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燈會(藍田牌樓燈),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民俗,泉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藍田牌樓燈是安溪縣的傳統民俗之一,起源於宋朝閩南一帶的民間草台“蜈蚣戲”(已經失傳),盛行於明清時期,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根據祖先定下的規矩,游燈的隊伍需自南至北繞村一周。“燈龍”所到之處,家家戶戶門前需要擺放各種各樣的貢品,點燃火堆,燃放鞭炮。游燈結束,大伙兒舉著燈回到集中處再統一滅燈。這一過程象徵著同生同死,同興同滅。
2006年11月,藍田牌樓燈被列為安溪縣首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13年,藍田牌樓燈經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泉州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6年,規範項目名稱為“泉州燈會(藍田牌樓燈)”。項目編號:Ⅹ-3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泉州燈會(藍田牌樓燈)
- 批准時間:2013年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項目原名稱:藍田牌樓燈
- 申報單位:安溪藍田鄉文體服務中心
- 項目編號:Ⅹ-34
歷史淵源,民俗內容,類別,活動內容,文化特徵,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藍田牌樓燈是安溪縣的傳統民俗之一,起源於宋朝閩南一帶的民間草台“蜈蚣戲”(已經失傳),盛行於明清時期,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古時候的藍田都是在農曆正月十五游燈,後因躲避戰禍錯過了正月十五。因此,藍田當地的祖先決定在農曆二月十五再“燈彩游鄉”,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祥和、風調雨順。從此,農曆二月十五游燈龍的習俗沿襲至今。
民俗內容
類別
“牌樓燈”是總稱,是“母燈”,之下分有“龍旗燈”“涼傘燈”“茶燈”“桔燈”“扇燈”“鯉魚燈”“走馬燈”“飛機、輪船燈”“角板燈”等。這些類別藝術門類是兼收並蓄,是民族文化的積澱,也是燈類燈彩形象刻劃吸收民間非物質文化的養分,它已成為藍田鄉傳統產品的代表。
活動內容
進德、後清兩村,自明朝成祖(朱棣)永樂癸未1403年,始建“瑞雲橋”“天竺亭”後成慣例,每逢農曆二月十五日晚迎燈,家家戶戶不僅要在自家大門上懸掛彩燈,而且為了迎燈隊伍有序、統一、整齊,燈彩搭配,還要提燈到“瑞雲橋”的“天竺亭”集中點燈,單行秩序漸進,跟隨隊伍鑼鼓、鞭炮、煙花、禮炮齊鳴,進德、後清兩村自南至北,經過清林尾、尾村、中窟、坑口,溪坂等角落,繞村一周抵達祠堂(內奉觀音菩薩),由大門進,邊門(巷門)出,大約須3小時多長時間,“牌樓燈”及其他燈樣隊伍,看似一條活燈龍,橫著各式各樣的燈相映成趣,映入眼帘,鑼鼓聲、鞭炮聲匯成一片,四周有公安人員、派出所、民警的安全保衛。
文化特徵
隨著時代發展,藍田牌樓燈習俗又融合了現代元素。首先它從純粹的男性活動,演變為男女都能參與的活動。其次,製作的燈籠花樣更多,還有許多現代潮流的時尚燈籠,更美觀,更環保。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泉州燈會(藍田牌樓燈)游龍燈起到了凝集民心、促進交流的作用,特別是鄉里的一些海外華僑和港澳台胞平時很少回家,游龍燈便成了他們聚集家鄉、交流信息、支持公益事業的一個重要平台。
保護措施
2020,安溪縣文化館整理髮布安溪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其中安溪縣藍田鄉文體服務中心為“泉州燈會(藍田牌樓燈)”項目保護單位。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1990年,藍田牌樓燈以其獨特的鄉土民俗特色代表安溪參加第二屆木偶節在泉州舉行的大型文藝踩街活動。
1994年,藍田牌樓燈參加第一屆世界安溪鄉親聯誼大會在安溪舉行的大型文藝踩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