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霾生死狀是北京與中央簽訂的責任書,承諾到2017年大氣污染得到改善,其中治理PM2.5投入將高達7600億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治霾生死狀
- 外文名:Put to haze and shape
- 出處: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
- 實質:地方治理大氣污染的法規
法律法規,媒體評論,政策解讀,
法律法規
《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接受北京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審議。如果在人代會通過,此條例將成為全國首部地方治理大氣污染的法規。
這也是2001年後,北京市人代會13年來再次行使立法權。此前該草案歷經三次市人大常委會審議以及立法聽證會、各界座談會,隨著不斷修改完善,條例也從最初的96條增至129條。一部地方性立法經過如此多的步驟,在北京實屬少數,提交市人代會全會審議更是彰顯了此項立法的重要性。”
“2013年9月份國務院出台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十條措施,我代表北京市和中央簽訂了責任狀,也立下壯士斷腕的決心”,王安順說這份責任狀也是一個生死狀,“領導和我開玩笑說,完不成規定的治理大氣污染任務,提頭來見”。
媒體評論
北京與中央簽下“生死狀”:2017年實現不了空氣治理就“提頭來見”,不僅讓人們看到了北京“壯士斷腕”的決心,也讓人們看到了“不信藍天喚不來”的希望。不否認,北京作為首都,每一次發生霧霾都會引來格外的關注。這就要求北京必須在治霾上更有擔當,為其他地方做出表率。然而,治理北京空氣,僅北京一個城市單兵突進,恐怕很難實現“2017年大氣污染得到改善”的目標。可見,該與中央簽訂治霾“生死狀”的,不僅是北京一座城市。
空氣治理是一項全國性的戰役,在重點地區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的同時,需要深化區域聯防聯控,打好這場“治霾”攻堅戰。換言之,全國各地都必須與中央簽訂治霾“生死狀”,從自身實際出發,共同謀劃治霾方略,並形成全國“步調一致”的長效機制。我國素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假如各級政府都能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治理大氣污染,藍天白雲是能喚來的。
政策解讀
“完不成治理任務提頭來見”
王安順表示,2014年還面臨一個特殊問題,就是APEC將在北京召開,“中央領導反覆問,你能不能保證APEC期間的空氣品質?我說能,不能也得能啊。”王安順說,2008年奧運會有過先例,特定時期採取一些特定措施,會有助於空氣品質改善。
“治理大氣污染要拿出一股狠勁兒”
王安順說,“國十條”出台後,北京也隨之出台了84項行動計畫,主要從壓縮燃煤、控車減油等方面入手。“對大氣污染解讀很多,我們按照這幾個方面都做了,把我們政府該做的事情做了,該關的企業都關了,該控制的車輛數量控制好了,肯定會有效果。”
“《條例》馬上出來了,有的代表覺得還不夠嚴,從我們政府層面出發,就要宣傳好、學習好、落實好,如果我們能落實到位,那空氣品質一定會有改善。”王安順認為,治理大氣污染要抓好落實,堅決治理違法違規行為,在治理大氣污染的責任方面,政府是第一主體,治理污染也是政府主導,“因此就要有一股狠勁兒”。
王安順表示,“現在老百姓也越來越感到污染嚴重,在國際上也有很大影響。因此,我們要加大治理力度,同時也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共同處理這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