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金礦成礦條件和成因類型研究

《河南省金礦成礦條件和成因類型研究》是由河南省地質礦產局地質科研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張蔭樹、強立志、毛同春、秦國群、高百林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省金礦成礦條件和成因類型研究
  • 成果登記號:19860204[01564]
  • 第一完成單位:河南省地質礦產局地質科研所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860204[01564]
項目名稱
河南省金礦成礦條件和成因類型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河南省地質礦產局地質科研所
主要完成人
張蔭樹、強立志、毛同春、秦國群、高百林
主題詞
金礦;礦床成因類型;成礦控制;河南

成果摘要

該報告(附河南省金礦分布規律圖)對河南金礦層控特徵、控礦因素、成礦時間做了全面、系統的研究,指出了找礦方向,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準地台的太古界為綠岩帶,其上部為鈣鹼性岩群,下部為超基性岩群;褶皺區的地層主要屬中元古代及部分古生代地層,受區域走向斷裂的控2.通過對16條地球化學剖面的1066個樣品的測試,以及金礦與地層律,地層的岩石含金豐度等,建立了低豐度值區礦源層的概念,並結合了太古界綠岩帶超鐵鎂質岩群(含金豐度1.44ppb)、下元古界礫岩、組和朱莊群歪頭山組為區內礦源層。 3.通過稀土元素組份和岩礦石及碳、氫、氧、硫、鉛等穩定同位素組成與演化特點的研究,認為本區性岩漿岩主要來自地殼上部,屬重熔型岩漿岩,且成礦物質來源於地層4.報告認為礦源層是金礦的成礦基礎,岩漿作用、變質作用、混合動以及外生營力等作用,促使礦源層中的金活化轉移,在一定的構造有礦。 5.將河南金礦分成金礦床和。金礦床按成因類型劃分為岩漿熱源型,火山-次火山熱液型、變質熱質熱液型、淋濾型、風化殘積型,沉積型(砂金)等七類,首次提出了原岩為含金礫岩的變質熱液型金礦的新見解。層控成礦理論為基礎,劃分了南北兩個成礦帶、七個金礦集中區和靈寶、嵩郎坪、淅川、固縣等六個預測區,並預測了區內可能的成礦地段,指出地質體,推測了可能的成礦類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