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石窟

河西石窟

河西石窟,分布於甘肅河西走廊沿線上各石窟群的總稱。包括莫高窟榆林窟馬蹄寺西千佛洞、文殊山石窟、昌馬石窟天梯山石窟等。諸石窟多開鑿於祁連山境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西石窟
  • 含義河西走廊沿線上石窟群的總稱
  • 創建年代:五胡十六國之五涼時期
  • 多開鑿於祁連山境內
河西石窟,各窟概況,莫高窟,榆林窟,馬蹄寺石窟,西千佛洞,文殊山石窟,昌馬石窟,天梯山石窟,

河西石窟

作為古絲綢之路的黃金路段,河西走廊在歷史上開鑿了無數精美的石窟,這裡除了舉世聞名的莫高窟,還有眾多極為低調而華美的石窟,比如說天梯山石窟——它被譽為中國石窟的“鼻祖”。河西石窟群不僅開鑿時間早,而且延續時間長——前後竟然長達1500年。
河西走廊的眾多石窟中,涼州石窟非常重要,這是因為其年代既早,影響最廣。5世紀是中國大地戰亂紛飛,兵戈相見的大動亂時期,偏於一隅的北涼(40l—439)的統治者沮渠蒙遜痛感世事無常,於是把他的信仰寄托在佛教的身上,他提出寺塔不夠堅固,宮室金寶恐遭火焚盜毀,只有在山崖岩石雕像造窟,才可保持永久“終天”的思想。這在石窟的建造史上,是最早而且意識明確的思想。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他開鑿了天梯山石窟。涼州,今指甘肅的中部和西部地區。從公元初漢平帝(公元前9—公元5年)時開始,這裡就是中原文化的傳播地。佛教在這裡紮根以後,又成為佛學的重鎮。歷史上許多高僧,都在此譯經講學,特別是在5世紀時,涼州已經成為中國北方地區的譯經中心之一。佛教徒在此開鑿的石窟,窟有窟式,像有像形,它是融會了于闐和龜茲佛教文化後再產生的一種新型的地方佛教文化,學者稱它為“涼州模式”,這種模式,不僅體現在佛教石窟及其造像藝術上,而且在譯經等方面也表現的非常明顯,對後出的佛教高潮可以說有導開先路的作用。

各窟概況

莫高窟

創建於前秦·建元二年(366),位於敦煌南二十五公里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洞窟有上下五層,高低錯落,鱗次櫛比,南北長一千六百餘公尺。現存洞窟四九二座,壁畫四萬五千平方公尺,彩塑二四一五軀,為世界著名的宗教及藝術寶庫。

榆林窟

位於安西縣西南約七十多公里的山峽內。現存東崖三十窟、西崖十一窟。壁畫面積千餘平方公尺,彩塑百餘身。

馬蹄寺石窟

位於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馬蹄河西岸的馬蹄山。現存洞窟中,以金塔寺、千佛洞及北寺諸窟保存較好。

西千佛洞

位於敦煌東南鳴沙山黨河崖壁的北側。現存洞窟十九個,自西向東排列。

文殊山石窟

位於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西北部的文殊山山谷中。現洞窟大多分布在前後兩山崖壁上,共有十餘窟,多已殘破。僅千佛洞萬佛洞兩窟較完整。

昌馬石窟

位於玉門市玉門鎮東南九十公里處的祁連山境內。窟群包括大壩及下窖等處。現大壩石窟僅留窟龕,造像與壁畫已蕩然無存。下窖石窟開鑿在下窖村西的崖壁上,共有窟龕十一個。依山勢分為南、北、中三段。南北兩端數窟,內無造像。中段第二、四窟保存較完整,均有中心柱,形制相同,似為初建時所鑿。內有早期造像與宋初壁畫,較為珍貴。

天梯山石窟

位於武威南五十公里處。現存十三窟。佛像大多為塑像,另殘存若干壁畫。
河西走廊自古即為中西交通要道。秦漢以來,此地為匈奴、大月氏、烏孫等民族相爭之地。自漢武帝擊敗匈奴以後,佛教傳播至此。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河西一帶的佛教,有空前的發展。高僧、譯經僧輩出。佛教寺院與石窟陸續興建,河西石窟乃陸續產生。其窟形受印度支提窟的影響,併兼具中國傳統的建築形式。造像及壁畫內容簡單,融合印度、西域雕刻手法及繪畫技巧,生動自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