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

河南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

河南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是以地理學為主體,環境科學、生態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和區域經濟學等交叉融合的綜合性學院。

學院前身為始創於1923年的河南大學地學系,首任系主任為著名地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馮景蘭教授。經過幾代地理人的篳路藍縷、奮力拚搏,環境與規劃學院在教學科研、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得到社會各界一致讚譽。2009年4月,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等的陪同下來學院視察。2006年6月,學院黨總支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同年,省委書記徐光春、省長李成玉先後來院視察,並對學院的辦學特色和豐碩成果給予高度評價。2018年12月10日,榮獲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
  • 外文名:School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Henan University
  • 創辦時間:1923年
  • 辦學性質:公立大學
  • 學校類別:綜合類
  • 學校特色: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主管部門:河南大學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鄭洪濤 、院長:傅聲雷、執行院長、黨委副書記:喬家君
  • 專職院士數:1人 
  • 本科專業:地理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環境科學 
  • 碩士點:課程教學論(地理)、土地資源管理、環境科學等1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 
  • 博士點:地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經濟地理學、遙感信息科學與技術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區域經濟學和生態學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 
  • 博士後:地理學、區域經濟學、生態學 
歷史沿革,組織機構,教學機構,研究機構,辦學條件,師資力量,學科建設,教學建設,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就,交流合作,現任領導,所榮榮譽,

歷史沿革

1923年,中州大學地學系成立。
1949年,改為河南大學史地系,中原大學部分師資調入。
1952年,更名為河南大學地理系。
1953年,院系調整,河南大學改為河南師範學院,地理系隨之更名為河南師範學院地理系,原湖南大學經濟地理系、武漢中華大學地理系各有一部分併入。
1955年,新鄉師範學院地理科全部併入。1956年,學校更名為開封師範學院地理系。
1962年,鄭州大學地理系併入。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教學科研工作受到不少影響。從1973年起,招收了三年制的三屆學生。
1979年,隨大學更名為河南師範大學地理系。
1981年,被確定為全校重點系科之一。
1983年,被河南省政府列為全省高等學校智力投資重點系科之一。
1984年,改為河南大學地理系。
1985年,新的地理教學大樓建成。
1986年,經國家教委批准,在全國地理系首先設立了國土整治與開發專業,改變了原先只有單一的地理教育專業的局面。
1998年,地理系更名為環境與規劃學院。
2021年,環境與規劃學院更名為地理與環境學院。

組織機構

教學機構

地理科學系
區域與城市科學系
地理信息科學系和環境科學系

研究機構

環境與規劃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黃河中下游數字地理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
國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服務平台黃河中下游科學數據中心
河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區域經濟研究中心
大氣污染綜合防治與生態安全河南省重點實驗室
土壤重金屬污染控制與修復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河南省數字地理技術國際聯合實驗室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學院有教職工160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42人,院士1人,雙聘院士3人,博士生導師33人;長江學者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 “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員3人,國家“萬人計畫”領軍人才1人,國家“萬人計畫”教學名師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者9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全國模範教師、優秀教師3人,具有博士學位者148人。在國家級學會及專業委員會中擔任學術職務者20人次,在國家專業性學術刊物擔任主編、編委者15人次。

學科建設

學院擁有地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設有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經濟地理學、遙感信息科學與技術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設有區域經濟學和生態學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及對應的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課程教學論(地理)、土地資源管理、環境科學等1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設有地理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環境科學5個本科專業。地理學為河南省優勢學科,人文地理學和區域經濟學為河南省重點學科。在2012年和2009年教育部一級學科評估中,地理學分列第11名和第8名。

教學建設

學院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人才質量為核心,著力於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區域模型與信息系統學科的整合與創新”等3項成果獲國家級教學優秀成果獎;《經濟地理學》《區域系統模型及其套用》等教材榮獲全國高校優秀教材獎;《WEB GIS》等兩門課程為國家級精品課程,《自然地理學》等六門課程為省級精品課程;地理科學教學團隊為國家級教學團隊;地理科學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和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兩位教授榮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獎;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計畫項目30多項;在第二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和第二屆中國地理科學展示大賽中分獲銀獎與二等獎,獲國際數字地球學會第二屆視頻製作比賽第二名。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3月,學院下設地理科學系、區域與城市科學系、地理信息科學系和環境科學系。擁有環境與規劃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黃河中下游數字地理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國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服務平台黃河中下游科學數據中心、河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區域經濟研究中心、河南省時空大數據產業技術研究院、大氣污染綜合防治與生態安全河南省重點實驗室、土壤重金屬污染控制與修復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數字地理技術國際聯合實驗室等國家、省部級教學、研究機構。

科研成就

截至2019年3月,學院瞄準地理學發展前沿,圍繞黃河中下游地區、河南省發展戰略,開展了中原經濟區中原城市群、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等已經形成了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環境地理學生態地理學5個研究方向。近3年來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70餘項;獲省級以上科研獎勵48項,其中主持完成的“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成果獲2013年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發表SCI、SSCI、EI等論文180餘篇。在《地理學報》80年和《地理研究》32年發文總量排名中分列全國高校第八和第七名。

交流合作

學院加強交流合作,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先後與美國環境系統研究所(ESRI)、德克薩斯州立大學(UTD)、邁阿密大學(UM)等學術機構開展聯合培養與合作研究,建立了河南省數字地理技術國際聯合實驗室。聘請海外教授18人,開設全英或雙語教學課程10門;與美國科學院院士Michael Goodchild等50多名國外專家開展了合作研究,選派教師、優秀學生到國外知名高校深造近百人次;組織召開國際學術會議8次;受聘的海外教授Ronald Briggs、Milan Konecny分獲2013年、201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黃河友誼獎”。

現任領導

學術副校長、院長:傅聲雷
黨委書記:鄭洪濤
執行院長、黨委副書記:喬家君
黨委副書記:徐小軍
副院長:翟秋敏、邱永寬、趙威、周雲凱

所榮榮譽

2022年4月,河南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團委被授予河南省五四紅旗團委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