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名稱:河間之戰
- 地點:河間(今屬河北)
- 時間:617年
- 參戰方:竇建德與隋軍
河間之戰是617年(隋大業十三年),竇建德與隋軍在河間(今屬河北)的一次正面交鋒。... 河間之戰是617年(隋大業十三年),竇建德與隋軍在河間(今屬河北)的一次正面...
瀛洲之戰背景 編輯 北宋 [1] 景德元年閏九月己未,即公元1004年,遼軍在遼聖宗和其母蕭太后的率領下,大舉入侵北宋。見資治通鑑長編卷五八景德元年,“癸酉,契丹...
上黨、河間之戰,戰國後期秦國以救燕為由攻占趙國河間地區的作戰。秦國在粉碎六國合縱之後,致力於殘趙破燕,吞韓滅魏。從秦王政七年(公元前240年)起多次派兵進攻...
秦趙上黨河間之戰,戰國末期秦統一戰爭中的一次重要戰役。前237年,秦王政親政,剷除了國內的異己勢力,加快了統一戰爭的步伐。前236年,趙以龐煖率軍攻燕,秦以援燕...
綠叉河之戰是五王之戰的初期戰役的第一場戰役。這場戰役發生在河間地的三叉戟河區域。...
遂城、瀛州、莫州之戰,北宋時期,宋、遼之間於遂城(今河北徐水西)等地發生的一次戰役。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年)九月,遼軍西侵,宋軍拒敵於何州(今河北清范),...
王郎勢力:王郎、劉林控制清河郡、渤海郡、廣平國、趙國、河間國、巨鹿郡南部,口數292萬口,應該還能控制魏郡北部,不過後來劉玄派謝躬和劉秀夾攻王郎,謝躬北上之後,...
”操從之。 15. 《資治通鑑》:曹操初,袁紹數遣使召田疇於無終,又即綬將軍印,使安輯所統,疇皆拒之。及曹操定冀州,河間邢顒謂疇曰:“黃巾起來,二十餘年...
秦趙平陽之戰,戰國末期秦對趙的重要戰役。秦王政十三年(前234),秦乘上黨、河間戰役勝利之威,派將軍桓齮領兵進攻趙國的平陽(今河北磁縣東南)和武城(今磁縣西南),...
平陽之戰,是秦王政十三年(前234年),秦國大將桓齮攻取趙的平陽(今河北省邯鄲市磁縣東南)、武城(今山東省武城西),趙將扈輒率兵赴救,兵敗被殺於武遂,秦國獲勝進...
東硤石谷之戰是指唐武后神功元年(697年)三月,在唐與契丹、奚等之戰的初期,契丹首領孫萬榮率軍在東硤石谷(今河北遷安東北)殲滅唐清邊道總管王孝傑所率先鋒的...
四月,伯顏率軍與昔里吉叛軍猝遇於斡魯歡河,兩軍夾河而陣,時被脅之河間王兀古帶率所屬來歸,與伯顏軍合,忽必烈也至上都(今內蒙古正蘭旗西北閃電河北岸)北,為其...
反之,任何一方若能牢牢控制高加索地區,也就能在亞美尼亞占據主動,進而隨時影響古老的河間之地。此外,薩法維王朝的龍興之地和主要兵源地也集中於伊朗西北部山區。所以...
宿州之戰,發生於明建文四年(1402年),燕軍與官軍持續兩個月的戰爭,是一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決戰。燕王傾其精銳主力,欲畢其功於一役。官軍的有生力量被耿炳文、...
司馬倫之戰,西晉八王之亂戰事之一。永康元年(300年)四月,趙王司馬倫起兵殺皇后賈南風后,於二年正月與中書令孫秀合謀囚晉惠帝於金墉城(今河南洛陽東), 自稱皇帝...
朔月之戰是一部歷史類型網路小說,作者是桐廬小鎮。... 第二十八章 丟了河間也無妨 第二十九章 流別國人的血 第三十章 盡皆屍首 第三十一章 吃掉田豐的...
洛陽爭權之戰,西晉八王之亂的戰事之一。太安二年(303年)八月,河間王司馬顒與成都王司馬穎起兵征討在朝專權的太尉長沙王司馬乂。顒以張方為都督,率精兵7萬人出...
唐擊小勃律之戰是747年(唐天寶六年)安西副都護、都知兵馬使併兼安西四鎮節度副使高仙芝率軍擊敗依附吐蕃的小勃律國(在今克什米爾西北部)的作戰。...
游楷皇甫重之戰,秦州(治所上邽,今甘肅天水市)刺史皇甫重以討河間王司馬顒將領李含為名,起兵隴上。太安二年(303),顒將金城太守游楷、隴西太守韓稚等四郡兵攻...
太平軍北伐軍束城阜城之戰,是指1854年太平軍在束城、阜城一帶與清軍發生的一系列戰鬥。...
高恆在濟州遣人持璽紱至贏州(治趙都軍城,今河北河間),禪位於任城王高浩,與高緯等再逃青州(治益都,今山東淄博臨淄)宇文邕派尉遲勤追擊高緯和高恆至青州,齊將...
然而,與谷地類似的情況也在河間地上演,並不是所有徒利家的封臣都願意跟隨封君、舉起反旗。萊格家族、戴瑞家族與慕頓家族依舊忠誠於坦格利安王室,而佛雷家族在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