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歷政府圍繞整治高沙土,建設高標準農田,做了大量紮實有效的工作,發動民眾,堅持科學規劃、以點帶面,高標準、高要求,全面推行高沙土整治,並取得了增田、增糧、農民增收的好效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治沙改土
- 位置:如皋市
在解放初期,如皋市中西部多為沙洲、沙脊構成的高沙土地區,高低不平、沙粗且厚、漏水漏肥、十年九荒。當時的自然環境和土地惡劣程度不是現在能想像到的。如皋市紅十四軍研究會會長浦文海說“高沙土地區的特點是高的高、低的低,高低相差三四米,遇到乾旱作物就要枯死,遇到下雨作物就要被淹沒,所以不能旱澇保豐收。以前,高沙土地區種的都是玉米、高粱、山芋等旱作物,當時在西部有句話“早上動手拿,中午還是它,晚上山芋茶”,說的就是高沙土地區的人一天到晚都吃紅薯。”
為了改變農民耕作條件,調整農業結構,提高糧食產量,上世紀50年代末期,如皋市人民敢想敢為,萬眾同心,向高沙土“宣戰”,擂響了削平高沙土、實現“旱改水”的戰鼓。“大約在1959年,城西區為了改造農田,就率先進行了平整高沙土,當時大概平整了6000多畝田,以後通過平整、改土和建水電站,試種水稻獲得成功。由於諸多原因,1959年之後,平整高沙土沒有形成高潮。到1970年,縣委縣政府作出決議,要在如皋開展全民性治沙改土運動,1970年到1973年這短短的幾年,如皋的高沙土治理就達到33萬畝至35萬畝,大大解決了高沙土的困擾。”浦文海介紹道。
上世紀70年代是當時如皋治沙的關鍵時期,當時的吳窯公社樹立了一個典型。1975年,吳窯公社在全公社投入勞力11.5萬人,動土80萬方,平整土地近3000畝,積造肥料200多萬擔,植樹135萬棵,基本做到了當年投工、當年收益,給全縣樹立了榜樣,而浦文海作為當時白蒲區勇敢公社的黨員幹部也親身經歷了這一時期的治沙行動。“我們那邊高沙土比較少,所以我們支持西部高沙土地區。戰高沙是一個重活,每天每個人都有3立方米的任務,我們就起早帶晚完成任務,當時大家的積極性都蠻高的。”浦文海說。
當時的如皋縣委從經濟發展的高度,在70年代將高沙土削平工作轉到高沙土治理,通過改良土壤,使得高沙土地區原有土壤條件得到改善,做到增肥增產。歷經40餘載的高沙土治理運動,在2000年圓滿收官。近半個世紀的努力,成功改造了如皋中西部農村地貌,構建了農田水網,改良了貧瘠土壤,提高了糧食產量,農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