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泉州府志
- 編輯起始時間:南宋嘉定(1208-1224)年間
- 起筆編撰者:知州事程卓\知州劉穎、戴溪
- 版本:九個
《泉州府志》始由南宋嘉定(1208-1224)年間所起筆編撰的,起筆編撰者一說為知州事程卓主持,光澤"李芳子(字公晦,嘉定七年(1214年)進士、調泉州觀察推官)"所...
泉州府是明清時期福建省下轄的一個府。明洪武初年,泉州路改為泉州府,到清代,泉州府隸屬於福建省布政使司,轄晉江、惠安、南安、同安、安溪五縣,轄區範圍大致相當...
現在老君岩已成為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旅遊熱點。泉州老君岩歷史文化 編輯 老君造像雕於宋代,據《泉州府志》記載:“石像天成,好事者為略施雕琢。”...
明·陽思謙《泉州府志》記:“及張世傑回軍攻城,宗室又欲應之。壽庚置酒延宗室欲與議城守事,酒中盡殺之。”鄭思肖《心史》:“(景炎)二年丁丑(1277年),...
明朝前半期,道教仍然盛行,泉州修建不少的宮觀,如洪武年間(1368-1398年),重修建紫帽山金粟真觀。惠安人楊必祿、張崇道重建惠安東嶽行宮。乾隆《泉州府志·壇...
至此,泉州領七縣:南安、晉江、同安、德化、永春、清溪、惠安。 割所屬莆田縣、仙遊縣別為興化軍。(清·乾隆《泉州府志·卷3》)。...
至此,泉州領七縣:南安、晉江、同安、德化、永春、清溪、惠安。割所屬莆田縣、仙遊縣別為興化軍。(清·乾隆《泉州府志·卷3》)。...
明·黃仲昭《八閩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晉江縣》:“雙陽山,在(府城北)愛育里四十一都。狀如雙髻,名大陽、小陽。在南安為朋山,在永春為雙髻山,...
石筍的時代,據《泉州府志》上載:“宋郡守高惠連以私憾擊斷石筍,明成化(公元1465—1487年)郡守張嵓補而屬之……”。高惠連於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
乾隆《泉州府志·文苑》雲,“世拱顯……本錫蘭山巴來那公之後,康熙癸已(1713年)恩科舉人……纂《十三經註疏》……設教於小山叢竹亭,執經問難者屢滿戶外”。...
長子歐陽價居泉州城內甲第巷西源和堂內,次子陽歐陽萌居莆田福平山歐厝,季子歐陽秬守祖居泉州城南晉江潘湖歐厝。 《泉州府志》甲第巷歐陽詹晉江潘湖人(3張) ...
泉州古城從無到有,“屢廣而大,屢增而高,屢培而厚,屢易而堅”,從3平方華里,擴至20平方華里,最終達到30平方華里。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一·城池》:“府...
泉州東嶽廟的修建是張汝錫首倡,其婿韓習(參見《泉州人名錄·韓習》)完成的。清·乾隆《泉州府志·壇廟寺觀》雲:“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尚書張汝錫建。”...
陳璜[明]福建晉江人。為人磊落負奇氣,畫瀟疎閒放,有米芾、倪瓚遺法。《泉州府志》陳璜(1637-1668),字天一,號省齋,浙江嘉興人,清水利家。康熙十六年(1677),...
清·乾隆《泉州府志·何喬遠》:“時有‘三王並封’之旨,上疏言:‘恭繹祖訓,震器不可以久虛,國本不可以徐定。’其議始寢。”[1] ...
因玉泉井和另一座無從考證、現已消失的亭而得名。 巷中有城心塔。清·乾隆《泉州府志》記載,城心塔又叫“定心塔”,明·萬曆年間建造,清·乾隆十四年(...
又捐資修築堤堰,設陡門啟閉,使晉江濱海一帶田地旱潦無虞。李英後裔繼其志倡修水利者代有其人。《閩書》、《泉州府志》均載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