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傳統竹編工藝

泉州傳統竹編工藝

泉州傳統竹編工藝,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唐龍紀元年(889),永春蓬壺、錦斗、東安等地已有竹製家具、農具生產、銷售。及至現代畫家李碩卿,把平庸的日用竹編,扶上藝術之宮,獨制“改良竹編”。泉州傳統竹編工藝分為雀目編織法、旋花編織法和辮形、平順編織法幾種工藝。

2007年8月28日,“泉州傳統竹編工藝”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Ⅷ-6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泉州傳統竹編工藝
  • 批准時間:2007年8月28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
  • 保護單位:泉州市鯉城區文化館
  • 項目編號:Ⅷ-68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泉州竹編歷史悠久,是出口工藝美術的重要品種之一。唐龍紀元年(889年),永春蓬壺、錦斗、東安等地已有竹製家具、農具生產、銷售。南安在唐宋時亦有竹、木農具應市。
明何喬遠《閩書》載:“福、興、泉以竹為器”。
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有陳姓竹匠在晉江安海生產竹製新娘轎、佛轎。
自清至民國,泉州各縣普遍開設有竹器鋪,生產各式各樣竹家具和生活用品,生生不息,世代相傳。
解放後,泉州竹編突破“只求實用,不重藝術”的舊傳統而獲新生。
20世紀50年代初,泉州現代畫家李碩卿在泉州傳統竹編的基礎上,博取中國出土文物器皿的優秀造型特點,融入了中國畫的傳統藝術風格,採用富有圖案紋樣的編和織的技法,達到脫穎而出的藝術表現力,把平庸的日用竹編扶上藝術之宮,成功創立獨制“改良竹編”。他運用各種編織構造形式,系列化的竹編立體圖案花形,再配上染紅、黑雙層顏色加以磨光,突顯明暗分化的編織花紋,成功發展為富有精巧雅致、莊重渾厚、新奇古趣藝術特色的竹編工藝美術新種類。先後在蘇聯、日本、義大利、法國、英國、瑞士等十幾個國家展出,長期暢銷於國際市場而經久不衰,被文化部命名為“泉州改良竹編”。
20世紀90年代後期,“改良竹編”又創製出高級獸類和人物類新種類,進一步提高了泉州竹編的藝術品位,為泉州竹編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工藝特徵

泉州傳統竹編工藝分為雀目編織法、旋花編織法和辮形、平順編織法幾種工藝;花色品種有瓶、罐、籃、盒、盤、樽、盂、壁掛屏、花籃、花器、花薰、鳥籠、檯燈、落地燈、燈罩、動物等500多種。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泉州傳統竹編工藝歷史源遠流長,泉州改良竹編創造性地把泉州竹編文化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階段,是泉州竹編文化劃時代的傳承和發揚,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手工藝造型的優秀特點和濃郁的泉州地方特色,具有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研究價值。
傳承人物
凌文彬,男,漢族,1947年2月出生,泉州人,福建省民間文藝家,福建省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泉州傳統竹編工藝”。1963年為原泉州工藝公司竹編廠學徒,師承泉州竹編藝人何淑蓮,熟練掌握泉州竹編技藝基本功並有所創新,製作木模具,並採用順編、合編、連線、拼接四種技法,以編織花形圖案表現造型對象的特徵,竹編作品編織紋脈流暢,點綴性的主花有章法,古調、穩重、神逸耐看。熱衷於竹編的傳承事業,精心指導培養竹編工藝新人,其業績被多家新聞媒體採訪報導。
保護措施
泉州市鯉城區文化館為“泉州傳統竹編工藝”項目保護單位。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傳承人凌文彬的作品“獅子” “香薰” “鴿樽” “雞盒” “孔雀瓶”獲得第六屆殘疾人技能成果展優秀獎;“香薰” 獲第三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展銀獎,部分作品被福建省工藝美術研究院收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