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回收與排放控制技術

油氣回收與排放控制技術

《油氣回收與排放控制技術》是2010年中國石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家慶、朱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油氣回收與排放控制技術
  • 作者:陳家慶 朱玲
  • 出版社:中國石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1月1日
  • 頁數:306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11400956, 7511400957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油氣回收與排放控制技術》: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油氣回收與排放控制技術》是油氣回收與排放控制技術領域第一本系統全面的技術參考書,非常適合投身該領域的科技人員、工程建設者與管理者、設備製造商以及油品儲運銷各環節的從業人員等閱讀。
在收集整理、分析綜合大量最新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從油氣排放控制標準的發展、油氣回收單元處理技術基礎、油品大周轉量場合的油氣回收處理技術、面向加油站的油氣排放控制技術、油氣回收與排放控制技術的工程實踐等角度全面闡述了國內外油氣回收與排放控制技術的現狀和最新發展趨勢,尤其是首次在國內客觀地介紹了車載加油油氣回收(ORVR)技術以及美國環保局(EPA)的控制策略,並對國內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反思。全書行文通俗易懂、圖文並茂,兼顧了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和工程實際的參考性。

作者簡介

陳家慶,男,漢族,1970年6月生於湖北省興山縣;美國石油工程師協會(SPE)會員、國際水協會(IWA)會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高級會員、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ASME)會員、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碩士生導師。1997年於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獲工學博士學位後來我校工作,1999年晉升為副教授,2004年12月被北京市教委晉升為教授;2005年11月~2007年1月作為國家公派訪問學者到法國石油研究院(Institut Francais du Pétrole, IFP)的套用化學與物理化學部從事科研工作。 迄今以第一、第二作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20多篇,被EI、SCI等檢索收錄20多篇;作為主要發明(設計)人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5項,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2項;主持或參與編寫著作4部。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石油產品及其儲存運輸設備概況
§1.2 油品蒸發損耗的途徑及損耗估算
§1.3 油氣的物化特性及其分析測試方法
§1.4 油氣蒸發的危害及實施控制的意義
第2章 油氣排放污染控制標準的發展和現狀
§2.1 美國油氣排放污染控制標準的發展
§2.2 其他已開發國家或地區的油氣排放污染控制標準
§2.3 我國油氣排放污染控制標準的發展
§2.4 油氣排放的減量化控制與回收率的計算
第3章 油氣回收單元處理技術基礎
§3.1 燃燒法
§3.2 吸收法
§3.3 冷凝法
§3.4 吸附法
§3.5 膜分離法
第4章 油品大周轉量場合的油氣回收處理技術
§4.1 油氣密閉收集技術與設備
§4.2 吸收法的工藝流程
§4.3 冷凝法的工藝流程
§4.4 吸附/吸收組合工藝流程與關鍵設備
§4.5 其他組合工藝流程
§4.6 油氣田開發及煉油過程中的輕烴回收處理
第5章 面向加油站的油氣排放污染控制技術
§5.1 第一階段油氣排放污染控制技術與關鍵設備
§5.2 第二階段油氣回收技術與關鍵設備
§5.3 基於膜分離技術的儲油罐壓力管理系統
§5.4 基於可變空間存儲技術的壓力管理系統
§5.5 基於吸附技術的儲油罐壓力管理系統
§5.6 站內線上監測(ISD)系統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5.7 車載加油油氣回收(ORVR)系統
第6章 油氣排放污染控制的工程實踐與套用
§6.1 油氣回收系統工程設計與施工的技術原則
§6.2 油品大周轉量場合的油氣排放污染控制工程案例
§6.3 加油站油氣排放控制工程案例
§6.4 油氣回收治理工程的驗收與定期檢測
§6.5 站內線上監測(ISD)系統的運行維護
§6.6 國內加油站油氣回收工程的問題與分析
附錄 相關標準清單
參考文獻

序言

在石油和天然氣的開採、集輸、煉製、儲運、銷售和套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氣態烴類VOCs(行業稱其為“油氣”),對人們的健康、環境、安全以及油品質量等問題帶來了一系列負面影響。已開發國家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就開始了相關的油氣排放污染控制工作,目前在設備開發、安裝布置、運行管理等方面都已經積累了大量經驗,相應的技術、設備及法規也都日益健全。油氣排放污染控制是一個涉及到油庫、油罐車、加油站、機動車等多個環節的系統工程,任何動其一環而無視其他環節的做法不僅會.勞民傷財、事倍功半,甚至還可能會給國家或地方行政部門留下歷史性遺患。國內目前僅有北京地區在“綠色奧運”理念的推動下進行了大規模的油氣排放污染治理工作,但與已開發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更令人遺憾的是,上溯過去十多年油氣排放污染控制技術的套用和研發歷程,國內已經走了或者仍然正在走著許多彎路,主要表現在:一方面不重視國外(如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美國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RB])在這方面的定位和發展理念,或偏信或照搬;另一方面,部分一線從業人員或盲從於決策管理層或媒體的科普性輿論導向,過於輕信環保效益或經濟效益,或紛紛出爐一些自以為具有國情特色的技術方案甚至是專業術語。僅以加油站第二階段油氣排放污染控制為例,多數加油站改造採用的進口油氣回收處理設備恰恰在美國尚未通過強化油氣回收(EVR)認證,而美國1990年版的清潔空氣法案修訂版(CAA 1990)中已經明確指出美國國內將會逐步取消加油站第二階段油氣回收系統,而全部通過在機動車上安裝車載加油油氣回收(ORVR)系統實施油氣排放污染控制!又如,所謂的“油氣回收後處理裝置”就是當前國內一些人的膚淺認識,國外通稱為“地下儲油罐的壓力管理系統”,包括膜分離、可變空間存儲、活性炭吸附等技術。凡此種種,不得不令人扼腕嘆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