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瀆神·孤廟對寒潮

河瀆神·孤廟對寒潮》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抒寫離別相思之情。上片從描寫別時環境入手,刻畫女主人公倚舟懷人的悽愴傷痛之情;下片換頭寫女子所聞所見所感,結尾直接抒寫離別之苦。全詞由景入情,通過對特定景物的描寫,以景襯情,情景交融,韻味深遠。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河瀆神·孤廟對寒潮
  • 創作年代晚唐
  • 作品出處:《花間集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溫庭筠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河瀆神
孤廟對寒潮,西陵風雨蕭蕭。謝娘惆悵倚蘭橈,淚流玉箸千條
暮天愁聽思歸樂,早梅香滿山郭。回首兩情蕭索,離魂何處飄泊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河瀆神: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雙調四十九字。花庵唐宋諸賢絕妙詞選》云:“唐詞多緣題,所賦《河瀆神》則詠祠廟。”
⑵孤廟句:孤廟迎著陣陣寒冷的江濤。
⑶西陵:西陵峽,長江三峽之一,在今湖北宜昌縣西北,又名夷陵。這裡是指孤廟所在地。
⑷謝娘:此處指船娘。蘭橈(ráo):划船的槳。這裡是指船邊。“蘭橈”形容船精美芳香。
⑸玉箸(zhù):或寫成“玉筯”。箸是筷子,這裡是指眼淚,形容淚珠下流,一條條如“玉箸”。
⑹暮天句:黃昏時,懷著愁緒,聽《思歸樂》。思歸樂:這裡指杜鵑啼聲。杜鵑鳥叫聲,近似“不如歸去”,所以有“思歸樂”之名。又解,《思歸樂》為曲調名,又稱《思歸引》,《文選·石季倫思歸引序》:“困於人間煩黷,常思歸而永嘆,尋覽樂篇有《思歸引》,倘古人之情,有同於今,故制此曲。”
⑺山郭:“郭”本為外城,即城外加築的一道城牆。這裡是指山的邊緣。《漢書·食貨志下》:“卒鑄大錢,文曰‘寶貨’,肉好皆有周郭。”其中“郭”即邊緣的意思。
⑻回首句:回想被思者和思者,由於離別,音息難通,好像情意疏淡了。蕭索:缺乏生氣,這裡有冷淡的意思。
⑼離魂句:指所念之人離別後,不知飄泊到何處?離魂:指離別之人的魂魄,與“別魂”意相同。

白話譯文

佇立在破敗的孤廟前,迎著江上陣陣風濤寒,看西陵峽上,風蕭蕭,雨漫漫。風雨中,瀰漫著她思歸的呼喚,飄灑著倚槳的她涕淚點點。
傍晚時聽杜鵑聲聲,聲聲唱不盡思歸的愁怨。風傳遞山里早梅的香氣,把春的信息送到山城邊。回憶歡情時更覺心苦,遊魂何時把家還?

創作背景

這首詞當為初春時期溫庭筠在西陵與情人離別之作,可能作於會昌二年(842)初春詞人自吳中赴越中途中。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是一首離別相思之作。上片開頭二句,意境闊遠,富有氣勢,為情人離別創造出濃郁氛圍:西陵孤廟、風雨瀟瀟、寒流無盡,中間著一“對”字,言其地別無他物,顯示出環境空曠、寂寥、冷落,渲染出一種愁苦孤寂的氣氛。“謝娘”二句具體刻畫女子倚舟懷人,淚流千條,極顯其悽愴傷痛之情。
過片二句寫主人公所聞、所見、所感:所聞為杜鵑思歸之鳴,愈增離人日暮愁思;所見早梅已放,香滿山郭,好景已不為己所留,以樂景寫離愁,倍覺傷懷,且“早梅”又暗與前面“寒”字合;所感則為離恨而已。結尾句雙起單承,直接抒寫離別之苦,用“蕭索”突出思者與被思者的情狀,十分痛惜。這是主人公的推想:是不是因為離別後,音信難通,而使情感冷淡了呢?心上人如今又在何處呢?末尾以問語出現,推進一層,表現了思念之切,也突出了主人公此刻茫然無依的心緒。
此詞背景是“孤廟”“山郭”,作者將江南的風景、風情融入了對離愁別恨的抒寫之中。整首詞由景入情,通過對特定景物的描寫,以景襯情,情景交融,韻味深遠。

名家點評

清代陳廷焯:起筆蒼莽中有神韻。音節湊合。(《詞則·別調集》卷一)

作者簡介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故有“溫八叉”“溫八吟”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詩詞兼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艷精緻。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並稱“溫韋”。現存詩三百多首,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箋注》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