

製作技術、方法或過程

泉州錫雕技藝主要步驟為:模具、鑄造、修整、焊接、磨光、整形、貼金、裝配、包裝,集傳統雕刻、油漆、燈藝、鑄造藝術於一體

花樣或圖案

纏枝香蓮、花雕龍鳳

工具

雕刻模具、鋼銅多元合金模具和矽膠模具,結合照相製版、電鑄等技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