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祐溪長官司

沿河祐溪長官司

沿河祐溪長官司,土司名,明朝以後,簡稱沿河司,其地域相當於今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域大部分地區。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置,民國3年以其地置沿河縣。沿河祐溪長官司曆元、明、清三代,直至民國3年,歷時629年。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元朝時期,明朝時期,清朝時期,疆域區劃,疆域,區劃,土官名錄,正長官張氏,副長官冉氏,

歷史沿革

元朝時期

元代在地方設行省,將全國劃分為10個行省,行省下設路、府、州、縣,在少數民族地區推行土司制。元滅南宋後,於沿河地南部置沿河祐溪長官司,北部撥人婺川縣(今務川),隸湖廣行省順元路,隸屬思州,元末隸思南道。
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知思州軍民事田景賢以地附元,元置新軍萬戶府,旋改為思州軍民安撫司(後改為宣撫司),授田景賢安撫使(或宣撫使),治婺川縣城,領鎮遠州、婺川縣和楠木洞長官司。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析婺川縣東南部領地置沿河祐溪長官司,因其地沿烏江河兩岸和烏江時稱延江,延與沿同音及司治在祐溪(今黃木溝)邊而得名,以張坤義為正長官。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鎮遠知州田茂安割思南地獻明玉珍(國號夏,年號天統,都重慶),設思南道都元帥府,沿河祐溪長官司隸思南道。

明朝時期

明初沿襲元制,仍將全國劃分為10個行省,後改劃為13個布政司,沿河地先後隸屬於湖廣行省、四川行省和貴州布政司,南部仍為沿河裙溪長官司,北部仍屬婺川縣,先隸思南宣慰司,後隸思南府。
元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朱元璋平定湖南,思南宣慰使田仁智和思州宣撫使田仁厚率先歸附,朱元璋令田仁智為思南宣慰使、田仁厚為思州宣慰使,世守其地。《明史.貴州土司》載:“初太祖起義平偽漢,略地湖南。思南宣慰使田仁智遣都事楊琛來歸附,並納元所授宣慰浩,帝以率師先來歸附,俾仍為宣慰使,以三品銀印給之。思州宣撫使田仁厚亦遣都事林憲、萬戶張思溫來獻鎮遠、古州軍民二府,婺川、邛水、信寧等縣及龍泉、祐溪、沿河等司圖冊,於是帝命改思州宣撫司為思州、鎮遠等處宣慰司,隸湖廣行省。”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張宗漢襲沿河祐溪長官司正長官,婺川縣隸鎮遠府。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沿河祐溪長官司隸屬思南宣慰司。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廢思州、思南兩宣慰司,改土歸流,以其地設定思南、思州、石阡、鎮遠4府,隸屬貴州布政司,沿河祐溪長官司屬思南府。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授冉文藝為沿河祐溪長官司副長官。

清朝時期

清朝統一中國後,將全國劃分為18個省,後調整為22個省,省下設道、府、縣。沿河地隸貴州省貴東道(後貴東道裁,改隸古州兵備道)思南府,南部仍屬沿河祐溪長官司,後增設彈壓委員、分治委員,北部仍屬婺川縣,後設定後坪彈壓。
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清平定貴州全境後,沿襲明制,置沿河祐溪長官司隸貴東道思南府,張承祿、冉名臣分襲正副長官。思南府領安化、婺川、印江3縣和沿河祐溪、朗溪、蠻夷3長官司。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添置思南府沿河祐溪、朗溪2長官司府屬吏目(流官)各1員,加州同知銜,以稽查土司。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裁貴東道,思南府改隸古州兵備道並裁汰沿河祐溪、朗溪2長官司府屬吏目各1員。鹹豐七年(公元1857年)號軍起義破思南城,思南府移治沿河城東岸泗王廟,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還舊治,在沿河祐溪長官司增設彈壓委員,以資鎮懾。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改沿河祐溪長官司彈壓委員為分治委員,實行土流並治,土司名存實亡。
民國3年,廢沿河祐溪長官司,置沿河縣,至此,曆元、明、清三代,629年的土司世襲制結束。

疆域區劃

疆域

沿河祐溪長官司轄水東圖、卜龜坪圖、甫南圖三圖。其疆界,明嘉靖《思南府志》載:“沿河司東抵四川酉陽宣撫司界五十里、又八十里至司,西抵婺川縣界一百六十里、又四十里至縣,南抵本府蠻夷司界九十里,北抵本府水德江司界一百里。東西廣二百四十里,南北袤一百九十里。自本司至府二百六十里。”

區劃

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甫南圖撥屬酉陽州,沿河祐溪長官司只轄水東圖和卜龜圖2圖20甲。道光《思南府續志》載:“水東圖:一甲舟門、草壩、黑巷子、席家坡、田家坡,二甲大茶坪、吳家寨,三甲黑踏堡、龍井、黑水場。四甲木楊嶺、斑竹屯、居園,五甲天井、沿河司,六甲水田壩、汪家溝、黃竹山、東流口,七甲沿河司、崔家村、沙子場,八甲土陀壩、壩頭、米溪、瑰岩,九甲虎狼溪、鸞塘、白泥、板場壩,十甲兼花甲何家溝、東流口、跳金磊、楠木園。卜龜圖:一甲官州、白馬嶺、吳家灣、大士塘,二甲練溪,三甲、丫溪、新射頭、泉口寺、斑鳩溪、羊岩底、土城,四甲木楊嶺、細草池、錢家岩,五甲鹿溪、摩坨底、斑竹壩、大叢、土城壩、苦竹壩、鸞塘、乾溪,六甲後溪、葉家寨、黑虎寨,七甲木子嶺、斑乍嶺、蕭家溝、沙壩,八甲官莊、蔡家溝、金竹園、水田壩,九甲下壩、大界頭、野貓塘、三角塘、菖蒲塘,十甲兼莊甲泉口寺、石墳坨、金竹山、騾子岩、南客寨、中遼、十二盤、馬蠟溪、銀子溪、大宅頭、大水溪、官州、侯家山、張家壩。”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有350戶,5866人。

土官名錄

正長官張氏

張坤義,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授思州宣撫司同知張煥之子張坤義為沿河祐溪長官司正長官,正六品官職;
張文龍,元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襲;
張暹德,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襲;
張宗漢,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襲;
張添麟,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襲;
張欽,八年(公元1410年)襲;
張珏,二十年(公元1422年)襲;
張冕,正統二年(公元1437年)襲
張熙,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襲;
張澤,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襲;
張燦然,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襲;
張祖燁,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襲;
張世臣,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襲;
張騰漢,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襲;
張存忠,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襲;
張淨乾,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襲;
張隆乾,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襲;
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張隆乾被副土司冉氏勾結酉陽司土兵放火燒死,其妻楊氏從石耶(今秀山)請來救兵,生擒副土司冉,楊氏亦放聲大哭而卒。其事跡見道光《思南府續志·列女傳》
張承爵,1644年襲;
張承祿,清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襲;
張純仁,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襲;
張浩仁,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襲;
張錫侯,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襲;
張維藩,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襲;
張建勛,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襲;
張枟,嘉慶十九年(公元1814年)襲;
張治珍,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襲
張治珍,卒張瑞珍襲;
張嘉謨;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襲;
張永年;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襲。

副長官冉氏

冉文藝,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授思南宣撫慰司千戶所百戶冉嘉政之子冉文藝為沿河祐溪長官司副長官,從六品官職;
冉昱,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襲;
冉茂,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襲;
冉國忠,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襲;
冉翱,弘治間(公元1488~1505年)襲;
冉朝佐,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襲;
冉朝佐卒,冉璋襲;
冉珍,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襲;
冉承恩,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襲;
冉昌明,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襲;
冉鼎臣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襲;
冉名臣,清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襲;
冉鐘岳,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襲;
冉永洽,五十年(公元1711年)襲;
冉裕泰,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襲;
冉廣澤,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襲;
冉正炳,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襲;
冉瑞煜,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襲;
冉崇基,鹹豐元年(公元1851年)襲;
冉給棠,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襲;
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冉隆鐘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