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河傳·紅杏》
- 創作年代:晚唐五代
- 作者:張泌
- 文學體裁:詞
- 詞文字數:53字
- 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詞牌格律,作品評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河傳
紅杏,紅杏,交枝相映,密密濛濛。一庭濃艷倚東風⑴,香融⑵,透簾櫳。
斜陽似共春光語,蝶爭舞,更引流鶯妒⑶。魂銷千片玉樽前,神仙⑷,瑤池醉暮天⑸。
作品注釋
⑵香融——香氣融入風中。
⑶妒——忌妒,因蝶往往成雙而舞,風流翩翩,鶯豈不妒?
⑷神仙——意思是好似進入神仙之境。
⑸“瑤池”句——好像日暮之時,沉醉在瑤池訕境中。瑤池:西王母與穆天子飲宴之處。據《集仙傳》載,西王母所居宮闕,在龜山崑崙之圃,閬風之苑,左帶瑤池,右環翠水。
詞牌格律
《河傳》之名,始於隋代,其詞則創自溫庭筠。宋王灼《碧雞漫志》云:“《河傳》唐曲,今存者二。其一屬南呂宮,前段仄韻,後段平韻;其一屬無射宮,即《怨王孫》曲;外又有越調、仙呂調兩曲。”《花間集》所載唐詞,句讀韻葉,頗極參差。張泌這首《河傳》,雙調五十三字。上片七句一仄韻、一疊韻、四平韻;下片六句三仄韻、三平韻。
格律對照如下:
(上片)
紅杏,紅杏,
○▲,○▲,
交枝相映,
○○○▲,
密密濛濛。
●●○△。
一庭濃艷倚東風,
●○○●●○△,
香融,透簾櫳。
○△,●○△。
(下片)
斜陽似共春光語,
○○●●○○▲,
蝶爭舞,
●○▲,
更引流鶯妒。
●●○○▲。
魂銷千片玉樽前,
○○○●●○△,
神仙,瑤池醉暮天。
○△,○○●●△。
(說明:○平聲●仄聲⊙可平可仄△平韻▲仄韻)
作品評析
這首詞寫花前沉醉,惜春惜時。上片寫春天紅杏。是從簾內望出,東風中一庭紅杏,交枝相映,重重密密,香氣四溢。下片比擬輕巧,斜陽留戀春光,似與其共語;並用蝶鶯飛舞,表現動物也尚惜春,人則不待言了。最後寫醉臥春光,令人銷魂。