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航道整治

河口航道整治是用疏浚和整治手段改善河口通航條件的工程措施。河口區的水下淺灘,尤其是攔門沙常成為船舶航行的主要障礙,隨著海運事業的發展,船舶大型化,矛盾更加突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口航道整治
  • 外文名:hekouhangdaozhengzhi
  • 類別:整治工程
  • 對象:河口航道
定義,具體區域,河口區的水下淺灘,泥沙淤積,潮汐河口潮波,整治方法,

定義

疏浚和整治手段改善河口通航條件的工程措施。它是河口治理和河口綜合開發利用的重要組成部分。河口天然水深不能滿足航行要求時,採用挖泥機具進行疏浚,採用丁壩、順壩、導堤和其他工程措施進行整治,使水深增加,以形成人工航道。

具體區域

河口區的水下淺灘

河口區的水下淺灘,尤其是攔門沙常成為船舶航行的主要障礙,隨著海運事業的發展,船舶大型化,矛盾更加突出。19世紀中葉法國塞納河口就開始進行整治,但受當時科學技術水平和工程經驗限制未能奏效。河口航道常用疏浚進行開挖和維護。20世紀初葉英國泰晤士河口靠疏浚獲得較大水深。但是單靠疏浚日益不能適應海船吃水的增長,美國德拉瓦河口、荷蘭萊茵河口、中國黃浦江與遼河等河口採用疏浚、整治相結合的方法取得成功。20世紀中葉河口水力模型的套用使河口航道整治進展顯著,美國密西西比河、加拿大聖勞倫斯河等較大河口成功地獲得10m水深,80年代已加深到12m以上。中國長江、珠江、甬江等較大河口也積累了大量研究成果,航道整治有不同程度進展。20世紀70年代以來除河口物理模型外,河口數學模型也得到迅速發展,把航道整治及其研究工作推進到一個新階段。

泥沙淤積

泥沙淤積是河口航道整治經常遇到的問題。河流挾帶泥沙入海,在口門外水流突然擴展,流速減緩,泥沙大量下沉並堆積為攔門沙。口門處淡水和鹹水相遇,發生混合,細顆粒泥沙由於絮凝作用形成絮團而加速下沉;由於鹹、淡水密度不同,還可能沿河流底部將高濃度浮泥帶到口門附近。攔門沙變化複雜,是河口航道整治的主要問題。

潮汐河口潮波

潮汐河口潮波沿河流向上傳播、變形,徑流與潮流相互作用形成周期性的往復水流──漲潮流和落潮流,使河口流場更為複雜。漲、落潮流流路往往不一致,各自塑造相應的河槽。過寬的河段常形成複式河床,兩側都有深槽,中間有沙灘相隔,上下河段深槽並不連通而出現淺段。受徑流洪枯和潮汐大小的影響,河口往復水流變化的區域擴大,泥沙運動和河床沖淤範圍也擴大。河口鹹淡水混合的區域和攔門沙淤積的部位都相應地擴大。複式河床的河段內沙灘和淺段更是變化頻繁,甚至主流的深槽也會出現緩慢的橫向擺動,成為航道整治的重要問題。
除河流流域來沙外,海域泥沙給河口河床淤積提供了又一個重要泥沙來源。海域泥沙包括河口兩側沿岸流輸送來的和海域島礁風化、侵蝕下來的泥沙,也包括從河流挾帶來的泥沙。這些泥沙沉積或懸浮在河口水下三角洲海域內,在波浪作用下又被掀動、懸揚、擴散,由潮流或沿岸流帶走,漲潮流把它們帶進口門並能上溯到更遠處。徑流和潮流的強弱,流域來沙和海域來沙的多少是決定河口性質及其泥沙淤積形態的主要因素。

整治方法

除了貫徹綜合開發,綜合治理的方針外,河口航道整治應遵循河口河床演變規律,因勢利導,穩定和發展有利河勢。按潮流與徑流對比的強弱,可分成強潮、中潮、弱潮三種河口。不同類型的河口具有不同的河床形態和泥沙沖淤特徵。相應地,河口航道整治需採用不同方法,採用不同的整治建築物布置形式。強潮河口要通過整治淺灘使漲、落潮流流路一致,形成穩定的水流主槽並能集中水流增大水深。弱潮河口常多汊道,多口門,要通過整治工程穩定分汊口,控制分水分沙,以利於維持、增加通航汊道的水深,也要選擇通航條件較好的汊道、口門進行航道整治。各種河口礙航的攔門沙淺灘整治也可採取束水攻沙,利用漲、落潮流刷深航槽。
根據提高通航水深的要求,河口常需要開挖人工航槽。挖槽會引起回淤,這與河口泥沙運動規律和特點有關,挖槽越深,回淤越快。人工航槽要用疏浚維護,但在高回淤率的情況下,單靠疏浚難於維護航槽所需的水深。為大型船舶開挖人工深水航槽時,常輔以整治手段,即用適當的工程建築物改變水流運動和泥沙沖淤的條件,使航槽保持沖淤相對平衡。整治後仍需採用疏浚的手段維護水深,包括清除季節性的或風暴引起的泥沙淤積,故河口航道整治常採用整治與疏浚相結合的方法(見航道疏浚)。常用的整治建築物有導堤、丁壩、順壩和堵壩四種(見航道整治)。導堤用於整治攔門沙淺灘。從河口築單道或雙道導堤延伸到人工航槽一側或兩側,引導和集中水流,增大流速,適應挖槽水深要求。雙道導堤相當於河口向外延伸,把流域來沙輸送到更深水域。導堤還能防止或減少海域來沙進入河口,並將攔截沿岸漂沙,使河口兩側發生顯著的岸灘沖淤演變。
在河口攔門沙和通航主槽的淺灘上開挖和維護人工航槽只有採用疏浚的手段才能實現。航槽應選擇在漲、落潮流流路較一致,以落潮流為主的汊道或汊槽上,潮流有利於航槽維護,回淤量和疏浚量都較少。
流域來水來沙較少的中小河流,河口水深較淺,沿岸漂沙活躍地區或海域來沙豐富時,河口也有泥沙淤積問題。為了通航,中小河口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航道整治。不少中小河口常考慮工農業用水的需要,攔河築閘擋潮,防鹹蓄淡並有利於縮短沿海堤防和陸上交通路程。河口築閘後,由於入海徑流量的減少和下游潮波變形,以及潮流量的減少,閘下河段普遍發生淤積。海域來沙豐富時,閘下河段淤積更為突出。閘下淤積將嚴重影響通航和泄洪排澇。建閘還將顯著改變水域環境和生態平衡。因此中小河口開發必須綜合利用,統籌兼顧,對影響水域環境顯著的工程應作嚴格論證,要儘量保護天然良好的通航條件。為了改善通航條件,為築閘河口減少閘下淤積常採用的措施有放水沖淤、機械拖淤和納潮沖淤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