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氣象災害防禦工作的意見》是河南省人民政府2007年10月30日發布的政策參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氣象災害防禦工作的意見
- 外文名:Opinions of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Henan Province on strengthening the work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 發布單位:河南省人民政府
- 發布文號:豫政 〔2007〕74號
- 發布日期:2007-10-30
- 生效日期:2007-10-30
- 所屬類別:政策參考
檔案發布,檔案全文,
檔案發布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氣象災害防禦工作的意見
(豫政 〔2007〕74號)
(豫政 〔2007〕74號)
各省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為認真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氣象災害防禦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7〕49號),現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如下意見,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檔案全文
一、充分認識加強氣象災害防禦工作的重要意義
我省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氣象災害種類多、範圍廣、頻率高、局地性強、危害重,暴雨(雪)、雷電、乾旱、大風、冰雹、大霧、霾、沙塵暴、高溫熱浪、低溫凍害等氣象災害時有發生,由氣象災害引發的山洪、滑坡、土石流以及農作物病蟲害、森林火災、流行疫情等也相當嚴重。近年來,受氣候變暖影響,我省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更加頻繁,對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經濟社會發展造成的損失不斷加大,應對氣候變化、加強氣象災害防禦形勢嚴峻,任務艱巨。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站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實現中原崛起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氣象災害防禦工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強化氣象防災基礎,加快各級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切實增強對各類氣象災害的監測預警、綜合防禦、應急處置和救助能力,提高全社會氣象災害防禦水平。
二、全面做好氣象災害防範工作
(一)編制並實施氣象災害防禦規劃。“十一五”期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組織氣象等有關部門,結合當地氣象災害特點,深入開展氣象災害普查和風險評估,建立氣象災害風險資料庫和風險區劃,並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抓緊編制本級氣象災害及次生衍生災害防禦規劃,並逐年安排組織實施。有關部門在建設規劃編制及項目立項中要統籌考慮氣候可行性和氣象災害的風險性,避免和減少氣象災害、氣候變化對重要設施和工程項目的不利影響。
(二)構建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體系。要在現有的國家、地方和行業氣象監測站網基礎上,結合我省氣象災害防禦的迫切需求,大力加強城市、農村以及重要防汛區域、旅遊、交通、地質災害易發區域的專業氣象觀測網建設,重點做好城市積澇自動監測站、鄉鎮自動氣象站和土壤墒情自動監測網建設,切實提高氣象災害綜合監測能力。建立和完善省、市、縣、鄉鎮四級氣象災害預警體系,建設不同氣象災種的預警業務系統,完善可視化、人機互動氣象災害預警平台,重點加強暴雨、暴雪、大霧等氣象災害的精細化預報及雷電、冰雹、龍捲風等強對流天氣預警,提高重大氣象災害預報的準確率、時效性。要認真做好氣象災害的影響分析,增強防禦針對性。要加快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應急系統建設,建立各級移動氣象台,完善現場應急指揮系統,切實增加對多種突發公共事件的現場應急氣象服務,提高保障能力。
(三)不斷強化氣象災害防禦基礎。各級政府要針對我省暴雨、洪澇、乾旱、冰雹、雷電、大霧、霾、滑坡、土石流等多發、損失加重的實際情況,按照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準,完善有關防範措施。要加強防禦重大自然災害的控制性工程建設和重要地段滑坡、土石流的治理或避讓,積極完善水庫、城市排水設施、防護林、緊急避難場所等防範氣象災害的基礎設施;要進一步加強防洪工程及抗旱設施建設,逐步完善防汛抗旱體系,確保有效發揮防災減災的作用。要按照國家規定的防雷標準和設計、施工規範,在各類建築物(含構築物)安裝防雷裝置,並加強定期檢測。要加強農村地區的防雷安全工作,積極組織對學校、敬老院等場所的防雷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和整改,避免或減少雷擊事故的發生。
三、大力提升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與傳播水平
(一)科學製作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各級氣象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管理,規範預警信號製作流程,確定預警標準和分級責任,提高製作時效,明確預警影響時間、區域、等級和防禦提示等,做到用語規範、指導明確、操作性強。
(二)加快預警信息發布平台建設。各級政府要將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工作列入政府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按照“十一五”期間國家和我省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建設要求,充分利用電子政務外網、廣播電視、農村黨員遠程教育信息網路資源,加快各級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平台建設步伐,並不斷拓展信息發布系統功能,增加信息發布內容,提高信息發布時效,使各級氣象災害預警發布平台成為各級政府指導防災減災的重要陣地。
(三)努力提高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播時效和覆蓋率。各有關單位、媒體和氣象部門要建立預警信息傳遞日常工作機制,按規定及時傳播預警信號。各級氣象、通信管理部門和相關電信運營企業要繼續密切合作,努力在第一時間將突發氣象災害應急預警信息傳送給社會公眾;各級廣播、電視等媒體要安排必要時間傳播氣象信息,並及時插播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各地主要報紙、政府網站要在顯要版面和重要位置登載氣象災害預警信息;農業、林業、水利、交通、民航、國土資源、教育、旅遊、衛生、畜牧等行業主管部門要做好預警信息在本行業內的傳播工作。要充分利用手機簡訊、電子顯示屏、公眾廣播、警報器等設施,做好學校、社區、醫院、車站、機場、商場、體育場(館)、敬老院等人口密集場所及倉儲、易燃易爆等重點部位的預警信息傳播工作。要特別重視農村和礦區預警信息傳播工作,大力支持氣象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建設,確保氣象預警信息及時有效地傳遞到偏遠農戶手中。各類礦區要把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播作為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措施,制定與氣象災害等級相對應的安全生產調度方案,建立預警信息傳播網路。
四、切實增強氣象災害應急處置能力
(一)完善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各級政府要組織有關部門按照《河南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豫政〔2005〕35號)要求,進一步完善氣象災害及其可能引發的次生衍生災害相關應急分級預案,明確各種氣象災害的應對措施和處置程式。要加強預案的動態管理,積極組織聯合演練,特別要加強城市、人口密集地區、重點保護部位和山區的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演練,促進各部門的協調配合和職責落實,同時要根據演練情況對預案進行及時修訂,確保各項預案完備、有效。
(二)做好氣象災害應急處置工作。各地、各部門要根據災害性天氣警報和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及時分析對本地、本部門可能產生的影響,及時啟動相關應急預案。要高度重視氣象災害引發的山洪、滑坡、土石流等次生衍生災害的防範應對工作,加強查險排險,及時組織受威脅民眾轉移避險。要認真落實減災救災各項措施,全力做好氣象災害救助、恢復生產和重建家園工作,並充分發揮金融保險行業的作用,確保災區生產生活秩序穩定。
(三)加強氣象災害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加強人工影響天氣、防雷、防汛抗旱、災害救助等防範應對氣象災害的專業隊伍、專家隊伍和應急志願者隊伍建設。學校、醫院、車站、體育場(館)、高速公路、碼頭等公共場所和易燃易爆等重點部位要明確氣象災害應急聯繫人,確保能夠及時準確地接收和傳達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組織採取應急處置措施。要儘快建立鄉村氣象災害防禦信息員隊伍,及時傳遞預警信息,幫助民眾做好防災避災工作。要定期開展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不斷提高應急救援隊伍整體素質。
五、認真落實氣象災害防禦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氣象災害防禦組織管理體系。堅持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分類管理、屬地為主的原則,切實加強對氣象災害防禦工作的領導和管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氣象災害防禦工作組織領導機構和日常管理機構。日常管理機構設在當地氣象部門,主要負責組織擬定當地氣象災害防禦規劃和年度工作計畫、組織氣象災害普查和評估、對重大氣象災害防禦建設項目進行論證等。各級氣象災害防禦組織管理機構要建立相應的運行機制,使氣象災害防禦組織管理工作經常化、規範化、科學化。
(二)逐步加大氣象災害防禦資金的投入力度。要發揮各級政府和社會各方面積極性,建立和完善氣象災害防禦投入機制,進一步加大對氣象災害監測預警、信息發布、應急指揮、災害救助及防災減災工程等重大項目的投入。
(三)切實加強有關部門的協調聯動。各級氣象災害防禦工作組織領導機構要認真履行綜合協調職責,進一步完善氣象、農業、水利、信息、通信管理、公安、民政、國土資源、建設、交通、衛生、環保、林業、民航、安全生產監管、畜牧、旅遊等有關部門互聯互通的災害信息共享機制,加強協調聯動,相互配合,真正形成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協作配合、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格局,不斷增強防災減災的合力,積極推動氣象災害防禦工作。
(四)大力開展全民防災宣傳教育。各級政府要加強氣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設,充分利用氣象、教育、媒體等資源,加大氣象科普和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力度,向全社會深入宣傳和普及氣象災害防禦知識與技能,加強對全社會尤其是對農民、中小學生防災避災科學知識的宣傳教育。加強社會輿論引導,做好相關科學解釋和說明工作,增強公眾抵禦各類氣象災害的信心,大力提高全民防範、抗險避災和自救互救能力。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零零七年十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