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作物遺傳改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一家農作物品種培育、繁殖、推廣機構,位於河南省,成立於2009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省高校作物遺傳改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成立時間:2009年
河南省高校作物遺傳改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一家農作物品種培育、繁殖、推廣機構,位於河南省,成立於2009年。
河南省高校作物遺傳改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一家農作物品種培育、繁殖、推廣機構,位於河南省,成立於2009年。中心建設目標是培育主要農作物小麥、棉花、玉米、大豆等作物新品種,建立品種培育、良種繁育、推廣產業化體系,通過工程技...
中心建設有作物分子育種河南省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作物遺傳改良河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其中分子生物學、作物遺傳調控、適應性仿真鑑定實驗室,儀器設備資產達2000餘萬元;有種質庫、育種田、加代溫室、人工氣候室等功能齊全的品種培育基地設施以及遍布全省的小麥繁育示範基地20餘個,育種試驗田200多畝,溫室5400平方米...
河南農學院許昌校門 1996年,經國家科技部批准,學校組建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00年,河南農業大學獲得一級學科博士授予學科,成為河南省第一個獲得一級博士學科的高校。2002年,河南農業大學在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中獲得優秀,成為河南省首個被評為優秀的本科院校。2003年,批准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成為本科-碩士...
省級科研平台:河南省畜禽繁育與營養調控重點實驗室、河南省飼料與養殖環境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水稻種質創新與品種改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智慧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動物生物製劑工程研究中心、飼料質量安全控制河南省工程實驗室、河南省蠶業科學研究院、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種研究院、河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
王清連,男,河南省棉花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河南科技學院教授,1956年12月出生,漢族,河南省濬縣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學位,碩士生導師。現任河南科技學院黨委書記,中國棉花學會常務理事,全國高等農業師範教育學會副理事長,河南遺傳學會副理事長、河南省細胞生物學會副理事長,河南省植物生理學會副理事長、河南...
園藝植物生物技術遺傳與育種方向,結合河南省園藝植物育種利用及生產需求,系統開展了葡萄新品種組培快繁、香石竹抗衰老轉基因新品種培育、菜用大黃體細胞無性系變異、牡丹工廠化育苗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在園藝植物生物技術與遺傳育種研究方面形成了鮮明的特色。該方向成員通過對園藝植物體細胞無性系...
張獻龍長期從事棉花生物技術及育種套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棉花細胞離體發育及調控機制、棉花雜種優勢利用、棉花纖維發育機制及關鍵基因功能分析、棉花抗黃萎病機制及防控。人物經歷 1963年3月,張獻龍出生於河南省駐馬店市。1980年9月至1984年6月,在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學習,獲學士學位。1984年9月至1987年6月...
河南省鄉村人居環境工程研究中心及河南省牡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6個省級科研平台;洛陽市旱作與節水生理生態重點實驗室、洛陽市牡丹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洛陽市作物遺傳改良與種質創新重點實驗室、洛陽市植物營養與環境生態重點實驗室、洛陽市道地藥材繁育創新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11個地廳級科研平台。
河南省農作物新品種重點實驗室是1993年批准建設,1996年12月正式開放運行的河南省首批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之一。實驗室現有面積1200m2,裝備有植物細胞工程、染色體工程、基因工程等研究相關的先進成套儀器設備,並配有人工氣候室、溫室、網室,低溫種質資源庫等附屬設施和100畝試驗地。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21人,其中研究...
實驗室定位於套用基礎研究,圍繞國家糧食安全、農業綠色發展等重大戰略需求,聚焦作物種源自主創新,開展主要農作物遺傳改良關鍵技術研發,創製水稻、玉米、油菜、棉花等作物優異新種質並培育重大新品種,回答關鍵技術和種質創新背後的重大科學問題,支撐我國主要農作物種源安全和綠色發展。研究對象 水稻、油菜、玉米、棉花、...
一個一級國家級重點學科,3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8個博士點,75個碩士點,65個本科專業(方向),建有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玉米改良(鄭州)分中心,國家菸草(行業)栽培生理生化重點實驗室,國家糧食作物生理生態與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等國家級省部級重點研究機構。
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華中農業大學)隸屬於華中農業大學,是1992年3月成立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方向 (1)基因圖譜研究;(2)重要基因分離克隆研究;(3)功能基因組研究;(4)雄性不育與雜種優勢研究;(5)種質資源創新及遺傳多樣性研究;(6)分子技術育種研究;(7)新品種選育。近5年進展:實驗室...
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個一級博士授予權學科,28個博士點,18個一級碩士授予權學科,75個碩士點,3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建有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玉米改良(鄭州)分中心,國家菸草(行業)栽培生理生化重點實驗室,國家糧食作物生理生態與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等29個國家級省部級重點研究機構。
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國家重大科學工程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和生物技術研究所為技術依託,整合農業部作物種質資源與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農作物分子生物學重點開放實驗室和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等研究力量。研究項目 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圍繞農學和生物學中農作物基因資源和新...
研究與開發任務 (1)地方特色園藝作物優異基因資源的發掘與創新 (2)國外優異基因資源的引進、評價與利用 (3)茄果類、瓜類等設施蔬菜專用品種創製與育種新技術研究 (4)桃、草莓等特色果樹育種技術研究與新品種創製 (5)觀賞園藝作物新品種的引選與利用 (6)園藝作物優質、安全、高效、促成栽培技術研究 實驗...
1984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學校改名為河南農業大學,農學系新增環保、農產品貯藏與加工(河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前身)、農業微生物等本(專)科專業。1994年12月,農學系、菸草系合併為農學院。2000年,獲批作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實現了河南省博士學位授予一級學科建設零的突破。2005年以後,植物...
植物學是河南省重點學科,學院建有河南省植物基因與分子育種工程實驗室、河南省轉化生物學國際聯合實驗室、河南省小麥種質改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植物遺傳與分子育種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周口市作物遺傳改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周口市蔬菜改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周口市微生物發酵與白酒釀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周口市小麥...
鄧秀新,男,博士 [1],1961年11月生於湖南宜章縣 [2],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3],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4],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1],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 [5]。 鄧秀新於1981年從湖南農學院本科畢業後考取華中農業大學研究生,先後獲碩士、...
生命科學系整合資源、打造特色學科,提升學科建設水平,結合自身優勢和區域發展需要,在2008年被批准的植物學省級重點學科、2009年被批准的植物遺傳與分子育種省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學校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校級重點學科、周口市作物遺傳改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的基礎上,結合周口地方經濟發展需要,按照“有所為有...
多數實驗室是開放實驗室,可承擔2-3門實驗課,供本院教師搞基礎性科研和本科生做畢業論文等課題研究,以及大學生創新實驗課題研究。目前,學院建有河南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生物精煉河南省工程實驗室、植物與微生物互作河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經濟作物繁育工程中心、動物營養代謝與遺傳改良研究所、功能性食品協同創新中心...
傅廷棟,1938年9月9日出生於廣東鬱南,作物遺傳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油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傅廷棟於1960年從華中農業大學農學系本科畢業後留校任教;1965年獲得華中農業大學遺傳育種專業碩士學位;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後,被破格晉升為副教授;1978年至1987...
許為鋼為中國糧食生產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河南日報》評)許為鋼多年來始終面向農業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開展科學研究,追蹤學科的最新發展組織學術攻關,在小麥品種的遺傳改良、小麥產量育種最佳化模式、小麥品質改良、作物育種原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多項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研究成果。(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先進事跡...
陳如凱,教授、博導,國家甘蔗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農業部第八屆科技委委員、農業部甘蔗首席專家、農業部甘蔗遺傳改良重點開放實驗室學委會主任、國家糖料改良中心福州甘蔗分中心主任、全國甘蔗品種鑑定委員會副主任、福建農林大學甘蔗綜合研究所所長。曾任中國作物學會甘蔗協會三、四、五屆常務副理事長、全國作物審定...
承擔本科生《設施花卉栽培》、《觀賞植物學》等課程教學工作。合作承擔碩士、博士研究生《高級設施環境工程進展》、《園藝設施工程技術》課程教學工作。學術成果 2004年至今,一直致力於草莓和花卉種質創新與遺傳改良等方面研究。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陝西省農業科技攻關項目和高校基本科研業務...
科研項目1. 油菜成果轉化:科技部項目,參加 2. 油菜新品種選育:武漢市科委,參加 3. 油菜種質資源引進和創新利用,科技部948項目,參加 4 油菜的遺傳改良,國家創新團隊項目,參加 5 油菜生物技術育種,科技部863項目 參加 發明專利及獲獎情況 1. 油菜小孢子工程技術體系的建立及套用,2003年7月獲湖北省科技...
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1年,牽頭成立了遼寧省生物炭工程技術研發中心。2020年11月,瀋陽農業大學國家生物炭研究院成立,受聘為學術委員會委員。2021年5月28日,任農業農村部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專家指導組副組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陳溫福主要從事北方粳稻高產育種及生產技術研究。創建了以秈粳...
擁有科學試驗用地300畝、南繁育種基地180畝,相繼成立了國家玉米改良中心鄭州分中心分子育種基地、河南省玉米遺傳改良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研發基地、河南省玉米良種培育工程技術中心、河南省糧食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具備較為完善的科研設施條件。被農業部列為國家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展示中心、國家玉米區域技術創新中心濬縣示範...
戚華雄,男,漢族,1964年9月出生,湖北仙桃人,九三學社社員,研究員。1987年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獲碩士學位。人物簡介 現任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九三學社湖北省農科院支社主委。從事水稻分子育種研究。分別作為訪問學者在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美國德克薩斯理工大學和...
1999年05月,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任浙江大學作物遺傳改良與種子工程研究所副所長;浙江大學《遺傳學》基礎實驗室主任 1999年12月,晉升為教授 2000年12月,聘為博士生導師 2002年01月,任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農學系主任;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教授委員會副主任;浙江大學作物科學技術研究所副所長...
利用轉基因育種提高作物的耐寒和抗旱能力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經濟意義。然而,這項工作的關鍵在於對植物抗逆分子機理的認識及關鍵基因的發掘。 以模式植物擬南芥為材料,通過正向和/或反向遺傳學途徑,利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和基因工程手段,篩選和克隆抗逆關鍵基因,闡明其功能,並用於作物抗逆分子遺傳改良。該研究不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