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骨幹大學名單,特色骨幹大學簡介,河南農業大學,河南師範大學,河南科技大學,河南理工大學,河南工業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鄭州輕工業大學,建設目標,建設任務,
特色骨幹大學名單
特色骨幹大學簡介
河南農業大學
學校擁有20個學院,76個本科專業,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河南省優勢特色學科,19個省部級重點學科;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各類在校生3萬餘人。
河南師範大學
河南師範大學是
河南省人民政府與
教育部共建高校,學校位於河南省
新鄉市,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國家“111計畫”。學校始建於1923年的中州大學(原國立河南大學前身)理科和創建於1951年的平原師範學院,歷經河南第二師範學院等階段,1985年始稱河南師範大學。
學校設有25個學院,83個本科專業,2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7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10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河南省一期優勢特色A類學科,28個河南省一級重點學科;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各類學生5萬餘人。
河南科技大學
河南科技大學是
河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
國防科工局共建高校,學校位於河南省
洛陽市,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學校1952年創建於北京,1956年遷至洛陽,1958年升格為洛陽工學院。2002年,洛陽工學院、洛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洛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河南科技大學。
學校設有31個學院,97個本科專業,其中14個本科專業、5個碩士專業獲批省級以上“卓越工程師、醫生、農林人才、法律人才培養計畫”;擁有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博士後流動站;3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個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類別;28個河南省一級重點學科,三個國家“十三五”國防特色學科。
河南理工大學
學校有全省普通高校唯一A類學科安全科學與工程;擁有2個省優勢特色學科、22個省一級重點學科,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0個專業通過全國工程教育認證,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河南工業大學
河南工業大學是
河南省人民政府和
國家糧食局共建高校,學校位於河南省
鄭州市,以第二單位入選國家首批“ 2011計畫”,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和“卓越工程師計畫”建設高校,學校始建於1956年,1960年搬遷鄭州創建鄭州糧食學院,2004年與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河南工業大學。
學校有69個本科專業,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4個省一級重點學科,1個河南省首批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工程;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國家級卓越計畫專業;8個專業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是省屬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校位於河南省
鄭州市,是河南省重點建設特色骨幹高校之一,河南省博士學位授予重點立項建設單位。1983年河南省創建河南財經學院,2010年河南財經學院與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合併組建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學校有65個本科專業,1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財政學為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學科群入選河南省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工程,9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2個省級重點二級學科。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是
河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
水利部共建高校,學校位於河南省
鄭州市,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學校1958年在北京成立北京水利水電學院,後遷至河北省更名為河北水利水電學院,1978年更名為華北水利水電學院。1990年遷至河南省,2013年更名為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學校有66個本科專業,包括9個國家級、省級卓越計畫建設專業,15個國家級、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7個國家級、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擁有14個省級一級重點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河南中醫藥大學
學校有32個本科專業,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河南省優勢特色學科,9個河南省重點學科一級學科。4個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國家級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畫改革試點專業。
鄭州輕工業大學
鄭州輕工業大學是
河南省人民政府和
國家菸草專賣局共建高校,學校位於河南省
鄭州市,是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建設高校,河南省重點建設骨幹高校,河南省博士學位授予重點立項建設單位。學校創建於1977年,原隸屬國家輕工業部,2018年經教育部批准,由鄭州輕工業學院更名為鄭州輕工業大學。
學校擁有67個本科專業,14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11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擁有1個河南省優勢特色學科群,15個河南省一級重點學科,3個河南省二級重點學科,7個專業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專業,5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建設目標
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傳承紅色基因、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文化繁榮興盛等要求,立項9所特色骨幹大學建設高校。通過特色骨幹大學和特色骨幹學科建設,推動若干所高校進入國內一流行列,一批學科進入國內一流行列或前列,建設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合作交流和文化傳承創新水平大幅提升,解決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能力持續增強,對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凸顯。
到2023年,爭取3所左右高校建成行業領先的特色高水平大學,5個左右學科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建設高校發展定位和目標更加明確,學科專業結構更加合理,與經濟社會發展融合更加緊密,服務關鍵特色行業的學科體系與專業體系基本形成,辦學整體水平顯著提升,高校分類發展、特色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到2035年,特色骨幹大學建設高校躋身國內同類大學前列,一批學科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全省高等教育基本形成規模適度、層次完善、結構合理、質量較高、適應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支撐服務體系,核心競爭力、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顯著提升,成為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力量。
建設任務
特色骨幹大學建設高校要在特色學科、一流專業和課程、公共教學科研平台、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引進與培育、教育信息化等方面加強建設,全面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一)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準確把握高等教育基本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突出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完善人才培養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積極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逐步實現碩士研究生教育以培養高層次套用型人才為主,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加快培養行業急需的高層次套用型人才。最佳化學科專業結構,重視基礎學科專業持續穩定發展,增強套用型學科專業快速回響需求能力,加強套用學科專業與行業產業、區域發展的對接聯動,重點布局支撐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先進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智慧型農業、生態保護與修復、現代交通、能源、現代服務業等產業的學科專業,建設一批國家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畫專業,部分專業、專業群達到國內一流水平。積極參加國際實質等效專業認證、國內權威專業認證,強化專業內涵,提升專業水平。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鼓勵支持行業骨幹企業深度參與特色骨幹大學和特色骨幹學科建設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多種方式參與學校人才培養環節,設立產業學院和企業工作室、實驗室、創新基地、實踐基地,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支持基於網際網路技術與套用的大規模線上開放課程教育教學平台建設,探索網路開放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大力推進個性化培養,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國際視野、科學精神和創業意識、創造能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創新創業體系,著力培養具有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心,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各類創新型、套用型、複合型優秀人才。
(二)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聚焦國家在河南布局的一系列重大戰略和區域重要戰略部署,特別是河南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需求和最新科技前沿,實施“高等學校基礎研究增強工程”,對接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產業發展及轉型升級、黃河生態保護等,最佳化整合、精準培育,建設一批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等高水平科研創新平台,著力培育一批重點學科、重點創新團隊,產出一批有特色、高水平、原創性的科研成果。繼續實施高等學校協同創新計畫,建立校校協同、校所協同、校企(行業)協同、校地(區域)協同、國際合作協同等開放、集成、高效的協同創新機制和創新模式,著力建設一批協同創新中心和產業科教聯盟,增強創新中心集聚人才、牽引產業升級能力。
(三)著力強化社會服務能力。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化產教融合,建立高校資源與企業需求對接機制,大幅提升高校對行業發展、產業轉型升級、企業科技創新的貢獻率。實施“高質量發展精準服務行動”,瞄準產業、行業轉型升級急需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問題,集中開展技術攻關,加快科技創新成果向產業技術轉化,顯著增強高校創新資源對高質量發展的推動力。著力支持眾創空間等以技術孵化、轉化、服務為主要功能的專業化機構,促進高校學科專業、人才、科研與產業互動,推進合作育人、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大力推進實施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畫,培育建設一批新型高端智庫,支持高校智庫聯盟建設,打造高端智庫品牌,提升資政建言水平,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理論支撐。
(四)著力打造一流師資隊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質強、整體水平高、潛心教書育人、師德師風優良的教師隊伍。依託國家“千人計畫”、“長江學者獎勵計畫”、“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省“百人計畫”、“高等學校特聘教授崗位制度”、“高校科技創新團隊和人才支持計畫”等人才項目,著力引進和培養一流科學家、學科領軍人物和創新團隊,造就傑出學術人才和創新骨幹人才。採取有效措施柔性引進一批海內外高級人才和知名學者,採取靈活方式開展研究生聯合培養或學術交流活動。完善編制及崗位管理制度,突出一線教學需求,建立健全教授為本科生上課制度,加大教師教學崗位激勵力度,推動一線教師普遍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技術,不斷豐富教學經驗、提升教學效果。落實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第一責任人的要求,打造一支數量充足、結構最佳化、素質優良、學術造詣和專業水平高、指導能力強、適應高層次人才培養要求的研究生導師隊伍。大力培育優秀青年骨幹,培育追求卓越的學術文化和有利於中青年教師成長的學術環境,為有潛質的中青年教師提供穩定的基本科研業務支持,為卓越人才隊伍凝神聚力、潛心治學提供保障。
(五)著力提升開放辦學水平。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高等教育對外合作與交流,多種方式引進、利用優質教育資源,建設一批國際高水平示範性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穩步推進有條件的高校開展境外辦學,創辦一批國際、國內聯合科研平台。加強國際學術交流,經常性舉辦國際高層次學術會議,專家學者經常性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並做主題報告。持續擴大國家公派出國留學規模,深入實施國家留學基金委河南地方合作項目及創新人才國際化合作培養項目,派遣拔尖中青年教師到世界著名大學、研究機構學習、交流。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和中外人文交流項目,實施中原文化走出去戰略,加快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加強孔子學院(課堂)內涵建設。加強優秀學生對外交流活動,拓展學生國際視野。擴大國(境)外留學生招生規模,進一步完善國際學生招收、培養、管理、服務的制度體系,不斷最佳化生源結構,吸引優秀學生來華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持續提升國(境)外留學生培養層次和水平。
(六)著力傳承創新優秀文化。立足辦學傳統和現實定位,積極推進文化傳播,傳承紅色基因,加強大學文化建設,形成推動社會進步、引領文明進程、各具特色的大學精神和大學文化。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形成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大力研究、宣傳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研究黃河文化、中原文化,揚棄繼承、轉化創新,推動黃河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打造獨特的大學文化陣地和大學文化品牌,使以中原文化為特色的大學文化在國內外高等教育界產生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