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幼苗立枯病

油菜幼苗立枯病主要發生在油菜幼苗出土過程中或出土後,幼莖中下部變褐縊縮,嚴重的植株乾枯後死亡。造成死苗或缺苗斷壠。苗期染病引起立枯病,成株染病引起基腐,此外還能侵染葉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油菜幼苗立枯病
  • 症狀  :幼莖中下部變褐縊縮
  • 病原立枯絲核菌
  • 防治方法:正確選擇播期等
症狀,病原,傳播條件,防治方法,

症狀

油菜幼苗立枯病主要發生在油菜幼苗出土過程中或出土後,幼莖中下部變褐縊縮,嚴重的植株乾枯後死亡。造成死苗或缺苗斷壠。苗期染病引起立枯病,成株染病引起基腐,此外還能侵染葉片。

病原

Rhizoctonta solani Kühn稱立枯絲核菌AG2—1和AG—4菌絲融合群,屬半知菌類真菌,該菌不產生孢子,主要以菌絲體傳播和繁殖。初生菌絲無色,後為黃褐色,具隔,粗8~12微米,分枝基部縊縮,老菌絲常呈一連串桶形細胞。菌核近球形或無定形,0.1~0.5毫米,無色或淺褐至黑褐色。擔孢子近圓形,大小6~9×5~7微米。有性態為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Donk.稱瓜亡革菌,屬擔子菌門真菌。

傳播條件

一般發生在7~8月,病菌以菌核或厚垣孢子在土壤中休眠越冬,翌年地溫高於10℃開始發芽,進入腐生階段,油菜播種後遇有適宜發病條件,病菌從根部的氣孔、傷口或表皮直接侵入,引起發病。後病部長出菌絲繼續向四周擴展,也有的形成子實體,產生擔孢子在夜間飛散,落到植株葉片上以後,產生病斑,此外該病還可通過雨水、灌溉水、肥料或種子傳播蔓延。土溫11~30℃、土壤濕度20%~60%均可侵染,高溫、連陰雨天氣多,光照不足、幼苗抗性差或反季節栽培易染病。

防治方法

(1)正確選擇播期,根據當地氣候,因地制宜確定適宜播種期,不宜過早播種。選用北京小雜50號、51號、57號、61號、67號、津白45、星白1號、濰白1號、蓉白4號等耐熱或耐濕品種及適於西南地區的遲油菜,矮抗1、2、3號等新品種。(2)播種後遇連續幾天高溫天氣,應及時澆水降低地溫,控制該病發生。(3)在南方油菜地不要用帶有紋枯病的稻草作覆蓋物,也不宜在紋枯病重的稻田改種大油菜。(4)施用日本酵素菌漚制的堆肥,也可採用豬糞堆肥,培養拮抗菌Bacillus cereas進行土壤或種子處理,可有效地抑制絲核菌,達到防治立枯病的目的。(5)有條件的可實行3年以上輪作。(6)必要時噴灑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敵克松易光解,要現用現配。(7)加強苗床管理,科學放風,防止苗床或育苗盤高溫高濕條件出現。苗期噴灑植寶素7500~9000倍液或0.1%~0.2%磷酸二氫鉀,可增強抗病力。用種子重量 0.2%的40%拌種雙拌種。苗床或育苗盤藥土處理。可單用40%拌種雙粉劑,也可用40%拌種靈與福美雙1∶1混合,每平方米苗床施藥8克。藥土處理方法同猝倒病。立枯病單發區,單用拌種靈防效不高,須混入等量福美雙方可奏效。也可採用氯化苦覆膜法,即整畦後每隔30厘米把2~4毫升的氯化苦深施在10~15厘米處,邊施邊蓋土,全部施完後用地膜把畦蓋起來,12~15天后播種定植。發病初期噴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1200倍液,或5%井岡黴素水劑1500倍液、10%立枯靈水懸劑300倍液、15%惡霉靈水劑450倍液;每平方米2~3升。猝倒病、立枯病混合發生時,可用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加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淋,每平方米2~3升,隔7~10天1次,連續噴灑2~3次。也可試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雲大—120(蕓薹素內酯)3000倍液。生物防治。利用拮抗微生物進行生物防治。吳氏豬糞堆肥培養拮抗菌做土壤、種子及繁殖織織處理,可防治立枯病。靠近地面的果實,易發生絲核菌果腐病,最好用草繩做成圓圈把瓜墊起,也可噴灑上述殺菌劑進行防治。此外還可選用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45%土菌消水劑450倍液、80%新萬生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採用種子包衣。採用種衣劑9—2號,對種子包衣技術是以種子為載體,將高效內吸殺菌劑、殺蟲劑及微量元素、激素等藉助成膜劑包衣種子表面,迅速固化成不易脫落的藥膜,種子播種後吸水發芽、出苗、生長、種衣劑上的有效成份逐漸被根吸收傳導到植株各部,對地上、下的病菌、害蟲、老鼠均有防治作用。黃瓜種衣劑9—2號對蔬菜瓜類均有效。使用量為種子重量的0.5%(有效成分量)折算成商品量為0.5×100/20=2.5克≈2.5(ml)即2.5ml可拌100克種子。商品有效濃度為2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