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河海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河海大學機電工程學院以機械工程學科為主導方向,以機械設計與製造、機器人工程、材料加工、能源動力、工業設計等為主要專業特色,面向工程套用,培養現代機械設計、製造自動化與信息化、機器人設計及製造、電廠熱能動力工程、機電系統測試與控制、空調與製冷、材料加工工程、工業設計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海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 外文名: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Hohai University
  • 類別:河海大學下屬學院
  • 學院類型:工科
  • 屬性:211
  • 所屬地區:中國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
  • 現任院長:丁坤
  • 主管部門:河海大學
  • 本科專業:機械工程、機器人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金屬材料工程、工業設計
  • 主要院系:機械工程系、熱能與動力工程系、材料工程系、工業設計系
  • 碩士點:7 個
  • 博士點:1 個
  • 工程碩士點:3 個
歷史沿革,學院概況,辦學條件,師資力量,院系專業,教學建設,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機構設定,學術研究,科研平台與機構,科研成果,學術交流,教學特色,學生組織,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河海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的歷史沿革可以追溯到常州電力機械廠機械職工大學。
1980年,原江蘇省電力局下屬的常州電力機械廠開始籌建機械職工大學,12月20日,國家電力部檔案決定,從1981年起,將該廠劃歸電力部領導,並著手籌建常州電力職工大學。
1983年2月25日,常州電力職工大學被確認為水利電力部直屬單位,水電部報請國務院審批建立水利電力部常州機械製造職工大學。5月31日,國家教委批覆水利電力部,同意成立水利電力部常州機械製造職工大學。
1985年,水電部常州機械製造職工大學和常州電力機械廠劃歸河海大學(原華東水利學院)領導管理。
1986年2月13日,經河海大學申請,國家教委同意擴大河海大學辦學規模,在水電部常州機械製造職工大學的基礎上建立河海大學機械學院。11月26日,河海大學機械學院在常州成立。
1995年12月,經河海大學申請,水利部人事勞動教育司批覆,同意“河海大學機械學院”更名為“河海大學常州分校”,河海大學機械學院電子工程系更名為河海大學計算機及信息工程學院。
1996年5月3日,河海大學機械學院舉行更名儀式,正式起用為河海大學常州分校,並為機電工程學院、計算機信息工程學院(常州)、國際工商學院(常州)頒發銅牌。
2000年6月,河海大學常州分校更名為河海大學常州校區,下設機電工程學院。

學院概況

河海大學機電工程學院以機械工程學科為主導方向,以機械設計與製造、機器人工程、材料加工、能源動力、工業設計等為主要專業特色,面向工程套用,培養現代機械設計、製造自動化與信息化、機器人設計及製造、電廠熱能動力工程、機電系統測試與控制、空調與製冷、材料加工工程、工業設計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學院設有機械工程、機器人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金屬材料工程、工業設計五個本科專業;擁有水利機械二級學科博士點、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材料加工工程二級學科碩士點、工業設計工程專業學位碩士點以及機械工程領域工程碩士點,共建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碩士點。“機械電子工程”為部級重點學科,機械工程本科專業為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江蘇省品牌專業、第一批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專業;能源與動力工程本科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機械工程和工業設計本科專業為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建設專業類。設有機械基礎實驗中心江蘇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常州校區工程訓練中心江蘇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機電工程實驗中心三個實踐教學平台;擁有國家工科大學生教學實踐基地——“河海大學-常州寶菱重工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135人(專任教師102人),其中教授19人,博士生導師9人,具有副高職稱39人,專任教師中有博士學位的教師64人。專任教師博士學位比例63%。有海外經歷教師比例37人,比例36%。我院高層次人才隊伍中入選江蘇省“333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6人,入選“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2人、中青年學術帶頭人2人,入選“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4人,入選江蘇省“雙創博士”6人,入選常州市“831工程”中青年骨幹人才4人,入選河海大學優秀創新人才3人、“大禹計畫學術新秀”7人。

院系專業

學院設有機械工程機器人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金屬材料工程工業設計五個本科專業。機械工程在“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均被列為校級重點學科。2011年機械工程專業入選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同時機械工程專業是常州校區首個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專業。機械工程專業學生將在華盛頓協定成員單位之間實現學位互認,畢業學生具有直接申請國際專業證照或國際工作資格的學歷。

教學建設

專業建設
類別專業
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共建)
能源與動力工程
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專業
機械工程
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機械工程
機械工程
江蘇省品牌專業
機械工程
江蘇省重點專業
機械工程、工業設計
江蘇省重點專業(共建)
能源與動力工程
江蘇省特色專業建設點(共建)
自動化
河海大學特色專業建設點
機械工程、金屬材料工程
河海大學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金屬材料工程
江蘇省高校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機械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工程訓練中心。

學科建設

河海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有1個水利部重點學科,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3個專業學位碩士點。
學位授權點
學科門類一級學科二級學科學位點類別
08工學
機械工程
機械製造及自動化
碩士點
機械電子工程
碩士點
機械設計及理論
碩士點
工業設計工程
碩士點
材料科學與工程
材料加工工程
碩士點
農業工程
水利機械
博士點、碩士點
專業學位授權點
序號專業領域代碼專業領域名稱時間
1
085201
機械工程
2009年
2
085204
材料工程
2009年
3
085237
工業設計工程
2014年

人才培養

經過三十年的建設與發展,機電工程學院可培養全日制博士、碩士及本科生,可招收全日制國外留學生。積極開展國際項目的合作研究,與荷蘭Delft科技大學、韓國東西大學等10餘所高校研究所在研究生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等開展了一系列國際合作。
近年來,學院學生獲機器人足球賽2項世界冠軍、3項世界亞軍、30餘項全國冠軍;學生的設計作品多次獲得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美國“IDEA獎”、德國“IF設計獎”和德國“紅點獎”;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全國大學生數模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充分展現了學院學生紮實的專業功底和卓越的創新實踐能力。
畢業生的就業實行“雙向選擇、自主擇業”原則,主要去向包括國有和中外合資、獨資大中型企業、研究所、設計院、水電工程局、電力局、火電廠等企事業單位,畢業生的就業率均在95%以上。從畢業生的調查反饋信息中獲悉,學院畢業生中有很多人已成為本單位的技術和管理骨幹,受到了社會的歡迎和好評。

機構設定

機構類別下設單位
學院辦公室
行政辦公、教學管理、學科科研、組織人事、研究生、學生工作
教學單位
機械工程系、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工業設計系、力學教研室、工程圖學教研室
實踐教學平台
常州校區工程訓練中心、機電工程實驗中心
科研機構
機械設計與製造研究所、機電控制及水下機器人研究所、焊接技術與金屬結構研究所、能源與動力工程研究所、工業設計研究所、疏浚教育與研究中心、特種機器人技術研究所
資料來源: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與機構

學院以機械工程學科為引領,形成如下學科研究方向:現代機械設計及理論、疏浚裝備與疏浚技術、機電控制與機器人技術、水工金屬結構設計與製造、熱能工程及太陽能熱利用、太陽能光伏利用技術、焊接自動化、機器人化和智慧型化技術、先進焊接和表面改性技術、人機系統及人機互動設計、產品設計及可用性評價等。目前機械工程學科有教學科研人員99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32人,博導7人,碩導45人,具有博士學位53人。
現有科研平台與科研機構
科研平台
疏浚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部級)
機電控制及自動化水利部重點實驗室(省部級)
常州市數位化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常州市重點實驗室)
常州市光伏系統集成與生產裝備技術重點實驗室(常州市重點實驗室)
常州市特種機器人及智慧型技術重點實驗室(常州市重點實驗室)
科研機構
機械設計與製造研究所
機電控制及水下機器人研究所
能源與動力工程研究所
焊接與金屬結構研究所
工業設計研究所

科研成果

近五年來承擔各類科技計畫項目130項,科研經費總額超9000萬元,年均經費達1800餘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7項、國家“863”、“973”計畫重點項目子項目2項、科技支撐項目1項、中歐合作項目1項、科技重大專項1項;國家部省級項目39項(其中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25項)、橫向研發合作項目83項。縱向科研經費1600萬,師均縱向科研經費22萬元。出版學術專著8部,受理和授權發明專利分別為480多項和180項。榮獲國家及部省級科研成果獎8項,成果轉化18項,發表學術論文500餘篇,其中SCI/EI檢索論文150餘篇、ESI高被引論文2篇。

學術交流

2011年承辦國際“Seminar on deep sea mining/dredging(深海採礦/疏浚)研討會”;
2013承辦了中韓“疏浚裝備及技術研討會”;
2015年承辦了“全國水利機械最佳化設計與水利機電設備表面處理技術研討會”及“2015年度全國檢測聲學會議和第四屆上海-西安聲學會議”;
長期堅持開設“研究生學術論壇”,每年組織校內博士教授學術報告會30場,邀請校外專家10餘場次(謝友柏院士、譚建榮院士、聞邦椿院士等);
積極開展國際項目的合作研究,與荷蘭Delft科技大學、韓國東西大學等10餘所高校研究所在研究生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等開展了一系列國際合作。

教學特色

學院注重加強學生的基礎理論、專業課程及實踐環節的教育,十分重視外語、計算機套用、現代製造技術和創新意識與能力的訓練。多年來學院培養的學生具有機電結合、工管結合的特點,基礎紮實、知識面廣、適應性強,具有較強的工程設計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計算機套用能力。我院學生先後在足球機器人世界盃比賽、全國大學生智慧型機器人比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全國大學生數模競賽、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創業計畫大賽、江蘇省大學生力學創新大賽等省級以上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學生組織

組織名稱
主要職能
下設部門
學院團委
以服務老師、服務同學為宗旨,統籌管理、安排學院各學生組織工作。
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實踐部、志願者部、素質拓展部、學研會
院學生會
發揮“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優勢,架起師生溝通的橋樑,服務同學。舉辦一系列特色活動。
秘書處、文藝部、宣傳部、品行部、體育部、學習部、外聯部、生活部、女工部12
院學生科技協會
開展具有學術性、知識性、實踐性的第二課堂活動,開設與學院各專業緊密相關的各類培訓,為同學們進行科技創作創造條件。
秘書處、創新製作部、工程技術部、動漫影音部、網路傳媒部、科技競賽部、科普宣傳部
朋輩幫扶工作站
發揮優秀學生的榜樣示範作用。朋輩以志願者身份對有需要的同學在身心健康、學業管理等方面進行幫助。
秘書處、宣傳部、企劃部、愛心書社
大學生傳媒中心
利用微信平台、QQ主頁等新媒體渠道面向校內外發布各類宣傳信息,還向其它媒體投送與學校相關的稿件。
記者部、編輯部、宣傳部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機電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秦進東
機電工程學院院長
丁坤
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
沈金榮
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
白建波
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
樓力律
機電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
喬熙
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