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學農業工程學院

河南科技大學農業工程學院

河南科技大學農業工程學院前身為洛陽工學院農業機械工程系,始建於1961年5月。1990更名為機械設計(汽車)工程系,2002年河南科技大學正式組建後,成立車輛與動力工程學院農業工程系。2013年5月,在農業工程系基礎上成立河南科技大學農業工程學院。2016年5月更名為河南科技大學農業裝備工程學院。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師和科研、工程技術人員80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人,教授、副教授和高級工程師43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0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45人,省部級跨世紀學術帶頭人或學術骨幹9人,河南省創新人才2人,校級學科和學術帶頭人15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科技大學農業工程學院
  • 始建:1961年5月
  • 更名:機械設計(汽車)工程系
  • 博士生導師:2人
學院部門,專業學科,實驗教學中心,獲得榮譽,

學院部門

學院設有5個研究所、1個教研室、4個實驗室和1個計算機中心:車輛工程研究所、交通運輸研究所、熱能與動力機械研究所、製冷與空調研究所、農業工程研究所、機械設計與機械原理教研室、車輛與交通運輸實驗室、熱能與動力工程實驗室、農業工程實驗室、機械設計與機械原理實驗室和計算機培訓中心。
學院現有農業電氣化(卓越計畫)、農業電氣化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卓越計畫)、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4個本科專業。

專業學科

農業工程實驗室
農業工程實驗室隸屬於農業工程系,其前身是農機實驗室。它始建於1957年,是我們學校建立最早的實驗室之一。由於學科的發展和國家高校專業目錄調整,我們實驗室的名稱、隸屬關係及其所承擔的任務也不斷地調整與變化。1985年之前,農機實驗室一直隸屬於農機教研室,只承擔農機專業的實驗教學任務和與本專業研究方向相關的科研任務。從1985年開始,農機實驗室就逐步過渡到機設系的系管實驗室,面向機設系的農業機械和食品機械兩個專業方向的本科生實驗教學任務,還要承擔與這兩個專業研究方向相關的科研任務以及碩士研究生的試驗任務。2000年之後,農機專業更名為“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實驗室更名為“農業裝備實驗室”,由農業裝備研究所管理,承擔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實驗教學任務和與本專業研究方向相關的科研任務以及碩士研究生的試驗任務。2006年,隨著院系調整,農業裝備研究所升格為農業工程系,實驗室更名為“農業工程實驗室”,由農業工程系管理,既要承擔農業工程一級學科下設的本科專業學生的實驗教學任務,還要承擔與農業工程學科研究方向相關的科研任務以及碩士研究生的試驗任務。
實驗室現有專職人員2名,龐靖、陳東生。實驗室主任由倪長安副教授兼任,倪長安在本實驗室從事實驗教學和實驗室管理工作多年,具有較為豐富的實驗教學和管理經驗,負責實驗室規劃,行政管理等工作。龐靖和陳東生負責實驗教學和日常管理工作。
實驗室現在共承擔7門專業課程37項實驗,總實驗學時72學時。2006-2007學年共完成的實驗人時數為7152個。自編實驗指導書兩本:《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實驗指導書》、《計算機接口技術實驗指導書》。
實驗室現有房屋13間,1590平方米;實驗設備353台(套),總價值220餘萬元,其中大型精密儀器設備1套(無線數據採集分析系統),價值56.7萬餘元。
經過多年的積累和沉澱,實驗室擁有包括耕整、種植、管理、收穫等較為齊全的田間作業設備、場上作業設備和農產品加工設備及多種性能檢測設備,各種機具的部件陳列、傳動機構動態演示用教具等,基本能夠滿足教學要求。同時,長期來,農機學科的教師和實驗室人員密切配合、團結合作,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充實實驗教學內容,更新實驗手段,克服實驗教學資金投入不足的的困難,自行研製、開發多種實驗教學用儀器、設備,其中犁體曲面測繪儀、犁體六分力測試架、犁體六分力標定架、切割器性能實驗台、篩子性能實驗台、風扇性能實驗台、飄浮速度測定實驗台、移動式實驗用動力小車等都在學生培養、科學研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另外,實驗室人員在工作中堅持“保證教學、服務科研”的原則,在完成實驗教學任務的前提下,積極參加科研活動,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科研能力,對本學科的建設做出貢獻。本學科的科研,也為實驗室增添了不少實驗設備,如與15—20馬力拖拉機配套的背負式小麥聯合收割機、向明—2000自走式穀物聯合收割機、與手扶拖拉機配套的微型小麥聯合收割機、與3玉米聯合收穫機、破茬播種聯合作業機、玉米秸稈還田機等。這些留在實驗室的科研設備,為本科學生的教學不斷增加新的內容,特別是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中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起到了其它設備不可替代的作用。
實驗室現有一套大精設備,“無線數據採集分析系統”,主要包括力、扭矩、加速度、振動感測器信號調理模組;數據無線傳送模組;數據無線接收模組數據分析處理軟體等,可以將感測器測得的信號調理放大,經天線傳送給計算機進行分析顯示,大大簡化了野外實驗的設備連線,減少儀器數量,降低實驗成本。該設備已在多項研究生課題試驗和科研項目中使用,為教學、科研、新產品開發做出巨大貢獻。
農業工程系
農業工程系是河南科技大學車輛與動力工程學院下屬的一個基層教學科研單位,現有專、兼職教師20人,其中教授4人,博士5人,副教授4人,講師7人,助教4人。該系設有農機和農電兩個教研室。農機教研室主要承擔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的部分技術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教學任務,農電教研室主要承擔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專業的部分技術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教學任務。該系同時承擔農業工程學科各個學術方向的科學研究工作。該系設有農業工程實驗室,實驗教師2人,其中碩士1人。農業工程實驗室面積1500平方米,固定資產230餘萬元。
該系具有較強的辦學實力和雄厚的科研基礎。近幾年來承擔了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20餘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洛陽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在各類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50餘篇,出版著作9部,獲得國家專利8項。
本學科十分注重現代農業機械新理論的研究,注重將智慧型化、數位化控制技術套用到農業機械的設計中,注重科研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工作。近年來,在小麥、玉米等收穫機械方面的研究成果已轉化為多項新產品,並被多家企業採用,為企業創造了上億元的經濟效益。

實驗教學中心

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實驗室面積約800平方米,設有機械零件陳列室,機械原理陳列室,機構陳列室,電測室,齒輪及機械效率實驗室,帶傳動滑動軸承實驗室,動平衡實驗室,機構測繪室,減速器拆裝室,齒輪模擬加工齒輪測量實驗室、機構創新設計室等。
本實驗室擔負著全院機械設計基礎課的實驗教學工作。實驗室豐富詳實、種類齊全的機械零件及大型機構陳列室全國聞名;在過去實驗室投資較少的情況下,自製了很多較高水平的實驗設備,完成了多項實驗開發基金項目,較早地實現了實驗測試過程的微機化,多次受到國家教委、河南省教委及學校的表彰。
為了適應21世紀教育改革的需要,學校利用銀行貸款對實驗室加大投資力度,對實驗室進行改造、充實、調整,加強實驗的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使實驗設備具有較高的機電一體化和微機化水平,將原來單一的、定性、驗證性實驗改變成定量的、具有設計性和創新性的綜合性實驗,使綜合性和創新性實驗數量達到90%。
實驗室實行開放管理,使得實驗設備得到充分利用,配合教學,為學生提供一個高質量高水平的、方便並具有吸引力的輔助教學實驗場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視野,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機原及機設教研室
機械原理及機械設計教研室設立於建校初期。經過五十多年的建設與發展,目前擁有一支治學態度嚴謹、教學經驗豐富、樂於奉獻的高素質教學隊伍。現有教師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碩士生導師3人,講師3人。博士2人,碩士7人,學士及本科畢業5人。2007年被命名為機械設計校級教學團隊。 教研室承擔全校機械類、近機械類各專業的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設計基礎三門專業基礎主幹課程及其相應課程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還開設有機械最佳化設計、可靠性設計等選修課,並擔負著指導機械設計及理論的碩士研究生及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競賽活動。
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曾獲得省級優秀課程稱號,在近年來的教育教學質量工程建設中兩課程又被命名為省級精品課程,機械設計基礎為校級精品課程。
教研室以教學工作為中心,長期堅持不懈地進行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建立全方位的機械設計課程質量保證系統”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面向21世紀機械類專業主幹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和體系的改革與實踐”獲河南科技大學教學成果特等獎,“機械原理CAI課件”獲河南省現代教育技術成果二等獎,“機械設計CAI課件” 獲河南省現代教育技術成果三等獎,“機械設計基礎CAI課件”獲河南科技大學課件比賽一等獎。完成了河南省新世紀網路課程建設工程項目——機械設計網路課程建設和機械原理網路課程建設。近10年來共完成各級教學研究課題10餘項,發表教研論文20餘篇。主編《機械原理》教材、《機械原理作業集》、《現代設計方法》各一部,副主編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機械設計》一部,參編教材10部。
教研室組織和鼓勵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各種學科研究工作,以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在機器人理論、最佳化設計、可靠性設計、摩擦學、齒輪強度、軸承等方向進行了探索性研究,初步形成了相對固定的學術方向。近10年來共主持和參加科研課題30餘項。獲省政府頒發的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獲市政府頒發的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發表論文60餘篇。 指導學生機械創新設計活動,在各類競賽中獲獎近20項

獲得榮譽

該院教職工在內燃機、汽車、拖拉機、農用車輛及機具等領域開發了多項新技術和新產品,並已廣泛地套用於實際生產。近三年來,已完成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九五攻關項目、省部級科研項目39項,獲獎19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國際及全國性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420多篇,出版學術著作20餘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