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垣建築結構
趙王城的城垣均系夯土築成。夯土牆體一般可分為3部分:基座、主體牆、內側台階面等,西城東南角一帶的牆體內側還另建有附加牆。基座建於基槽之內,或者直接建於開挖平整水平的紅色土面上。基座的斷面大致呈倒梯形,底寬16.9、頂寬17.3、高0.7米。主體牆建於基座之上,存高5-7米,底寬15.1米,即主體牆較基座台面要窄,向內收縮約2米。牆體夯層整齊,厚度均勻,一般在8-9厘米,局部厚10厘米。夯窩大小不太均勻,直徑4.5-5.5厘米,深0.5-0.7厘米。夯層內包含有很少量的陶器殘片,個體碎小,可辨器形有繩紋灰陶筒瓦、板瓦、素麵豆等。
附加牆直接附帖在主體牆內側,基底部分將主體牆的基座包裹在內,夯築質量不如主體牆。附加牆的功能可能主要有二:一是加固、拱衛城垣交角地帶的主體牆;二是頂面鋪設瓦頂,與主體牆內側的瓦頂連為一體,擴大流瀉雨水的面積,以增加排水量和提高排水的速度。可能是考慮到軍事防禦功能的需要,城垣交角處的城垣均建築體積較一般地段的要大,尤其西南角最寬。故頂部的面積亦即受雨面積也大,需要及時迅速排水才能保護城牆不受損失。
趙王城城垣牆體內側的形制結構非常特殊,呈多級台階狀內收至頂。自基座台往上2米處向內收縮0.95米,形成第一層階面;又向上2米,再次向內收縮0.8米,形成第二層階面。再向上即為現存夯土牆頂部,有無第三層階面不祥,以牆體應有的高度推測應該有第三層。 根據現有的發現及城垣高度的推測,其內側的台階級數應該在3—4級,並且最有可能是3級。
防雨排水設施
趙王城城垣內側普遍建設有防雨排水設施,主要包括兩種類型:其一是城垣內側台階面上鋪設的板瓦與筒瓦覆蓋面,簡稱“鋪瓦” ;其二是用陶製排水槽修建的坡道狀水槽道,簡稱“排水槽道”,應該是相隔一段距離鋪設一條,西城南垣2、3號兩條排水槽之間的相隔間距為27米。現已發現的城垣內側均為兩級台階式,因此已發現的鋪瓦也均為兩級台階式。兩層階面均用板瓦、筒瓦相配鋪設成斜坡狀瓦面頂,類似鋪瓦房頂,將夯土牆遮蓋,成為城垣的防雨設施。單體的排水槽形似簸箕狀,橫斷面凹形,平面近似正梯形,頂窄底寬,箕面近底沿處(6—7厘米)左右裝設2個凸起的頂扣,以便排水槽兩兩銜接時防止滑落。排水槽的安裝方式是:在城垣內側自牆體頂部向下開設斜坡狀溝槽坑,然後放置排水槽並一一銜接鋪設好,最後形成坡狀排水槽道。鋪瓦與排水槽道相結合,共同構成城垣內側完整的防雨排水建築設施。
城壕系統
趙王城建有完整的壕溝防禦系統,包括城垣外側的護城壕和南垣以南1000米處的外圍壕溝兩大部分。長期以來由於考古發現的局限,對於趙王城的城壕情況不太明了。2005年,通過在西城南垣外側的解剖發掘,終於明確證實了城壕的存在。西城南垣外側的城壕,北距城垣基約17-19米左右。斷面大致呈倒梯形,口部寬10、底寬2.4、深3.8米。
在趙王城南垣以南約1000米處,發現有人工開挖的東西走向的外圍壕溝系統,與趙王城南垣基本平行,依形制結構可分為東西兩部分:西段為三條平行壕溝,東段為一條壕溝。西段部分在鄭家崗村西,發現3條平行壕溝,間距10米,目前鑽探探明的長度約1100餘米。三條壕溝的形制結構基本相同,開掘在生土層中,被戰國晚期文化層所疊壓。斷面呈倒梯形,北側壕溝(1號)口部寬4.2-4.6、底部寬0.45-0.6米、深2.3-2.6米;中間壕溝(2號)口部寬4.3-4.9米、底部寬0.5-0.6米、深2.3-2.6米;南側壕溝(3號)口部寬3-3.8米、底部寬0.6-0.7米、深2.2-2.6米。溝內填土分多層,多呈垂弧狀堆積。包含遺物有戰國時期的灰陶罐、盆、豆及板瓦、筒瓦殘片等。根據地層及出土遺物分析,壕溝的年代在戰國晚期到末期,其中北面1、2號兩條溝的年代相近,最南面的3號溝年代略晚。另外,1號溝北側發現一排長方形柱坑,3號溝南側發現有環形附屬壕溝以及車轍溝,它們與三條壕溝共同構成一個規模宏大的防禦系統。東段壕溝位於鄭家崗村東,經過詳細鑽探,僅發現一條東西向壕溝,已經探明長度有1200餘米,口部寬10米左右,深3米左右。根據目前的考古勘察資料判斷,趙王城南郊的這條外圍壕溝,向西連線渚河,向東的情況尚不明朗,推測應與東面不遠處的滏陽河相連。如此,人工開挖的壕溝與天然河道有機聯繫起來,構成了趙王城南面、及東、西兩面近郊的壕溝防禦體系,並且它們與城垣外側附近的城壕一起,共同構成了趙王城規模宏大而完整的壕溝防禦系統。
趙王城在東周列國都城遺址中的保存情況最好,是研究東周城市考古的重要實例標本。近年來趙王城城垣及防禦壕溝等幾項田野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考古資料,為研究趙邯鄲故城以及東周城市考古提供了最新的實證依據。(段宏振 任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