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炭疽病

油茶炭疽病

油茶炭疽病主要是由膠孢炭疽菌引起的、發生在油茶的病害。該病可為害果、葉、枝梢和花蕾等部位,引起落果、落蕾、落葉、枝梢枯死、枝幹潰瘍,甚至整株衰亡。油茶的地上部分各幼嫩部位均可受害,以果實為主。

油茶炭疽病是油茶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在中國分布於南方各省。該病可引起嚴重的蕾和落果,落果率通常在20%左右,有時高達40%以上。晚期病果雖然可以採收,但種子含油量不高,約為健康油茶種子的1/2,有的甚至更低。

油茶炭疽病初次侵染源廣,受害部位多,發生時間長,為害面積大,因此,要注意防治重點講究策略。先做好調查,確定防治區。然後進行綜合防治,並堅持數年防治,在生產上才能見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油茶炭疽病
  • 病原:膠孢炭疽菌、卡哈瓦炭疽菌 等
  • 為害植物:油茶
  • 為害部位:果、葉、枝梢和花蕾等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分布範圍,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油茶炭疽病病原主要為膠孢炭疽菌(學名: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此外,能引起油茶炭疽病的病原還有博寧炭疽菌(學名:Colletotrichum boninense)、卡哈瓦炭疽菌(學名:Colletotrichum kahawae)等。
  • 膠孢炭疽菌:病原在PDA上初期菌落為白色,後在菌落上由灰綠色轉至黑色,某些菌系培養3—5天后在菌落上會產生紅色黏孢團,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為棒狀,一端較尖,一端鈍圓,單孢,無色,大小為(6—12)微米×(3—5)微米。一些菌系在PDA上還會產生分生孢子座和子囊殼。有性階段為子囊菌亞門、核菌綱、球殼菌目的圍小叢殼菌。子囊殼球形或梨形,有嘴孔,黑褐色。子囊棍棒狀,內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單細胞,長紡錘形,稍彎,無色。
  • 卡哈瓦炭疽菌:在標準PDA培養基上生長7天,菌落直徑為85—95毫米,菌落邊緣整齊,中間散布深灰色輻射狀色素,邊緣為灰白色,氣生菌絲濃密棉絮狀,菌落背面散布不規則、輻射狀的黑色沉積。分生孢子形成在菌絲基部,大小為(14.8—19.5)微米×(5.0—5.8)微米,直圓筒狀,通常稍向基部逐漸變細。

為害症狀

症狀油茶炭疽病是油茶上最嚴重的一種病害。為害果、葉、枝梢和花蕾等部位,以果實受害嚴重,造成落果、落蕾和枝幹枯死。
  • 果實:初期在果皮上出現褐色小斑。後擴大成黑色圓形病斑,有時數個病斑癒合成不規則形,無明顯邊緣,後期病斑上出現輪生的小黑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盤,當空氣濕度大時,病部產生黏性粉紅色的分生孢子堆。病斑有時深達種仁內部。病果易落。
  • 葉:病斑多在葉緣或中央,一半圓形或不規則形,紅褐色,中心灰白色,內輪生小黑點。
  • 梢:病斑多發生在新梢基部,少數發生在中部,橢圓形或梭形,略下陷,邊緣淡紅色,後期呈黑褐色,中部帶灰色,有黑色小點及縱向裂紋。病斑環梢一周,梢即枯死。
  • 枝幹:枝幹上病斑呈梭形潰瘍或不規則下陷,削去皮層後,木質部呈黑色。
  • 花蕾:蕾部病斑多在莖部鱗片上,不規則形,黑褐色或黃褐色,病鱗後期呈灰白色,上有黑色子實體,嚴重時芽枯蕾落。

分布範圍

油茶炭疽病在中國分布於湖南、湖北、廣西、廣東、河南、江西、雲南、貴州等地區。

侵染循環

病菌以菌絲及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在病蕾(痕)、病果痕、病葉芽,以及殘留在樹上的病果病枝,病葉上越冬;另據報導,病原菌侵染油茶花器的現象極為普遍。病花芽中的部分病菌可直接侵染花,病菌可在其內越冬。翌年春季溫濕度適宜病菌生長時,產生分生孢子,成為初次侵染源。分生孢子借風雨及昆蟲傳播。從傷口和自然孔口侵入,過去研究認為潛育期5—17天。而湖南省林科所等(1983)報導:病菌的侵染與果實發病間隔時間可達數月。這說明與很多炭疽病一樣,油茶炭疽病具有潛伏侵染的特性。病菌從新病斑產生的分生孢子進行再次侵染,不斷擴大為害。

流行規律

油茶炭疽病發生的早晚與當地溫濕度有關。病害發生和蔓延與溫濕度關係密切。旬平均溫度16.9℃,相對濕度86%時,開始發病。氣溫在25—30℃,旬平均相對濕度88%時,出現發病高峰。發病期,當溫度適宜時,病害蔓延與相對濕度呈正相關。因此,夏,秋間的降雨次數和持續期與病害的擴展蔓延關係密切。
病害發生的嚴重程度與地形、坡向,樹齡、經蕾活動有顯著的相關性。一般來說,發病率低山高於高山、陽坡高於陰坡,成林高於幼林。油茶林間種不當,發病期氮肥施得太多,會促使病害發生嚴重。因此,油茶林應考慮以油茶為主合理間種,避免造成有利於病害發生的條件。
油茶不同物種,品種或單株抗炭疽病的特性有一定差異。攸縣油茶自然感病率極低,是一個高度抗病的品種。小果油茶比普通油茶抗病性強。普通油茶中寒露籽,立冬籽比霜降籽抗病。霜降品種各類型均易感病,但其中存在許多豐產抗病的單株。油茶林內常有些植株年年發病早而嚴重,成為蔓延中心,稱歷史病株。抗病油茶的抗病機制是多種因素而非單-因子構成。有的認為主要與果殼的組織結構關係密切。如攸縣油茶果殼表面絨毛密而長,脫落遲。角質層和表皮細胞均較厚,表皮細胞排列緊密,果殼內含磷、鉀元素及纖維素較高。這些組織結構上的特徵與其抗病性有密切關係。抗病油茶的抗病力與果殼內多元酚氧化酶活性呈正相關。

防治方法

  1. 清除初次侵染源:調查油茶林內歷史病株,在冬,春挖除補植。嚴重病區或輕病區的重病株,結合油茶林墾復和修剪,清除病枝葉及病蕾和病落果,減少初次侵染源。
  2. 科學管理,增強抗病能力:加強營林管理,油茶林密度不宜過大,過密林分要進行疏伐,幼林要進行修枝整形﹐使林內通風透光,減低林內濕度。油茶林要合理套種,選擇矮秤作物間種,忌用高秤或半高秤作物,以免造成有利於病害發生的條件。發病期不宜施氮肥,應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性。未間種的林分要適時撫育,可採用撩壕或冬挖,促進林木生長健壯。
  3. 藥劑防治:由於油茶林面積大,不可能全面地多次噴藥,因此,一般在早春新梢生長後,噴射1%波爾多液進行保護,防治初次侵染。5、6月間,噴波爾多液和退菌特2—3次。發病初期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均有明顯的效果,連續噴灑3—4次。據湖南省林業科學研究所等(1983)報導:在秋末和夏季用內吸殺菌劑防治,能有效地減少幼果內潛伏病菌數量,推遲發病始期,減輕後期病情。
  4. 選育抗病品種:中國油茶栽培歷史悠久,自然界存在著抗病物種,品種或單株。因此選育抗病豐產的油茶品種是可行的,應選用抗病高產單株的種子,逐步良種化。在新發展油茶林地區,應加強檢疫工作,可選用抗病強大攸縣油茶或普通油茶中的豐產高抗優株。調運攸縣油茶時,要選用大果類型繁育改變不加選擇盲目調種的做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