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堂爺”。或奉畫像,或奉書有“供奉一家之神主”字樣的紙制牌位。
奉“灶鍋爺”(灶神),常在畫像旁書對聯曰“上天言好事,回言降吉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津信仰禁忌
- 英文名:Hejin belief taboo
- 節日時間:三月十八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流行地區:中國
- 節日起源:祭祀
- 節日活動:拜灶神,唱大戲,敲鑼鼓,放鞭炮
奉神,廟會、廟宇,禁忌講究,
奉神
奉“財神爺”。張貼於暗處。今盛行。
奉“土地爺”。門旁常以磚砌一土地爺小窯。
奉“鬥神”。貼於門上,一對。今盛行。
奉“馬王爺”。貼於牲口槽處。今幾無。
奉“爺婆”(祖親)。多為虛畫像。有貼家譜的。
奉“關公”。於今盛行。或為之“財神”,或為之保佑神,置塑像於家或驕車。
信奉“送子娘娘”、“禹王爺”、“瘟神”、“真武大帝”等。
廟會、廟宇
三月十八“娘娘廟”會:相傳此日為娘娘生日,周村十二歲以下兒童都要“戴枷”前為聖母贖罪謝恩,求消災避禍。屆時,兒童們均於脖項上套一柳條所制形似“枷”的東西,由家長帶領,前往娘娘廟香火敬神。如城關“抬頭廟”會,連伯“高禖廟會”,北方平“娘娘廟會”等。大體情形是,一,唱大戲,敲鑼鼓,放鞭炮,以敬神靈;二,獻祭品(繁富非常),燒香焚表,跪拜,以奠神靈。有得子還願的,有求子“拔花”的(拔花:出門時,拔一紙制花朵,以祈生子),有掛鐵鎖求給小兒消災避禍的。
禹廟會:在禹門口(龍門)原禹廟內。每年春三月二十三及秋九月初一兩次。三月二十三為迎神賽社會,由神前村人主辦,屆時,社火故事旌旗蔽日,鑼鼓銃聲震動山河。更有廟內東西兩戲台時演“對台戲”,東起西落,熱鬧非凡。其迎神賽社會每五年一輪,屆時神駕下廟,故名曰“迎神”。九月初一專唱“對台戲”,不舉行迎神儀式。
瘟神廟會:舊時五月端五日舉行。河津城內瘟神廟會,有會有戲有紅火。迎神賽會隊伍,由一村拉一隻羊在前,後有鑼鼓紅火熱鬧隨後,最後有帥字旗。紅火節目有“戰貘鰲”、“九鳳朝陽”、“關公戰蚩尤”、“二鬼摔跤”、“老鼠嫁女”、“冰山”,還有“輕輕鬼”、“掙死鬼”等扮相。迎神儀式:初一日各社社首到廟裡降香,五日,八人抬著瘟神,後隨紅火熱鬧,祭日人山人海,熱鬧不息。旨在安神祭鬼,乞求神靈免瘟祛病,亦有病癒後還願表謝的。
真武廟會:至今相沿,香火甚盛,主祭真武大帝。每年三月三日、九月九日舉行。善男信女,身著艷服,燒香焚紙,拜神求藥,叩頭還願,桂花生子,拴長命鎖祈福,抽籤卜卦者絡繹不絕。自黎明始,直至黃昏。常有盲人演唱等熱鬧。舊時,凡賣小吃的如餅子、麻花之類,均附帶有柏葉,以像征長命。
廟宇:歷朝歷代,建廟修廟相沿不絕。據不完全統計,現存及有口頭記憶及碑記文字可考者不下500處,其中關帝廟、娘娘廟據多。幾乎村村有廟,大多數廟內建有舞台,亦以關帝廟、娘娘廟內據多。
河津有記載的最古的廟宇有:連伯《高禖廟》元宣慶元年重修。清澗《泰山廟》元至元三十年建。古垛《村后土廟》元延佑五年建。乾澗《關帝廟》、北寺莊《后土廟》及太陽村《太寧廟》元至德十年建。
禁忌講究
借人水桶,送還時不得擔空桶進院,須卸一隻桶用手提著。
借人藥鍋,用完不送還,由人家取回。或遵人家叮嚀,置紅紙於鍋相還。
見人嬰兒,不可夸親(漂亮)言胖,親者言醜,胖者不言,僅以“嘖嘖”之聲相夸。
戲班到村社唱戲,開場不演“教子”,臨完不演“罵殿”。姓楊村子忌演《金沙灘》,姓韓的村子忌演《祭靈》,姓蘆的村子忌演《二度梅》等等。
除夕晚忌大聲喧譁。
大年初一忌滴水於地,潑水於門外。
沿山村莊趕牲口取炭之家,白天置鞭桿於門口,忌人進屋。因晚上取炭,白日睡覺,示別人勿擾。
生辰八字,屬相不合者不能成婚。
過年期間,不幹活,更不動土。
木匠忌論五尺,小爐匠忌轉風箱轉。
忌巷道直對房前房後,對房前曰“明箭”,對房後曰“暗箭”。均以“泰山石敢當”石條鑲於牆上避凶。
商人家吃餃子,忌說“破了”、“爛了”。
持孝者,忌進別人家。
忌騎馬、坐車、戴眼鏡問路。
忌戴手套與人握手。
客走未遠忌潑水。
忌小孩槓秤,言槓秤長不高。因“秤錘雖小壓千斤”。
有女子不上墳掃墓者。
忌房上烏鴉叫,謂不吉利。俗語有“騷老鴉(哇)”。
家裡丟了東西,於門外扎草人,以釘釘眼,以開水潑身,以示詛咒。
三家不合場(碾麥場),兩家不合院。
補星。別人房(在西)高過自己房,用磚砌一小閣之類於房上稱“補星”。謂“星高一寸,房高一丈”。
鄰人房屋毗鄰,不可西高東低。民諺稱“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死人”。歲數以九為忌(九的倍數),凡遇忌年,男女均系紅褲帶避之。七、八十歲不忌。
忌平晚輩人喚父名。
人病不言病,叫不爽快,不美氣,或叫“難過”。
人死不言死,言歿了;埋人稱“發落”。
鄰人剛死,即在門口灑白灰或爐灰,以示避邪。
醫生、藥鋪掌柜送客忌說“再來”。
腳戶入旅店,飯後不壘碗,壘碗遇雨天。
逢七不出門,逢八不回家。三六九為出行好日。
孕婦死,入殮後,以長鐵桿從棺釘入,穿過其胸腹,意為防腹子鬼魂鬧事。
橫死者(非正常死,如跳井上吊等)棺材不許進院。
做壽木時,女兒前來“澆木”,以酒從頭至尾澆過。又有讓小孩鑽棺木,以為長命。
喜鵲叫為報喜,鳥鴉叫不吉利。早見狐狸晚見兔,吉利。
有劇團唱大戲,家長喜歡抱孩子讓演員給化妝(“打臉”),以圖吉利。
借別家席,不可夾於腑下出門,只能肩扛。意忌“扔死嬰”動作。
女人“坐月”間,忌門,男人、寡婦、有孕者等人不得進門。婦女要進門,須在產房門前撒一碗水,以防邪氣帶入。
嬰兒夜間哭鬧厲害,貼一黃紙於門口,上書:“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哭郎。過路君子念一念,一覺睡到大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