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沅堂》是明代文學家張岱寫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治沅堂
- 作者:張岱
- 創作年代:明代
- 出處:《陶庵夢憶》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文學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治沅堂
古有拆字法。宣和間,成都謝石拆字,言禍福如響。欽宗聞之,書一“朝”字,令中貴人持試之。石見字,端視中貴人曰:“此非觀察書也。”中貴人愕然。石曰:“‘朝’字離之為‘十月十日’,乃此月此日所生之天人,得非上位耶?”一國駭異。吾越謝文正廳事名“保錫堂”,後易之他姓,主人至,亟去其匾,人問之,曰:“分明寫‘呆人易金堂’。”朱石門為文選署中額“典劇”二字,繼之者顧諸吏曰:“爾知朱公意乎?此二字離合言之,曰:‘曲處曲處,八刀八刀’耳。”歙許相國孫志吉為大理評事,受魏璫指,案賣黃山,勢張甚,當道媚之,送一匾曰“大卜於門”。里人夜至,增減其筆劃凡三:一曰“天下未聞”;一倒讀之曰“閹手下犬”;一曰“太平拿問”。後直指提問,械至太平,果如其言。凡此數者皆有義味。而吾鄉縉紳有名“治沅堂”者,人不解其義,問之,笑不答,力究之,繕紳曰:“無他意,亦止取‘三台三元’之義雲耳!”聞者噴飯。
文學賞析
與拆字算命相關的奇聞很多,張岱選取了與帝王達官有關的幾件,表現拆字法的預測準確,令人驚奇。張岱欣賞的拆字故事不是無原則的,他在文中說“凡此數者皆有義味”,也就是有韻味可尋。接下來舉了一個“治沅堂”的例子,縉紳之家題區不顧其他,只希望高官高中,張岱就此諷刺其拆字無品味,粗俗可笑。
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89),字宗子,後改字石公,號陶庵,又號蝶庵居士、六休居士,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張岱出生於官僚之家,家境富裕,年輕時四處遊歷,見識頗廣,又時常休閒遣興於各類藝術之中,生活可謂安逸清閒、豐富多彩。明朝滅亡之後,張岱因拒絕進入清廷任職,從衣食無憂的富家子弟變成了下層貧民,生活窮困潦倒,後來更是以入山著書以終。張岱擅長散文,一生著作頗豐,包括《琅繯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 《夜航船》《石匱書後集》 《四書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