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技術研究室,是文保中心下屬從事各類文物修復的專業科室。現傳統文物修復技藝傳自北京,也就是從清宮廷造辦處的“歪嘴於”一支。1952年河南省博物館正式成立文物修復室,師從“歪嘴於”傳人王德山的王長青先生來到河南省博物館,專司各類文物的修復及復仿製工作。1979年,王琛工作後從父親手裡繼承了這門傳統的文物修復技藝。2011年文物修復室歸屬文保中心,即現傳統技術研究室。工作包括:修復青銅器、金銀器、鐵器、錫器、陶器、釉陶、三彩、骨器、玉石器、畫像磚、玻璃器等,各類文物的復仿製及金銀錯與不同材質的鑲嵌技術,文物修復保護方案編制。2013年經院安排兩名碩士研究生跟隨王琛專門學習傳統的文物修復技藝,使這一技藝在河南博物院得以延續和傳承。自修復室成立之初至今已有近70年,通過三代文物修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總計修復各類館藏及外單位文物近5000餘件。其中代表作有雲紋銅禁(春秋)、“婦好”鴞尊(商)、“婦好”夔足方鼎(商)、“王子午”鼎(春秋)、龍耳方壺(春秋)、蓮鶴方壺(春秋)、嵌寶石金蝴蝶(明)、嵌綠松石雲紋方豆(戰國)、鑲紅銅龍紋扁壺(戰國)、三彩童稚木偶戲圖枕(宋)等。先後為台灣自然博物、國家錢幣博物館、國家大劇院、中國科學技術館等單位復仿製各類文物300餘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