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

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

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集科研、服務、教學於一體,將整合洛陽師範學院公共文化特色人才資源、專業資源及場館設施資源,通過梳理政策,總結案例,融合創新,智力支援實踐,為推動我省公共文化事業發展搭建知識化、信息化與智力化平台,打造獨具特色的公共文化綜合性研究實體。該中心將結合我省公共文化服務現狀、特點和優勢,對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化、均等化、標準化和信息化進行深入研究,產生一批高水平論文、項目、著作,3年內爭取社會投入經費不少於300萬元,培訓公共文化服務從業人員400名,並制定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評價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
  • 外文名:Henan Research Center for Public Culture
一、中心概況,二、機構設定,三、團隊優勢,四、專業優勢,五、基地優勢,六、中心任務,

一、中心概況

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
為了順應時代發展需要,推進學校內涵建設和轉型發展,彰顯辦學實力和特色,洛陽師範學院依託文化產業、公共管理、旅遊管理、藝術設計等學科的專業優勢和研究基礎,整合研究團隊,凝練學術方向,於2012年組建“洛陽師範學院公共文化研究中心”。2015年中心被確立為“洛陽市公共文化研究中心”。 2016年1月經河南省文化廳批准成立“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2016年1月21日在洛陽師範學院伊濱校區舉行揭牌儀式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洛陽論壇開幕式。
本中心是河南省首個公共文化研究中心,集科研、服務、教學於一體,是一個跨學科、專業化、開放型、非營利性的學術研究機構。中心立足洛陽,面向全省,通過梳理政策,總結案例,融合深化創新,智力支援實踐,為推動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搭建知識化、信息化與智力化的平台,打造河南省獨具特色的公共文化綜合性研究實體。使本中心成為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的學術高地、面向社會培養公共文化專業人才的培訓基地和為政府提供決策諮詢的高端智庫。
  

二、機構設定

本中心掛靠洛陽師範學院圖書館,實施中心主任負責制,制定激勵性的人才政策和科研政策,最大限度調動中心研究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科學合理設定各種專、兼職崗位,確保研究中心工作規範、高效運行。
本中心下設機構包括:(1)研究室:針對公共文化諸方面理論和實踐中的重大問題及熱點問題展開科研攻關。(2)培訓中心:對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群藝館及文廣新局等部門的管理和從業人員進行文化管理、創意策劃、專業知識等方面的專業培訓。(3)評價中心:制定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評價標準,建立第三方評價體系。(4)信息服務中心:負責中心網站及微信公眾平台的更新及維護。(5)綜合辦公室:負責日常事務。

三、團隊優勢

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
本中心有專職研究人員36名;兼職研究人員15名。研究人員中教授12人,副教授13人,占70%;具有博士學位者18人,占50%。中心還聘請李國新等國內知名專家擔任特聘教授,並成立專家諮詢委員會。中心主任為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專家委員會重要成員、洛陽師範學院黨委書記時明德教授,在公共文化理論研究、公共文化服務評價方案設計、指導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踐及提升公共文化管理及業務人員素質等方面學術造詣深厚,具有獨到的戰略發展眼光。
中心研究方向帶頭人均具有研究生學歷和高級職稱,長期從事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均等化、信息化、標準化等方向的研究,具有紮實的前期研究基礎。洛陽師範學院文學院院長劉繼保教授,長期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近幾年圍繞“中原歷史文化名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展開研究,曾多次申報文化廳的研究課題。圖書館副館長馬艷霞博士,圍繞“公共文化服務民間參與”共完成三個省級項目,2012年 “公共文化服務多元化投入模式研究”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資助,圍繞“公共文化服務多元化投入模式”發表CSSCI論文8篇。
研究團隊骨幹成員長期以來積累了豐碩成果,承擔多項國家、省部級等各級項目。致力河洛音樂文化研究的馬春蓮教授,主持2010年國家社科基金“河洛大鼓的考察與研究”;從事河洛體育文化研究的周明華教授,主持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河洛古都體育文化研究”;長期從事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合作共建、資源共享的圖書館館長李虎教授、從事洛陽市河洛志願者研究的安鋒副教授、從事數字人文研究的王國強博士以及從事社會工作的李華偉副教授和從事文化產業研究的崔家田副院長等。

四、專業優勢

洛陽師範學院現有23個學院,4個公共教研部,61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學、管理學、歷史學、教育學、藝術學等10大學科門類。該中心整合學校多個學院的相關專業,依託他們的人才優勢和研究基礎,打造中心的專業優勢。歷史文化學院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創辦於2009年,目前形成文化市場與產業項目運營策劃、文化資源產業化兩個專業方向。該專業研究團隊在城鎮居民文化消費、產業投融資、文化資源產業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文化創意項目策劃等方面都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不俗的研究成果。
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
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的公共事業管理和行政管理兩個本科專業創立於2005年,這兩個專業研究團隊長期從事公共文化的相關基礎研究,在河南省政府購買社會服務、河南省NGO現狀調查以及社區志願服務等方向積累豐碩成果。
音樂學院2006年建立中原音樂文化研究所,致力於傳承中原地區音樂文化,挽救和保護河南瀕危戲曲、曲藝品種,發掘本土音樂文化資源,在中原音樂文化研究方向擁有多項研究成果。
2014年成立的藝術設計學院,積極參與地方文化藝術建設與行業藝術文化建設,在區域藝術文化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上取得突破性成果。

五、基地優勢

基地依託的洛陽師範學院圖書館是一所以人文社科文獻館藏為底蘊,河洛文化為特色兼具自然科學的多學科綜合性師範院校圖書館,現共有各類文獻225萬冊(件),其中紙質型文獻176萬冊,電子文獻49萬冊,《中國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國道外文專題資料庫》等22箇中、外文期刊資料庫,圖書館建有本館區域網路和圖書館網站,依託“萬兆主幹、千兆桌面”的校園網路與網際網路聯通,使全校師生可以隨時通過網路閱覽電子圖書,進行各種資料庫檢索和查閱電子文獻,實現了信息服務網路化,為中心的發展提供充分的資源保障。

六、中心任務

(1)理論研究:中心圍繞我國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對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均等化、標準化、信息化進行深入研究,產生一批高水平論文、項目、著作,打造國內知名、省內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務理論研究高地。為促進科學研究,從2016年起《洛陽師範學院學報》開闢“公共文化研究”專欄,歡迎省內外專家學者不吝賜稿。
(2)智庫諮詢:立足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務的現狀,展開廣泛調研,獲得一手資料,設計策劃成系列的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務藍皮書。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評價體系,努力成為區域性的公共文化服務第三方評價中心和政府各級文化部門決策諮詢的高端智庫。
(3)培訓工作:中心將在開展公共文化理論與政策法規研究基礎上,紮實推進公共文化管理及服務人員的培訓工作。目前已制定河南省圖書館館長培訓方案、河南省文化館館長培訓方案和河南省文廣新局局長培訓方案。
(4)公共文化產品生產與傳承:中心將協助基層文化機構挖掘、保護、傳承富有地方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打造民眾喜聞樂見、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公共文化產品,滿足基層民眾的公共文化需求。協助基層文化管理部門總結經驗,探索麵向基層城市社區和農村公共文化的服務模式,普及傳承文化,推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