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輝縣市第一高級中學校志》是秦克凌、李邦栓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河南省輝縣市第一高級中學校志
- 作者:秦克凌、李邦栓
- 出版社:中國檔案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年09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是記述輝縣市第一高級中學及其前身自20世紀初期至21世紀初期,學校演變、發展的百年歷程的專志。 二、本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系統、翔實的記述學校的發展軌跡,尤其是建國後,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導下,學校出現的新事、要事、特事及成就。
作品目錄
封面
河南省輝縣市第一高級中學校志
編纂委員會
編撰人員
序
凡例
圖片
1、輝縣高等國小堂舊址
2、泮池上的秀才橋
3、老校大門
4.老校圖書館
5、老校教學樓
新校大門
新校教學樓
新校綜合辦公樓
1、原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接見校友侯德昌(右二)
2、原國家副主席胡錦濤與校友范錫波(三排中)合影
3、黨和國家領導人溫家寶、錢正英、宋健與校友阮本清(後排右三)在一起
軍委領導人張愛萍、張震將軍為教師韓達生題詞
教師李冠慈在“九一八”事變後寫的“哭遼東”被輯入《革命烈士詩抄》
校友任友東給坦尚尼亞總統的兒子當飛行教練
考入清華、北大的部分學生在清華園門前全影
團結奮進的領導班子
校長 秦克凌
書記 李幫栓
黨支部委員會議
1、原省教委主任於友先(前排中)在原新鄉市教育局長白光譜陪同下視察學校
2、原空軍軍務部副部長白力牛(右二)到校視察
3、輝縣市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在新校奠基儀式上
原校長劉緒龍(左一)及部分教師與學生學雷鋒積極分子合影
五姐妹小組悉心照顧孤獨老人冀善之
普法教育
升國旗
1、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徐安德教授來校作報告
2、十八歲成人宣誓儀式
3、清明時節 悼忠魂
4、共青團業餘學校
航天多媒體教學演播評估系統
語音教學
多媒體教學
“紅五月”歌會
“迎回歸”暨第二屆藝術節
醫務人員為學生體檢
元旦遊藝晚會
文藝演出
教工籃球賽
靳利在省中學運動會上勇奪金牌
投擲
秋季田徑運動會入場式
國家桌球隊來校表演
1987年八縣一中田徑運動會團體第一名
1.微機室
2.實驗室
3.圖書館
4.閱覽室
5.多媒體階梯教室
1.天文觀象台
2.餐廳
3.學生公寓
4.400米塑膠跑道運動場
1、美國俄亥俄州克里弗蘭市中學教師約翰夫婦蒞校參觀
2、河南大學文學院副院長、碩士研究生導師張仲良(右一)作報告
3、安徽亳州一中教師來校考察
4、青年教師李會軍(中)在美國俄亥俄州學校進修
5、學校教師考察北京市通州區潞河中學
榮譽採擷
高中部全體教職工
國中部全體教職工
《校志》編纂委員會成員和編撰人員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章 學校沿革
第一節 校名校址
第二節 領導體制
第二章 教育宗旨與教育方針
第一節 清末民國時期
一、清末
二、民國時期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後
第三章 學制與課程設定
第一節 清末民國時期的學制與課程設定
一、學制
二、課程設定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後的學制、課程設定與教材
一、學制
二、課程設定
三、教材
第四章 教學與教研
第一節 教學
一、組織領導
二、常規教學
三、第二課堂教學
四、教學手段
五、質量評估
第二節 教學設施與設備
一、圖書館
二、儀器、實驗室
三、器材
第三節 教研
一、教研活動
二、成果交流
第四節 多種形式辦學
一、招飛培訓
二、高校畢業生實習基地
三、幫建孟莊中學
第五章 教職工
第一節 清末民國時期教職工
一、任用資格及檢定辦法
二、進修方法
三、薪俸標準
四、社會地位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後的教職工
一、隊伍建設
二、編制及工作定額
三、政治地位
四、工資福利
五、培訓進修
六、職稱評聘
七、年度考核
第六章 學生
第一節 招生
第二節 學籍管理
第三節 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節 畢業與升學
第七章 體育衛生文娛
第一節 體育鍛鍊
一、課堂教學
二、課外活動
三、校隊訓練
四、達標訓練
第二節 衛生保健
一、組織機構
二、衛生保健活動
第三節 文化娛樂
一、清末民國時期學校的文娛活動
二、新中國成立後學校的文化生活
第八章 教學經費與學校建設
第一節 清末民國時期的教學經費與學校建設
一、教學經費
二、學校建設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後的教學經費與學校建設
一、經費來源
二、學校建設
三、勤工儉學
四、後勤改革
附:新校建設
第九章 黨群組織活動
第一節 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
一、民國時期黨的基層組織在學校的創建與發展
二、新中國成立後學校中的黨組織
第二節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組織
第三節 教育工會基層委員會
第四節 學生聯合會
第五節 少年先鋒隊
第十章 管理體制與規章 制度
第一節 管理體制
第二節 規章 制度
一、會議制度
二、工作制度
三、特殊管理制度
四、後勤制度
第三節 紀律與規則
一、紀律
二、規則
第十一章 學校文化
第一節 遺蹟
一、輝縣高等國小堂
二、輝縣師範學校
三、文廟
第二節 碑碣
一、《重建宣聖廟外門記》碑
二、《衛輝府輝縣新創欞星門記》碑
三、《衛輝府輝縣重修學紀》碑
四、《重修輝縣文廟碑記》碑
五、《重修輝縣儒學碑記》碑
六、《移置百泉書院城內記》碑
七、《重修文廟碑記》碑
八、葉秉敬草書《百泉賦》碑
第三節 著述
一、論文論著
二、新聞報導
第四節 校歌
第五節 檔案校志
第六節 校友詩詞選錄
第十二章 人物
第一節 名師風範
林際昭
胡萬春
羅守智
趙霖
張萃中
韓達生
李冠慈
李毅
王炤
邢嘯天
石長壽
李誠一
周炳江
苗培信
董其昌
荊維周
范德秀
李逢源
馮震宇
劉呈烈
王宗義
劉緒龍
梁榮久
趙志敏
張錦文
常天鵬
睢明善
王啟運
宋璽光
張春海
高文廣
原永
李鴻謀
胡萃凡
傅運全
呂懷生
趙啟忠
梁化英
郭振發
馮增田
梁立邦
劉振和
劉嘉英
岳希榮
戈東升
朱謙祥
范正真
侯澤文
馮玉珍
何思敬
馬耀東
馬振生
侯秀嫻
王崇蓮
林康樂
邢秀卿
郭鎔盤
胡學誠
張德賢
李育傑
孫永平
艾雲濤
陳紹德
劉廷和
張景賢
陳金貴
段鐘
潘士堂
曹建國
李幫栓
張克俊
劉永康
杜鵬
貟保連
王守印
宋樹青
閆新如
傅旺英
秦貴芬
郭鑫生
邢玉山
劉禮仁
趙武昌
劉瑞鳳
李少成
趙桂英
秦克凌
宋希德
王武周
李運喜
蔡清泉
白學禮
馬立海
鄭旭貴
馬福香
崔成元
張波
趙清虎
李會軍
范玉成
李振寶
宋新生
申致全
趙秀玲
白永梅
張林安
葛傳龍
賈銀錠
王明珍
琚宏偉
李建明
第二節 學子精英
陳益三
牛毅
王儉
沈書
林啟榮
柏楊
郭曉真
路彥
郭川
趙啟倫
馮振漢
李武
何萬英
張志光
侯德昌
梁殿英
王樹茂
馬自力
王崇華
陳玉森
秦守雍
史一京
范立方
崔俊芝
張景山
張全貴
牛建國
錢文華
王力建
袁志忠
劉雙印
錢文中
郭忠
索慶福
姬常興
王崇剛
張振貴
申建中
宋景峰
段德智
趙運龍
王雙喜
張喜梅
石長華
郭其山
孫在升
孫書山
馮樹傑
吳振水
張天富
王明煥
劉祖義
艾貴斌
侯鈺鑫
饒金有
孫玉明
曹士泉
張清海
蘇光武
於向東
阮本清
萬平玉
董玉江
何京強
杜好信
趙連生
李自喜
范錫波
趙海燕
齊永安
萬有志
賈福軍
王素麗
趙挺生
董忠
劉雪林
丁瑞斌
郭本玉
梁材
趙玉林
韓子明
朱明軍
張舉璽
郭福生
宋文健
李子勇
史黎明
王素偉
蔣里強
黃丞
陳利頂
劉天軍
郭立魁
羅紅霞
范玉洲
毛鳳梧
丁振華
范順利
張光運
郭新聞
趙世福
程本軍
趙浴沛
胡建和
李建忠
安新生
李宇龍
都志輝
郎利輝
郝建華
李大勇
段振雲
張士峰
徐澤晶
王光輝
唐凌天
高文亮
齊向陽
牛新聞
龔玉霞
樊毫軍
鄭敏
王瑞鋼
琚強昌
張長虹
段光明
范錫輝
路子靖
李光榮
張愛芳
張慶利
第十三章 榮譽
第一節 集體榮譽
第二節 個人榮譽
第三節 社會兼職
附錄
一、重要檔案輯錄
二、回憶錄
附表、附圖、附文索引
編後記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